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東漢和匈奴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匈奴
01、匈奴危局
自西漢末年發(fā)生五單于爭立事件之后
西漢末年呼韓邪單于南遷之事
,便標志著匈奴各地區(qū)權力集團的斗爭區(qū)域表面化,龐大的游牧帝國因為頻繁的單于替換導致了正統(tǒng)權力信仰的淪喪,草原上匈奴人的力量開始分化淪喪。02、外患之虞
兩漢之交
,匈奴遭到了連年的早蝗災害,赤地數千里,人畜死亡無數,實力大減。游牧民族的力量較之農耕民族更為不穩(wěn)定,大量的畜產品損失對于匈奴人而言是致命的。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 年),匈奴南邊八部擁立日遂王比為單于。南單于比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率部眾四、五萬人歸附東漢,東漢政府將他們安置在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門、代郡等邊郡,助漢守邊。匈奴自此兩分
,居于漠北的匈奴的力量進一步減弱,原受其壓迫的北面的丁零03
東漢政府對漠北匈奴的危局認識十分準確,清楚此時是解決匈奴邊患的絕好時機
另外
,東漢軍隊在大戰(zhàn)略的部署上較之西漢更勝一籌,戰(zhàn)役初始階段便占領伊吾,斬斷匈奴右臂,隨后利用對漠北草原十分熟悉的匈奴人作為向導,精準打擊北匈奴單于的聚居地,一改西漢軍隊常常遠征無所獲的尷尬局面,時常可以將匈奴主力一鍋端,如私渠比鞮海(今蒙古烏布蘇泊)一役,斬殺名王以下1.3 萬人,獲牲畜百萬余頭。北匈奴81部,共 20 萬人投降。竇憲、耿秉一直北進到燕然山(今蒙古杭愛山),出塞3000 余里,完成了勒石記功的壯舉。圖/燕然山銘
除此之外
,東漢軍隊具有明顯的戰(zhàn)略驅趕意圖,力圖迫使匈奴向西遷徙,而非逃入南西伯利亞的漠北深處參考文獻:1.游牧者的抉擇
2.中國全史百卷本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33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