民間故事之-奇媒
網(wǎng)絡
2023-06-17 15:59:33
民間故事之-奇媒
康熙年間,蘇北古黃縣出了個蘇姓媒婆
,在正式提媒前,她必到姑娘家里
,將姑娘叫到面前,照照面,拉拉家常
,相一相姑娘是否有“旺夫相”
。真別說,經(jīng)她說合的夫妻不知有多少對了
,還真沒有吵鬧的
,而且小日子都過得越來越紅火。如此一來
,蘇媒婆可就出了名
。
有一年,新進學的秀才顧嶠拜托蘇媒婆為他提親
,姑娘是古黃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富翁黃員外家的大小姐黃英
。蘇媒婆答應了,抬腳就去了黃家大院
。黃員外夫婦來到廳堂
,聽了蘇媒婆的來意
,不由面面相覷:這顧秀才倒是個年輕才俊
,只是功名前程不全是憑文才得來的,還要靠運氣
、拼財力
、比家世……倘若顧秀才一輩子不中舉,豈不坑了寶貝女兒
?但若一口回絕
,則又恐怕姓顧的萬一將來發(fā)達了記恨報復。

這事如何是好
?黃員外眉頭一皺
,計上心來,對老婆使了個眼色
。黃老夫人會意
,找個借口離開了廳堂,來到后院閨房里
,叫來了女兒的貼身丫鬟丑妮
。這丑妮本是黃家仆人的女兒,也出生在黃家大院
,說來也真巧
,恰同黃英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生,只是丑妮自幼父母雙亡
,黃員外夫婦看在女兒好歹有個小玩伴的分上
,勉強收留了她,又因她模樣生得粗眉大眼,便順口把她叫作“丑妮”
。
丑妮愣頭愣腦地站在黃老夫人面前
,直到黃老夫人叫她脫下她的薄夾襖和舊布鞋,換上大小姐的綢緞衫和繡花鞋
,方才醒悟過來:原來這是讓自己代大小姐去廳堂
,讓蘇媒婆相一相有沒有“旺夫相”!黃員外夫婦的如意算盤是:女兒一向“養(yǎng)在深閨人未知”
,如今就用丑妮來個“貍貓換太子”
,蒙一蒙蘇媒婆—丑妮笨頭憨腦的丑模樣,絕不會入蘇媒婆的法眼
,如此便可以巧妙地將這門婚事推了出去
,而又不得罪顧秀才!
只說丑妮第一次這么衣著光鮮地來到廳堂
,又拘束又窘迫又害羞
,幾乎連頭都不敢抬,蘇媒婆問一句她就低聲下氣地答一句
,叫坐下她就坐下
,叫站起來她就站起來,還習慣性地給蘇媒婆斟了一杯香茶
,雙手捧到她面前
。
黃員外夫婦在一旁捂嘴暗笑,不料
,蘇媒婆卻高興地一拍大腿道:“黃小姐好個旺夫相
,與顧秀才實在是天作之合,這個媒
,老身做定了
!”隨后又轉頭夸贊黃員外夫婦“教女有方”。黃員外不由皺起了眉頭:沒想到這蘇媒婆順水推舟
,非要讓顧黃兩家結親不可
,罷罷罷,我也來個裝聾作啞
,大不了以后就把丑妮認作“干閨女”
,待大喜之日就把丑妮嫁到顧家,就算到時候真相大白
,顧嶠和蘇媒婆也只能打落牙齒自吞肚—反正丑妮和女兒是同一個生辰八字
,而且今日“相親”的又是丑妮!當下
,黃員外笑吟吟地開了一張寫著生辰八字的婚帖
,交給了蘇媒婆……
兩年之后,顧嶠來到省城秋闈大比,竟一舉中了舉人
!消息傳來
,黃員外夫婦又驚又悔,好在女兒這兩年因高不成低不就仍一直待字閨中
,而當初和顧家的婚約本來就有“貓膩”
,事情尚有兜轉之機!當下黃員外夫婦也不再提要認丑妮為干閨女這樁事了
,急不可待地自擇吉日良辰
,吹吹打打,一頂花轎將女兒抬到了顧家
。丑妮呢
,則當作陪嫁丫鬟也隨之來到了顧家,繼續(xù)服侍黃英
。至于蘇媒婆
,大喜那天早被黃老夫人以“謝媒”為名請到了黃家大院,指使幾個能說會道的仆婦輪番灌酒
,把她灌得酩酊大醉
,不分東南西北……
來年春,顧嶠又到京城參加春闈大比
,高中進士
,得入翰林院當了編修
,家眷也因此被接到京城團聚
。黃員外夫婦別提多歡喜了。然而
,剛過了兩年
,顧嶠卻特向朝廷告假,沿運河回鄉(xiāng)探親
。令人詫異的是
,衣錦還鄉(xiāng)的黃英一下船竟連婆家也不回,而是徑奔娘家
,對著父母一番哭訴
!
