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宗被緋聞?chuàng)艨澹W陽修是怎么被政敵打敗的
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須W陽修是怎么被政敵打敗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歷史與現(xiàn)實中,打擊對手最好用也最陰險的一個手段
,就是制造并傳播緋聞。
!歐陽修是怎么被政敵打敗的.png" />
1
1067年
,61歲的歐陽修
,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緋聞。
御史蔣之奇上疏
,揭發(fā)歐陽修與兒媳吳氏有染
。
蔣之奇的用詞是“帷薄不修”。
古代稱帳幔為帷
,竹簾為薄
,以帷薄分隔內(nèi)外,由此引申
,將家庭男女亂倫委婉地稱為“帷薄不修”
。
但這文縐縐的四個字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北宋政壇炸開了
,一時中外駭然。
當(dāng)時
,宋神宗剛繼位,對這件朝廷上議論紛紛的亂倫案遲遲沒有表態(tài)
。
畢竟涉及閨門隱私
,朝中也沒有人出來替歐陽修申辯。大家都在觀望
。
歐陽修身居高位,時任參知政事
,相當(dāng)于副宰相
。面對意欲讓自己身敗名裂的舉報
,他一刻都不能忍
,連續(xù)給宋神宗上了幾道奏折
,請求皇帝一定要徹查清楚
。
他的奏折,言辭悲憤
,痛徹肺腑
。隨手摘幾個句子,供大家意會一下:
“(蔣)之奇所誣臣者
,乃是非人所為之大惡
,人神共怒,必殺無赦之罪
。傳聞中外,駭聽四方”——我被誣告的這個罪名
,它不是人干的啊
,人神共憤啊;
“橫被小人誣以禽獸不為之惡”——人在家中坐
,鍋從天上來
,竟然被人誣告禽獸不為之事;
“若實有之,則必明著事跡
,暴揚(yáng)其惡
,顯戮都市
,以快天下之怒。若其虛妄
,使的然明白
,亦必明著其事,彰示四方
,以釋天下之疑”——這事一定要查清楚啊
,坐實了
,請公開處決我,如不實
,請即刻恢復(fù)我的名譽(yù);
“臣必不能枉受大惡之名
,當(dāng)舉族碎首,叫天號冤
,仰訴于闕廷
,必不能含胡而自止”——我不能忍受這樣的大惡之名,整個家族一定死諫到底
,請求朝廷徹查此事
,絕對不能含混了事;
“至如臣者
,若實有之
,則當(dāng)萬死
。若實無之,合窮究本末
,辨理明白
,亦不容茍生”——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我不怕死
,就怕背著污名茍且偷生;
……
看到歐陽修這些撕心裂肺、泣血哀告的文字,你就知道
,一個以名節(jié)為立身之本的士大夫,面對人神共憤的亂倫緋聞
,他的內(nèi)心基本已經(jīng)崩潰了
。
這種事情
,不論真假
,一經(jīng)傳播,被舉報人的名節(jié)已經(jīng)遭受到了不可逆的嚴(yán)重污辱
。
看來
,舉報者不僅要終結(jié)歐陽修的政治生命
,更要剝奪他作為那個時代精神領(lǐng)袖的地位啊
。
2
這起緋聞,不僅對歐陽修,對整個北宋的影響都很大
。
我們知道,范仲淹是宋初士大夫的一個精神榜樣。歐陽修比范仲淹大概小18歲,起初跟著范仲淹搞慶歷新政
,很認(rèn)同范仲淹的為人
,慢慢地,由于范仲淹在1052年去世
,歐陽修逐漸成長為新的精神領(lǐng)袖。
歐陽修通過提拔、舉薦人才,成為宋代最知名的伯樂。經(jīng)過他推薦的人才
,影響了宋仁宗朝以后整個北宋的政治
、文化格局,比如:
司馬光
、呂公著后來是舊黨領(lǐng)袖
,都官居宰輔;
王安石、呂惠卿是新黨領(lǐng)袖
,是宋神宗朝新法的兩任主導(dǎo)者;
蘇洵
、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是政壇、文壇舉足輕重的角色;
……
這些人,政見不一
,甚至對立,后來圍繞變法還掐得死去活來,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標(biāo)簽:都是歐陽修舉薦過的人。
歐陽修以寬大的容人之量
,對公不對私,對事不對人
,抱著為國家選拔一流人才的初衷
,舉薦過很多跟他本人不對付的人才。這是他的過人之處
,他也因此贏得士大夫群體的認(rèn)可
。
蘇軾說:“歐陽子,今之韓愈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這句話沒有吹捧的成分,歐陽修在世時,確實被當(dāng)成了“當(dāng)代韓愈”和“一代宗師”
。
歐陽修在1060年官拜樞密副使
,次年又任參知政事
,后又相繼任刑部尚書
、兵部尚書等職。官居高位的一個主要原因
,正是由于他作為“當(dāng)代韓愈”的崇高聲望
。
史書記載,宰相韓琦曾多次向宋仁宗推薦歐陽修
,但宋仁宗都不用
。直到有一次,韓琦這樣對宋仁宗說:
韓愈
,唐之名士,天下望以為相,而竟不用
。使愈為之
,未必有補(bǔ)于唐,而談?wù)咧两褚詾橹r。歐陽修,今之韓愈也
,而陛下不用,臣恐后人如唐
,謗必及國,不特臣輩而已
,陛下何惜不一試之以曉天下后世也?
