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砗霰亓业南嚓P內(nèi)容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忽必烈生于1215年
,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個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魯禾帖尼。據(jù)說他是成吉思汗最鐘愛的孫子,成為元朝的代表性統(tǒng)治人物
但是在領導草原大軍大舉南下攻打宋朝這一點上,忽必烈證明了自己是個十足的“蒙古漢子”
1260年,忽必烈突然與宋朝停戰(zhàn)
忽必烈此后再也沒有回到蒙古人的首都——哈爾和林
相比其在軍事領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忽必烈在政治上的領導能力更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忽必烈也并非全部都好
忽必烈雖被譽為明君,但事實上
,他也為元朝后來的衰落埋下隱患。其實,他自己也預見到了蒙古的分裂。俄國的別兒哥從未承認忽必烈的最高權力地位,始終保持自己所占領土的獨立地位。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獨立的伊兒汗王朝。北方的大草原上,海都也保持著他的獨立統(tǒng)治。因此,雖然在忽必烈治下中國的發(fā)展達到了新的頂峰,但不久之后,漢人仍然推翻其繼承者的政權,建立了后來的大明王朝。1294年2月,忽必烈逝世。從此以后兩位都是有作為的歷史人物
人物介紹:元世祖博爾吉金忽必烈汗,別名雪禪汗
忽必烈是蒙古人
忽必烈在小時候就開始接觸漢文化了,并且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在中原人認識了許多的文士,所以他對中原文化還是比較熟悉的,這為他今后統(tǒng)治中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在忽必烈接任蒙古大汗并統(tǒng)一中原后
,他面臨著很打的問題,就是如何將自己的蒙古文化在中原傳播,進而取代漢文化,可是漢文化在中原已經(jīng)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想要將實施是比較困難的。
但是如果他在中原不采取自己的蒙古文化而采用漢文化
,這必將會使自己的本國利益受阻,所以他非常的為難。因為忽必烈從小就接觸了漢文化,他也知道漢文化對國家經(jīng)濟文明發(fā)展的好處,所以他就在想一個既能保留自己蒙古文化,并且在中原傳播,又能讓漢人接受的方法。
于是他便實行了雙邊化,就是一邊“漢化”
,一邊“胡化”,這樣既能讓自己的蒙古文化在中原傳播,也能讓漢人接受。要知道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38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