原來這兩年,小兩口在京城幾乎沒有一天不在吵鬧中度過
,黃英心高氣盛
,看不慣丈夫只知窩在翰林院中寫文章,勸他別太死腦筋
,要學會串會館
、拜同僚、送禮走門子……耿直的顧嶠卻不認同這一套,整日被黃英吵得心煩意亂
。由于不能“齊家”
,顧嶠到了翰林院自然難以寫好“治國平天下”的文章,屢受上司訓斥
,只怕要當一輩子也難以出頭的“黑翰林”了
!夫妻倆越鬧越僵,坐船回鄉(xiāng)吵了一路……
顧翰林夫妻反目
,轟動一時
,全縣皆知。蘇媒婆聞知后大為詫異
,急忙前往顧家探個究竟
。一進院,只見一個粗服蓬頭的丫鬟正在打掃院子
,等到這丫鬟一抬頭
,正是丑妮!蘇媒婆驚奇地連連拍腿:“錯了
,錯了
,姻緣錯了!”
顧嶠聞聲走過來
,與蘇媒婆和丑妮三人一番問答
,方才如夢初醒,明白當初中了黃員外夫婦的李代桃僵之計
!顧嶠在院子中踱起步來
,不時抬眼望向低眉順眼的丑妮,直看得丑妮臉紅得像蘋果
。這幾年與丑妮朝夕相處
,顧嶠早已感覺不到丑妮的“丑”
,而是覺得同黃英相比,她溫良敦厚,靜默可親
!見蘇媒婆就要去黃家大院“算后賬”
,顧嶠趕緊一把扯住了她
,隨后來到書房里寫了一封休書
,讓蘇媒婆送到黃家大院……
接到休書,黃英并不感到吃驚和后悔
,她早已預想到了一條后路—京城還有個叫于帆的古黃籍官員
,妻子夭亡,想再娶一個同鄉(xiāng)女子為續(xù)弦
,只是一直未能如愿
,聽人說這于帆官場上行事機靈
,人緣極好,比顧嶠有“出息”多了
。當下黃英便讓父親托人向于家提親
。于帆看中了黃家的銀子能在仕途上助自己一臂之力,接到家信后也不嫌棄黃英是棄婦
,當即從京城回書一封
,一口應允了這門親事。
不多日
,黃家雇了一艘大花船
,送黃英奔赴京城完婚。而在黃家大花船的前面
,是一艘席篷小船
,船艙里端坐著的恰是告假期滿也回京城的顧嶠和他剛“扶正”的新夫人丑妮!