意思是
,韓愈在世時聲望很高,但唐朝不用他為相
,導(dǎo)致皇帝被罵到現(xiàn)在;歐陽修是“當(dāng)代韓愈”
,如果不用他,我怕陛下也會被當(dāng)代和后世責(zé)罵啊
。
宋仁宗向來愛惜名聲
,聽完心頭一驚,當(dāng)場就點(diǎn)頭,起用歐陽修為參知政事
,即副宰相。
蘇轍在給恩師歐陽修的賀詞中說,古人才位難并
,建立一流事功者如陳平
、裴度
,“不文”,能寫一流文章者如韓愈、賈誼,則“不遇”
,只有歐公名位雙全
,“位在樞府
,才為文師
,兼古人之所未全
,盡天力之所難致。文人之美
,夫復(fù)何加”
。
歐陽修憑借崇高的聲望
,抵達(dá)當(dāng)時政壇、文章
、道德各個領(lǐng)域的頂點(diǎn)
,古今罕見
。
但是,當(dāng)一個人成為英雄
,成為偶像的時候
,一定會有很多人在醞釀著負(fù)面信息,大家都想看到英雄和偶像的倒掉
。這大概也是我們的民族文化特性吧
。
3
污名化英雄和偶像的手法很多,本人有瑕疵的、不完美的
,就整他本人
,比如你怎么名下有醫(yī)藥公司;本人完美、無瑕疵的
,就整他的親屬
,比如你兒子居然用愛馬仕皮帶。這些手段
,我們天天見得到
,不陌生。
歐陽修本人
,在當(dāng)時人看來
,就有一些瑕疵。
他為人富于正義激情
,說話特別直
,很容易得罪人。1036年
,在他30歲的時候
,因為范仲淹上疏針砭時政被宰相呂夷簡貶出朝廷,歐陽修挺身而出
,斥責(zé)諫官高若訥在這種時候不但不仗義執(zhí)言
,竟然還私下詆毀范仲淹,簡直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結(jié)果
,歐陽修自己也被貶到偏遠(yuǎn)的夷陵(今湖北宜昌)去了。
后來
,歐陽修自己做了朝廷諫官
,用現(xiàn)在的話說,叫“動真碰硬”
,參倒了70多個官員
,也樹立了無數(shù)敵人。
敵人一多
,每天就有一堆人拿著放大鏡在他身上找虱子做文章
。
偏偏歐陽修個性風(fēng)流放逸,特別是年輕時
,狎妓
,寫艷詞,人生豐富多彩
。雖然親近歌妓
、宴飲游樂
、不拘小節(jié)、寫寫艷詞
,這些在宋代都是一時風(fēng)氣
,算不上多大的黑料。但是
,得看什么人做
,人家柳永做這些事,大家都覺得太正常了;可你歐陽修是士大夫的精神偶像
,當(dāng)代韓愈啊
,大家都希望你謹(jǐn)言慎行,做一個板著臉孔的正人君子啊
,你怎么能夠內(nèi)心住著一個柳永呢?
