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碓軟Q裂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公元200年
年少朋友
,袁曹決裂發(fā)生了哪些故事.png" />
袁紹出自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望族
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jié)下士
高貴的出身
曹操年輕時任俠放蕩
世說新語里,就繪聲繪色的記載袁紹和曹操一起劫持新娘的一出鬧劇
邈少以俠聞
袁紹
從朋友到戰(zhàn)友
果不其然
,184年隨著黃巾起義爆發(fā),東漢真正的血雨腥風襲來。為了鎮(zhèn)壓黃巾起義和數不清的盜賊,東漢政府不得不放權給州、郡,讓他們自行招募軍隊解決匪患。到了189年,天下徹底大亂
,董卓進京把控朝政,實行殘暴統(tǒng)治。董卓隨意廢除皇帝,這讓世受百年皇恩的袁氏家族情何以堪幾個月后也就是210年
聯(lián)盟軍雷聲大雨點小
曹操提出包圍董卓的戰(zhàn)略,但無人響應
曹操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就遭遇大敗
,投奔袁紹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放眼天下袁紹的勢力最強,又有老朋友這層關系,一起抱團取暖符合生存之道,曹操甘愿當袁紹的手下,也比自己單打獨斗安全的多。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袁紹與曹操產生嚴重的分歧
。袁紹想擁護幽州刺史劉虞登基稱帝,跟董卓分庭抗禮,這遭到曹操的反對。曹操認為
,興義軍討伐暴虐的董卓是師出有名,這是天下人積極響應的原因,今幼主(漢獻帝)微弱并沒有什么過錯,一旦改立別人,天下就別想安寧了。曹操表示你們向北擁護劉虞,那我就向西支持幼主。結果
,劉虞死活也不愿意當皇帝,此事就此作罷。從那以后曹操在心里更看不起袁紹,心里開始計劃誅殺他。但曹操哪有這個能力,當務之急考慮的是怎么變得更強,可以說曹操一開始就和袁紹心存異心,為以后的決裂埋下了伏筆。太祖不應
如果站在袁紹的立場來看
立場不同
,產生的價值觀就會不同,所以處理事情的方法就會出現差異。曹操想以匡扶天下為名達到目的,袁紹想另起爐灶趁機割據自立。191年
,袁紹占據冀州,終于有了一塊的立足之地,很大方的提攜曹操擔任東郡太守,可以說袁紹對待曹操夠仗義。同時袁紹以君主自居,是曹操的上司。在這之后,曹操攻打黑山軍的勢力頗有成效
,穩(wěn)定了冀州后方局勢。袁紹北上在界橋大敗公孫瓚,全殲白馬義從軍。曹操與袁紹一北一南
,配合的親密無間,勢力慢慢的拓展變強。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也就大概如此吧!從戰(zhàn)友到盟友
192年,由于兗州刺史劉岱攻打黃巾軍意外身亡
,兗州刺史的位置空缺下來。在謀士陳宮和陳留太守鮑信的努力下,曹操占據兗州自稱兗州刺史,終于擁有了一塊根據地。曹操自立,上司袁紹的心情肯定不爽
當時正處二袁爭霸階段
袁紹只能當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一樣
曹操心里也清楚
當一對朋友走到決裂的邊緣,如果還有相互利用的機會
這一年公孫瓚派劉備駐守在高唐縣
、派單經駐守在平原縣,陶謙則駐守在發(fā)干,三路對準冀州發(fā)起攻擊,被袁紹和曹操一一擊敗。193年又擊敗前來侵犯的袁術,步步緊逼的把他趕到了淮南。袁紹和曹操聯(lián)軍數次粉碎敵人的進攻。瓚使劉備屯高唐
心生芥蒂
194年
袁紹此招很厲害
可是他錯了,曹操從來都不是屈居人下之輩
曹操不愧是三國最能打的軍事家,居然收復了兗州
就在剛收復兗州疲憊不堪時
196年曹操迎來漢獻帝
反正皇帝在自己手里
于是以袁紹為太尉,紹恥班在公下
袁紹糊涂
袁曹決裂
199年,袁紹北上和公孫瓚展開最后的決戰(zhàn),曹操趁機在冀州后方搞小動作
其實,公孫瓚一直是一個勁敵
完結
一對年少時親密無間的朋友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其實他們之間的友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下一篇: 三國典故之謀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