說來也奇
,顧嶠此番回到京城后
,竟然變了個人似的,寫的文章屢得夸獎
,不兩年便出了翰林院
,外放實缺知縣,此后每隔幾年便因被考評為“政績卓異”而獲升遷
。而于帆和黃英結為夫婦后
,仕途上也是順風順水,在黃英的指點和參與下
,于帆如虎添翼
,官場上左右逢源,捷足先登
,很快高居侍郎要職
!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后康熙駕崩
,雍正登基,著手整頓官場
,清除貪官污吏
,朝廷為之半空,于帆也因貪贓枉法被押往菜市口殺頭
,全家查抄
,可憐黃英手牽兒女,流落街頭
,無錢返鄉(xiāng)
。
這天
,黃英正在正陽門外乞討,忽見一隊人馬簇擁著一頂八抬大轎和一頂青氈小轎經(jīng)過
,一打聽
,原來是被雍正破格提拔到朝廷擔任要職的顧嶠和他的家眷。黃英不由怔住了
,正在這時
,后面的那頂青氈小轎停了下來,轎簾一掀
,轎中的官眷探出頭來
,不是別人,正是丑妮
!黃英又驚又羞
,袖子往臉上一遮,轉頭就走
。丑妮急忙下轎
,追上前扯住自己服侍了多年的大小姐!得知黃英的窘?jīng)r
,丑妮當場給了她一筆錢
,又安排了幾個兵丁護送她們娘兒仨返鄉(xiāng)?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氐焦劈S
,黃英找到蘇媒婆,追問她自己和丑妮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出生
,為啥自己沒有“旺夫相”
?蘇媒婆一聲長嘆,苦笑道:“實話對你說
,做個官太太
,最要緊的是守本分—守本分就是旺夫相!”黃英愕然
。
“只有守本分
,才能讓丈夫無后顧之憂,專心公事
,不妄生貪念
,丈夫的官位就能坐得牢!想當初老身來到你們黃家為顧秀才提親
,雖被蒙在鼓里
,但見丑妮對一個下三流的媒婆畢恭畢敬,端茶續(xù)水
,心中忍不住連嘆黃家大小姐雖是個小姐身子
,卻能干丫鬟的活
,絲毫沒有富貴人家大小姐頤指氣使的脾性,著實難得
!若是許配顧秀才為妻
,顧秀才將來做了官,她定能守得住本分
,就算顧秀才終身白丁
,她也能耐得住清貧,實在有一身旺夫相
!不意你家父母橫生波瀾……”蘇媒婆感慨道
。
蘇媒婆頓了頓,又道:“其實
,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旺夫相
,只是要看應當選擇怎樣的丈夫!像你這樣一向呼奴喝婢
、指使別人慣了的大小姐
,最不能嫁的就是當官的—嫁了當官的往往守不住本分,對官場之事橫加插手
,借權勢大撈錢財
,招災惹禍而不自知!”
黃英低頭細思
,羞愧不已
,她喃喃道:“我、我到底嫁什么樣的男人才能旺夫
?”蘇媒婆認真地道:“你心性好強
,精明會算,若是嫁個商人
,定能助丈夫商場上長袖善舞
,呼風喚雨;若是嫁個田舍郎,也能幫夫君興家立業(yè)
,良田千頃
,糧食滿倉……”
蘇媒婆這番話說得有板有眼,見識不凡
,令黃英刮目相看
,她不由地問:“你一個山鄉(xiāng)鄙野的老太婆,怎么懂得這么多世事人情
?”
蘇媒婆又是一陣苦笑:“不知你是否記得三十年前咱們古黃的錢家?”黃英愣了:三十年前自己還小
,但也知道那時的古黃錢家風光無限哪
!聽說錢家有個大小姐早年遠嫁官紳世家
,精明能干,不僅成為夫家的“內(nèi)當家”
,而且讓娘家兄弟姐妹都大富大貴起來
,可嘆后來夫家敗落,錢家也一敗涂地
,錢家大小姐生死不明……
“莫非你……你就是當年的錢家大小姐
?”黃英期期艾艾地道。
“不錯
。當年老身和你一樣自以為精明強干
,胡亂插手官場之事。但經(jīng)歷了那場變故后
,老身大徹大悟了—自己實在是嫁錯了郎
!從此,老身隱姓瞞名當起了媒婆
,就是希望天下的女子都能嫁對郎
,也算是將功補過、積德行善……”
黃英聽罷
,唏噓不已
,又似有所悟……
中長篇精彩民間故事精選
【 #能力訓練#導語】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
,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
、具有虛構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下面是分享的中長篇精彩民間故事精選
。歡迎閱讀參考
!