當(dāng)時有很多人在這一方面就看不慣歐陽修,說他修身的工夫沒做好
。而他曾經(jīng)的風(fēng)流
,就成了對手從私生活上攻擊他的一個入口。
在61歲被御史蔣之奇舉報與兒媳亂倫之前
,歐陽修已經(jīng)遭遇過另一次亂倫緋聞
。
1045年,歐陽修39歲
。那年
,他參與的慶歷新政宣告失敗,范仲淹等人被貶
,歐陽修上疏為范仲淹辯解
,遭到忌恨。恰在此時
,發(fā)生了“張甥案”
,反對者攻擊和搞臭歐陽修的機(jī)會來了。
歐陽修的妹妹嫁給一個叫張龜正的人
。張龜正的前妻生有一女
,張龜正死后,這個女兒才7歲
,就跟著繼母
,即歐陽修的妹妹,投奔了歐陽修
。這個外甥女(張甥)長大后
,嫁給了歐陽修的堂侄,后來跟堂侄家的仆人私通
。奸情暴露后
,案件在開封府審理
。
審理過程中,不排除受人指使
,張甥突然說
,自己未嫁時曾和歐陽修有私情。
據(jù)宋人王铚《默記》記載
,“張(甥)懼罪
,且圖自解免,其語皆引公(指歐陽修)未嫁時事
,語多丑異”
。也就是說,當(dāng)時張甥想減輕自己的罪行
,在公堂上說歐陽修的一些見不得人的壞話
。“丑異”
,是亂倫的一種委婉表述
。
歐陽修的反對者得到張甥的供詞,就跟撿到寶一樣
。歐陽修遂被傳訊到開封府
,上堂接受審理。因為張甥的供詞無法驗證
,審了數(shù)月
,都沒有結(jié)果。
對手們不愿作罷
,舉出歐陽修詩詞中的句子
,“人為絲輕那忍折,鶯嫌枝嫩不勝吟”
,你們聽聽
,這么曖昧的句子,不就是寫給小外甥女的嗎?這不就是證據(jù)嗎?
最終
,被派去負(fù)責(zé)監(jiān)察此案的宦官王昭明
,不認(rèn)同朝廷中某些人如此給歐陽修羅織罪名。朝廷中人只好不提亂倫
,重新弄了個罪名
,把歐陽修貶到了滁州。
著名的《醉翁亭記》
,就是歐陽修被貶為滁州知州期間寫的
。別看他在文章中寫太守之樂無窮什么的,其實心里苦得很
。他給宋仁宗上表說
,我知道自己得罪了太多權(quán)貴
,這些權(quán)貴不把我貶黜出朝廷是不會停止攻擊的,但是
,萬萬沒想到
,他們攻擊我的借口竟然如此不堪入目啊!
這起亂倫緋聞,雖然平息了
,但對歐陽修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不可逆
。
誰知道22年后,他又被一起更聳人聽聞的亂倫緋聞纏身了
。
4
要扳倒一個人
,最好是拿道德說事;拿道德說事,最好就用緋聞;在緋聞里頭
,亂倫緋聞最驚悚
,最難證實,也最難證偽
。哪怕子虛烏有
,被指控者已聲名敗壞。這就是宋朝人的斗爭哲學(xué)
。這些東西都被繼承下來了,唯一的區(qū)別是現(xiàn)在污名化對手
、英雄和偶像的道德范疇更廣了
,也更吹毛求疵了。
針對歐陽修與兒媳亂倫的指控
,背景同樣是源于政治斗爭
。
宋仁宗無子,死后以其兄濮王之子趙曙繼承皇位
,是為宋英宗
。宋英宗繼位一年后,1062年
,發(fā)生了宋朝版的“大禮議”事件
,歷史上稱之為“濮議”事件。簡單來說
,就跟后來的明朝嘉靖皇帝一樣
,宋英宗想尊稱自己的生父為“皇考”(父親),而朝臣只允許他稱自己的生父為“皇伯”(伯父)
。
大家試著理解一下
,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無關(guān)緊要、愛叫啥叫啥的一個稱呼
,在古代則關(guān)涉到皇權(quán)的延續(xù)和禮法的維系
,是被他們看得比天還大的事情
。所以宋朝和后來的明朝,才會為了一個稱呼發(fā)生長達(dá)數(shù)年的朝臣分派與互毆
。
在濮議之爭中
,以韓琦、歐陽修為主的政府系統(tǒng)(中書派)
,和以司馬光
、范純?nèi)省喂鵀槭椎难怨傧到y(tǒng)(臺諫派)
,意見對立
,爭執(zhí)日趨白熱化。政府系統(tǒng)支持宋英宗稱生父為皇考
,言官系統(tǒng)堅決反對
