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的杰出數(shù)學家、天文家和機械制造家
。他所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
,確定一年為365.2428天(與現(xiàn)代科學確定的只差50秒),開辟了歷法史的新紀元
;祖沖之是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shù)值推算到7位數(shù)字以上的科學家;祖沖之還和他的兒子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問題
,后人稱之為“祖氏原理”
。于公元500年逝世
,享年72歲
。
45、
淝水之戰(zhàn):十六國時期
,前秦苻(fú)堅討伐東晉
,其先鋒部隊被晉軍擊潰
,秦晉兩軍夾淝水對陣
。晉軍要求秦軍后撤,以便渡河一決勝負
,在秦軍撤退之際,秦軍中有人疾呼:“秦軍敗了
!”秦軍大亂
,晉軍乘勝出擊,大獲全勝
。僥幸逃脫者丟盔棄甲
,連聽到“風聲鶴唳(lì)”也以為是晉軍到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zhàn)”
。
46、
顧愷之:東晉時期卓越的畫家,是我國早期繪畫理論家
,代表作《洛神賦圖》
。
47、公元581年
,楊堅滅北周,稱帝
,國號隋
,為隋文帝,建都長安
。楊堅登基后以“節(jié)儉”、“殺貪官污吏”穩(wěn)定了政權
,后進行了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大的功績是,廢除了曹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
,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
。公元587年,隋文帝舉兵南下
,消滅了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陳”
,統(tǒng)一了中國
,結束了270年(東晉
、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48
、公元604年,楊堅次子楊廣奪取皇位
,是為隋煬(yáng)帝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
,攻入長安,立代王侑(yòu)為帝
。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被右屯衛(wèi)將軍“宇文化及”殺于江都
,五月李淵在長安廢隋恭帝侑
,稱帝
,國號唐
,建元武德
,是為唐高祖,隋朝滅亡
。
49、
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李淵有四子:三子玄霸早亡
,長子太子建成
、次子秦王世民、四子齊王元吉
。長子建成、四子元吉因懼怕李世民的勢力
,屢次設計謀殺李世民
,公元626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門
,殺太子建成、齊王元吉
,高祖立李世民為太子
,八月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
,年號
,“貞觀”。
50
、
房謀杜斷:指唐太宗的兩個得力的宰相
,房玄齡、杜如晦
,房玄齡善于謀略
,杜如晦能斷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輔佐唐太宗
,唐太宗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51
、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與吐蕃(bō)王朝松贊干布和親,為加強藏
、漢兩族的友好作出了貢獻
。
52
、玄奘(zàng)西游取經:公元627年
,玄奘孤身西行取經
,歷經大小110個國家
,到達佛教圣地——天竺
,公元645年返回長安,歷時18年
,帶回佛經600余部
,著《大唐西域記》
。
53
、公元649年五月(一說599年一月),唐太宗病逝
,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間“偃(yǎn)武修文”
,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
,文化繁榮,國力鼎盛
,史稱“貞觀之治”。
54
、
女皇武則天:公元655年
,唐高宗廢皇后王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