中長篇精彩民間故事精選【篇一】
泰山周圍有
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據(jù)說他們還生了個兒子叫白氏郎
。白牡丹原來也在泰山修煉
,后來不堪眾人的嘲弄,就和兒子搬到泰山南邊的徂徠山去住了
。
白氏郎長到八九歲
,生得伶牙俐齒,十分討人喜歡
,可就是沒有個名正言順的父親
,整天在外邊被人打罵,受人欺負
,
這天
,正是臘月二十三,白牡丹讓白氏郎跟村里的小伙伴上山砍柴
,自己在家里弄些水酒淡菜
,準備打發(fā)灶王一爺上天
,去匯報下界一年的情況。
白氏郎和伙們來到山上
,領頭的說要玩“做皇帝”的游戲
,把幾個草筐撂起來當作寶座,誰要能爬上去
,誰就是皇帝
,以后眾人就都聽他的,選他做頭頭
。說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
,一個個輪著往上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鹱記]用繩子拴牢
,一爬一晃,結果沒爬幾下就都滾了下來
,最后輪到了白氏郎
,只見他穩(wěn)抓草筐,輕邁雙腳
,顫顫悠悠真的爬了上去
。本來他們都看不起白氏郎,是想拿他取笑
,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
,誰肯讓他這個私生子做頭頭,便把他拖下來
,打了一頓一哄而散了
。
白牡丹在家里正為買不起酒菜犯愁,見白氏郎又從外面哭著回來
,鼻子都讓人打破了
,十分難過,頓時來了氣
,就抓起燒火棍
,把怨氣照著灶王一爺出開了:“灶王一爺啊灶王一爺,你都看見了吧
,這還讓我們怎么活
?哼!我兒要是真做了皇帝
,非把那些小崽子殺盡斬絕不可
。”她越說越氣,一邊說
,一邊敲
,幾火棍下去
,灶王一爺早就鼻青臉腫了
。
灶王一爺上天,不但沒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
,而且還挨了一頓棍棒
,便一溜煙地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狀去了。灶王一爺一見大帝
,便叩首稟報說:“不得了啦大帝
,白牡丹發(fā)誓,白氏郎要做了皇帝
,就要把村里的人斬盡殺絕
。這不,白牡丹連我都打了
。望大帝為臣子做主
,千萬不能讓白氏郎做皇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庇窕蚀蟮勐犃嗽罹囊幻嬷~
,便吩咐四員大將,到來年的龍節(jié)抽掉白氏郎的龍筋
。
再說白氏郎
,從那次挨打以后,就每次獨自上山
,這一天
,他一個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來一個白一胡一子老頭對他說:“你本是真龍?zhí)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將來要做皇帝的
,只因你娘不慎說走了話,玉皇大帝要在來年的龍節(jié)抽你的筋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辦法補救了
,只有到時候你能咬牙挺過,保住你的龍牙玉口
,還能說什么成什么
。”說完便飄然而去
。
白氏郎像做了個夢
,嚇得不得了。回去和母親一說
,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兒子
,十分后悔,便把兒子摟在懷里痛哭起來
。
轉眼龍節(jié)已到
,只見幾片黑云壓在白家院上。這時
,白氏郎正在院中劈柴,就聽一個悶雷
,白氏郎隨聲倒地
,幾員天兵天將便開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簡直比脫胎換骨還難受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前资侠捎彩峭α诉^來。
從此
,白氏郎恨透了灶王一爺
,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發(fā)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來
,以報此仇
。可是
,如此多的神仙用什么盛呢
?他窮得連個箱子盒子都沒有,白氏郎回頭見自己上山裝水用的葫蘆掛在灶旁
,便順手拿過來
,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灶王一爺,虧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