,認(rèn)為只能稱皇伯,這是人情與禮制之爭
。背后還夾雜著皇帝(宋英宗)和太后(曹太后)的權(quán)力之爭
。
水很深。
話頭最早是由宰相韓琦挑起來的
,但文書
、奏折等基本是由歐陽修操刀。歐陽修從人情角度
,論證宋英宗應(yīng)當(dāng)封生父為皇考
,在整個濮議事件中,他前前后后寫了十幾萬字
,都在談這個事情
,顯示了一代文宗的筆頭有多硬。但是
,古代人在這種事情上
,普通認(rèn)同禮法,而不認(rèn)同人情
,所以歐陽修這一派其實是少數(shù)派
,堅持到后來幾乎與整個士大夫階層為敵了。
歐陽修于是成了言官們的靶子
,彈劾他的奏折不斷遞到宋英宗面前
。他們上疏說“豺狼當(dāng)?shù)溃瑩糁鹨讼?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奸邪在朝
,彈劾敢后”,意思是要皇帝?yán)懲整個事件的“首惡之人”歐陽修
。至此
,濮議之爭演變?yōu)闅W陽修以一己之力挑戰(zhàn)天下士人
,這意味著他已經(jīng)成為天下之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公敵。
最后
,宋英宗問宰相們該如何結(jié)束紛爭
,宰相韓琦委婉地表白,我們是忠是邪
,陛下心知肚明
。歐陽修則直接說,如果陛下認(rèn)為我們有罪
,那就留下御史們;如果認(rèn)為我們無罪
,那就聽陛下處置。
宋英宗猶豫了許久
,在曹太后轉(zhuǎn)變態(tài)度后
,終于下令貶黜言官,最后還補(bǔ)充了一句
,勸宰相們下處分不要太重
。
濮議之爭表面以歐陽修這一派的勝利而告終,但實際上
,在士人權(quán)力最巔峰的宋朝
,歐陽修既然站到了士人群體的對立面,他的個人悲劇也就注定了
。
事件剛一結(jié)束
,歐陽修就前前后后上了11道奏折,請求自貶外放
。宋英宗還沒同意就突然辭世,宋神宗登基
,這下
,歐陽修更加難以安全退出了。
反對派的機(jī)會來了
。
歐陽修的妻弟薛宗孺此前因為私事對歐陽修懷恨在心
,此時開始造謠說歐陽修與兒媳吳氏有染。御史中丞彭思永聽說此事后
,覺得可以利用
,就告訴了御史蔣之奇。
蔣之奇因為在濮議之爭中附和歐陽修之論
,被反對者視為“奸邪”
,這時他為了“自解”,為了被士人群體接納
,必須與歐陽修劃清界限
,于是上疏揭發(fā)歐陽修的亂倫緋聞
。一場攻擊歐陽修犯下“禽獸不為之丑行,天地不容之大惡”的風(fēng)暴就此展開
。
被緋聞攻擊得精神崩潰的歐陽修
,一連給宋神宗上了好幾道奏折,請求皇帝徹查
。宋神宗最終批示要查
,蔣之奇隨后供出彭思永,彭思永卻死活不供出他從誰那里聽來的緋聞
,只是說“帷薄之私
,非外人所知,但其(指歐陽修)首建濮議
,違典禮以犯眾怒
,不宜更在政府”。原來只是想利用緋聞
,驅(qū)逐和擊垮在濮議之爭中激起眾怒的歐陽修而已
。
這起亂倫緋聞雖然以彭思永丟了官,蔣之奇被貶謫
,宋神宗“敕榜朝堂”
,替歐陽修辨明了誣枉而落幕,但61歲的歐陽修
,在20余年間兩次被誣以亂倫案
,此時已經(jīng)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
當(dāng)政治斗爭變成謠言與緋聞攻擊的時候
,受傷最深的,永遠(yuǎn)是正直之人
。因為
,越是正直的人,越是在乎自己的名節(jié)
。
在莫須有的緋聞攻擊下
,歐陽修實際上徹底敗了下來。
5
魯迅有一段話說得很經(jīng)典: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
,立刻想到全裸體
,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雜交
,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jìn)。
歐陽修就深受這一層想象力所害:一見他寫的艷詞
,人們立刻想到魯迅所說的那些遞進(jìn)關(guān)系
。
但還有更可怕的一層想象力,魯迅沒有揭示出來:一見長衫長袍
,也能立刻想到白臂膊
,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
歐陽修不是精神領(lǐng)袖
、地位崇高嗎?那他的身份地位
,肯定是裝出來,正經(jīng)危坐的背后
,肯定是衣冠禽獸
。這也是國人的想象力。
宋代文化盛極一時
,但士大夫之間結(jié)黨互掐之風(fēng)
,也盛極一時。一方想在道德上占據(jù)最高點(diǎn)
,就要把另一方踩在腳下
,在他們看來,最致命的一招就是揭發(fā)對方的混亂私生活
。亂倫緋聞因此成為當(dāng)時人的一把匕首
,時不時就掏出來捅兩下。
歐陽修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
同樣的命運(yùn)也曾落到蘇東坡和王安石的頭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流傳的“爬灰”的典故,就是那個時候變法陣營中的人對反對變法的蘇東坡的誣告
,以及反對變法陣營中的人對主持變法的王安石的誣告
,雖然沒有形成案件,但這個屎盆子還是讓蘇東坡和王安石狼狽不堪
。
對立的雙方
,在同一事件中,用同一個緋聞事件模板去攻擊對方
。可見
,宋朝政治斗爭的下限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惡是多么沒底線。
到了南宋
,理學(xué)大師朱熹也飽受緋聞糾纏
。你不是口口聲聲“存天理,滅人欲”嗎,那就在人欲上做文章彈劾你
。于是
,關(guān)于朱熹納尼姑為妾、與守寡的兒媳亂倫等緋聞就被持續(xù)制造出來
。目的正是要摧毀他的正人君子形象
。
總體來看,歐陽修是所有這些亂倫緋聞中
,受傷害最深的一個
。其他人都不像他這樣,20余年間被傳兩次緋聞
,每次都鬧得舉朝皆知
。
盡管我們知道,不管是歐陽修
,還是朱熹
,抑或蘇東坡和王安石,他們都不是事實上名節(jié)有虧的人
,但從現(xiàn)在傳下來的這些緋聞記載還時不時在民間流傳
,需要有人不斷地出來辟謠,就知道他們生前被黑得有多慘了
。這些刺激眼球的緋聞
,就跟用了區(qū)塊鏈技術(shù)一樣,一旦被記載
,再也抹不掉了
。
在亂倫緋聞暫時平息后,歐陽修連章累牘地乞求退休
,終于在1071年65歲之時獲準(zhǔn)退休
。
宋朝的制度,官員是70歲退休
。歐陽修身在高位
,卻毫不戀棧,一再乞求提前退休
,門生問他
,這是為什么呢?歐陽修說:“唯有早退以全晚節(ji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一年后
,1072年,歐陽修在潁州(今安徽阜陽)病逝
,享年66歲
。在最后的歲月里
,他很喜歡逛潁州西湖,病逝前不久還寫了一闋詞
,描繪西湖的暮春景象:
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籍殘紅。飛絮濛濛
。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xì)雨中。
這名被緋聞?chuàng)艨宓拇笏挝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再也不喜歡熱鬧
,只喜歡群芳過后、人散春空的獨(dú)處
。也許
,他至死都沒能從惡毒的人身攻擊中走出來。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怎么寫的?