,你老人家辛苦了
,到我這葫蘆里來歇歇腳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币驗榘资侠捎幸粡堼堁烙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他的話便是圣旨,只聽“嗖”的一聲
,灶王一爺便化作一縷青煙鉆進了葫蘆
。
白氏郎告別母親,提著葫蘆走遍了全國的名山大川
,見廟就進
,見神就收
。他想收完以后,全都把他們壓在泰山底下
,所以最后才來到泰山
。
剛過紅門不遠,迎面走來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人
。白氏郎覺得有些面熟
,似曾相識,可一時又記不起來
,便喊道:“來者何人
,快快通名報姓?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蹦抢先诵ξ卮鸬溃骸霸谙卤闶切∠蓞味促e?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白氏郎聞聽此言
,突然想起以前給他報信的白一胡一子老頭,原來是他的親生父親
,不禁大吃一驚
,將葫蘆掉在地上摔成了兩半。這下可熱鬧了
,各路神仙都連滾帶爬的向旁邊的一個大石洞擠去
,呂洞賓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就把它取名為“千佛洞”
。后人又在那里起樓造閣
,順呂祖之意取名“萬仙樓”。
只有灶王一爺?shù)耐乳L
,又跑回了灶堂
。不過呂洞賓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邊寫道:“上天言好事
,回宮降吉祥”
,予以警告。
白氏郎得知面前正是他的親生父親
,便跪在呂洞賓面前
,將母子多少年來的冷遇和磨難一一告訴了他。呂洞賓聽后
,也十分難過
,將一柄斷煩惱、避磨難
、呼風喚雨的青龍寶劍一交一給白氏郎
,囑咐他照顧好母親
,與鄉(xiāng)親們和睦相處,把他又送回了徂徠山
。此后
,鄉(xiāng)親們得知呂洞賓如此寬宏大量,也都敬重他們母子
,多方給予照顧
,白氏郎也才用他的青龍寶劍為鄉(xiāng)親們做了許多好事。
中長篇精彩民間故事精選【篇二】
書生柳毅家住湘江岸邊
。他到京城長安去考試
,沒考中,要返回家鄉(xiāng)
。
他有個同鄉(xiāng)客居徑陽
,臨行前要去和老鄉(xiāng)告別。他騎在馬上走了六七里路
,路旁田間忽然飛起一群鳥
。坐下馬吃了一驚,離開道路狂奔起來
,一口氣又跑了五六里路才停下來
。
柳毅坐在馬上,顛簸得夠嗆
。馬一停
,他就下來牽著馬,溜溜腿
。剛走了幾步
,見前面有一個女郎,趕著一群羊在放牧
。這女郎長得十分漂亮
。柳毅心中感到奇怪:這樣一個美麗的女郎,怎么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在這放羊呢
!
再細看
,那女郎雙眉緊蹙,一臉愁容
,衣服也穿得破破舊舊
。她站在那里不時向遠處張望,好象在等待什么人似的
。
柳毅走上前去問道:“你是哪里人氏
?為什么一個人在這荒野里?有什么難處
?”
女郎臉上現(xiàn)出極其痛苦的樣子
,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
。抽抽咽咽地哭了一陣子,才說:“我的命不好
。本來不好意思對你說這些
,可我的苦太深了。不怕你見笑
,只好對你說了
。說一說,我心里也痛快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她擦了擦淚訴說道:“我是洞庭龍君的小女兒,父母作主把我嫁給涇川的二兒子
。
我本來不樂意
,父母之命不好違背。涇川的二兒子是個浪蕩公子
,成天不干正事
。我勸過他幾次,他就忌恨我
。再加他身邊那些女人為了討好他,說了我許多壞話
,他就天天折磨我
。我受不了他的折磨,向公公婆婆訴說情由
。
誰知公婆偏袒兒子
,反而把我趕到這里來。我滿肚子苦向誰訴
!”
說著說著
,她又泣不成聲了。
柳毅想安慰她幾句
,一時又找不出合適的后來
。女郎鎮(zhèn)靜了一會兒,又繼續(xù)說:“這里離洞庭有幾千里路
,我站在高處朝著洞庭的方向望去
,長天茫茫,什么也望不到
。想托人捎個信去
,又找誰捎呢?我在這里受這般苦楚
,家里人怎么能知道
!聽說先生要回家鄉(xiāng)去
,路過洞庭。我想請先生帶一封信去
,不知先生肯不肯幫忙
?”