醉翁之意,不在乎山水之間也在歐陽修的著作集里
,《醉翁亭記》是極為奇異的一篇
。此公在當(dāng)時的地位,可以比唐朝的韓愈
,堪稱一代文宗
,兩宋比他晚的寫文章的那些人,個個都有他的文集
,所以歐陽修文章一出
,則天下傳送揣摩。歐陽修作《新唐書》《新五代史》
,以及有關(guān)《春秋》的文字
,就事上疏的奏折,或贈給后輩的序文
,都寫得言之有物
,擲地有聲,筆力非常強(qiáng)大
。但這一篇《醉翁亭記》卻寫得彎彎繞繞
,神神鬼鬼,輕輕飄飄
。不知情的人,只道歐陽修是自詡為“與民同樂”的太守,在無為而治的怡然中
,游山玩水
,與民同樂,醉飽而還
。其實
,歐陽修寫《醉翁亭記》,是在他支持慶歷新政而被貶滁州的第二年
,政治上失勢
,政敵還在監(jiān)視他的施政、言行與文章
。所以他的心情
,不可能如文章里寫得那樣“樂”,所以
,后來很多分析者根據(jù)他的這個背景立論說:歐陽修是在強(qiáng)顏歡笑
,是在借寫樂,來掩飾他自己的“憂”
。其實不然
,歐陽修是絕頂聰明的人,他作這篇文章決不是自欺欺人
,而是要在政治上達(dá)到自救的效果
,為后來的翻身而造勢。透過史實的濾光鏡
,俺們就能夠照出歐陽修的“醉翁之意”到底落實在了什么地方
。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不在山水
,在乎朝堂上也
。分析《岳陽樓記》說到了慶歷五年新政被廢止,范仲淹
、富弼
、韓琦等紛紛被逐出中樞,歐陽修因為同情慶歷黨人并為其張本
,也遭到貶逐
。但,貶他的理由卻不是因為他參與新政
,而是一些雞毛蒜皮的私人品行原因
,這就給皇帝將來重新起用他留了很大余地。仁宗皇帝也是非常器重歐陽修的文章的所以
,歐陽修到滁州后“態(tài)度”就成了決定他日后仕途是否順利的最大標(biāo)尺
。什么態(tài)度呢
?只要他向守舊派服軟,寄身投靠
,并跟范
、富一派聲言決裂,歐陽修很快就可以還朝高升
,但他也將因為做了變色龍
,而被天下人所不齒,被變法派所痛恨
。繼續(xù)跟守舊派對著干呢
?那么,守舊派將會加大對他的打擊力度
,他也可能從此無法再回到朝廷了
,很可能會像寇準(zhǔn)、范仲淹那樣被挪來挪去
,最終死在偏遠(yuǎn)的江湖之中
。歐陽修是很想有些作為的,這條路他也不會選
。思前想后
,他選擇了另一種路子,把球踢到皇上腳下
,跟皇上暗示:我已經(jīng)知道錯了
,已經(jīng)改造好了,圣朝如果需要我的文章
,隨時可以召我回去
。跟黨爭的兩派,他卻都不遠(yuǎn)不近地敷衍過去
。他沒有表態(tài)
。一個“醉”了的人還怎么表態(tài)呢?歐陽修主意已定
,要在滁州導(dǎo)演出大文章來
。他下功夫鉆研滁州的歷史風(fēng)土,并出城兜風(fēng)
,實地考察地形
,查地方志,為創(chuàng)作找素材?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在課本里學(xué)《醉翁亭記》的時候
,很容易忽略了,同一年
,歐陽修還寫有一篇《豐樂亭記》
。在當(dāng)時
,這兩篇記是一同流傳于天下的。了解《豐樂亭記》
,對我們理解《醉翁亭記》太重要了
。《豐樂亭記》寫的什么呢
?用四個大字就可以概括——歌功頌德。這篇記里
,歐陽修通過描寫滁州的歷史與人情
,來歌頌大宋的文治武功和當(dāng)今皇上的仁德。文章大意是:我被貶逐到滁州的第二年開春
,才適應(yīng)了此地的水土
。考察民情
,得知城外有一座小山
,叫豐山,中有清泉
。我到那里
,見山清水秀,于是建亭
,稱為“豐樂”
,作為滁州一景。此后
,我經(jīng)常跟滁州百姓一同來這里游玩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贾T史冊,才知道滁州在古代是用兵之地
,太祖皇帝曾經(jīng)在這里打了大勝仗,可是我想進(jìn)一步考據(jù)
,卻發(fā)現(xiàn)滁州太平已久
,百姓都沒有能回憶起兵戈之事的了。如今的滁州
,民風(fēng)淳樸
,五谷豐登,安居樂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