柳毅聽了文郎的話,心中很是不平
,他義憤填膺他說:“我這人就是看不得不平的事
!我要是腋下能生出雙翅,就立刻給你送信去
!只是洞庭一片大水
,我這凡人只能在陸地上行走,怎么能把信送進去呢
?我擔心的是道路不通
,信送不到誤了你的事,”
女郎見柳毅這般義氣
,感激得淚流滿面
,說道:“你肯幫我的忙,我很感激
。如能把信捎到
,我就算一死也要報答你。我怕你不肯答應我的請求
,所以沒先告訴你去的方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你答應替我?guī)帕耍揖透嬖V你
。其實
,去洞庭龍宮也和進京城沒有什么大的差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柳毅說:“既然這樣
,你就告訴我,我?guī)湍闩芤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女郎又給柳毅行了個禮,說道:“洞庭湖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樹
,當?shù)厝藗兎Q它為社橘
。你在那橘樹干下,把頭上的皮革束帶解下來
,換上我給你的這條絲帶
,然后在樹干上叩擊三下,就會有人出來接你
。你跟隨他往里走
,大水大浪都擋不住你
。除了捎信外,還希望你把我在這里受罪的情形和我父母說說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柳毅說:“你只管放心,這事全包在我身上啦
!”
女郎把藏在小襖里的信取出
,交給柳毅,然后側轉身
,望著洞庭的方向
,淚珠兒不斷。柳毅看到她那愁苦的樣子
,也被感動得落下淚來
。他接過書信,小心地放在書囊之中
,又向她問道:“你放牧這些羊做什么用
?神界也殺羊吃嗎?”
女郎說:“這哪里是羊
?他們的樣子象羊
,其實都是些雨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柳毅不解地問道:“什么是雨工
?”
女郎說:“也不過是作打雷灑雨之類的工作罷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柳毅又細看了看,這群羊都很矯健
,走起路來步子邁得很大
。兩只眼睛發(fā)出奇異的光,喝水吃食也和羊很不一樣
。再看那身體的大小
,毛角的式樣,和羊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柳毅和女郎告別時說:“我給你當送信的使者
,以后要是再到洞庭,你可不要說不認識我而躲開喲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女郎說:“哪能呢!豈止不躲開
,我還要把您當親人看待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柳毅辭別了女郎,向著東方走去
,走了幾十步
,回頭再看女郎,女郎連她牧放的羊群
,全都不見了
。
這天晚間,柳毅來到同鄉(xiāng)家里住了一宿
,第二天和同鄉(xiāng)告別后
,就踏上了歸途。他一路夜住曉行
,走了一個多月才到家
。到家之后,其它事情都沒干
,先去了洞庭湖
。
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大橘樹,樹干很粗
,樹蔭能遮蓋一畝多地
。每逢春社秋社祭神的日子,在這棵大橘樹下舉行祭禮
,人們稱這棵橘樹為社橘。
柳毅走到大樹跟前
,按照龍女教的辦法,換去頭上的皮革帶
,束上龍女給他的絲帶,在樹上叩擊了三下
,一會兒從洞庭的波浪之中走出一個武夫模樣的人
。這人走到柳毅跟前,很有禮貌地問道:“貴客從哪里來
?”
柳毅沒把送信的事告訴他
,只說要拜見大王。武夫就分開水
,在前面引路
,領著柳毅往前走。他對柳毅說:“請閉上眼睛,一會兒就到了:”
柳毅剛閉上眼
,就聽到兩耳中的風呼呼作響
。霎時之間,柳毅睜眼一看
,已到了龍宮前面
。宮門很高
,兩邊的臺閣都是對稱的
,房屋千門萬戶,都極為富麗
。路旁奇花異草
,無所不有。
那人把柳毅領到一所大房子里
,說:“請先在這里等一等
。”
柳毅見這房間很寬敞
,就問道:“這是什么地方
?”
回答說:“這是靈虛殿?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柳毅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