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世民故事公元599年1月(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在陜西武功縣的一個官僚家庭
,生下一個嬰兒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表兄弟,早年他作過幾任郡太守
公元616年(大業(yè)十二年)末,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
。次年瓦崗軍占領了洛口,上百萬大軍圍困洛陽。隋煬帝逃往揚州再也不敢回去了。各地農(nóng)民幾乎全都參加了起義隊伍。隋朝地方官見大勢已去,也紛紛自樹旗幟,宣布獨立。李世民積極地招兵買馬,收攬豪杰,再三督促父親早日掀起反隋大旗。公元617年(大業(yè)十三年)李淵把他的軍隊分為兩部,一部由長子李建成統(tǒng)領唐政府第一個對手是西部近鄰。金城豪族薛舉公元617年起兵反隋
,攻占周圍地區(qū),士兵發(fā)展到三十萬人,其中有許多隋朝牧場的牧奴。唐建國后,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統(tǒng)兵征討薛舉。經(jīng)過兩次交戰(zhàn),付出巨大代價,才把這一政權消滅。唐政府解除后顧之憂。但此后不久
,東方形勢大變,唐帝國面臨的局面更加嚴峻起來。公元618年突厥慫恿占據(jù)馬邑(山西朔縣)的傀儡劉武周統(tǒng)兵南下,席卷今山西地區(qū)。李淵見形勢嚴重,主張放棄河東堅守黃河,李世民卻極力反對這個意見,主動請戰(zhàn)要精兵三萬,保證收復太原,李淵同意了。李世民率眾在11月份踏著堅冰渡過黃河,進駐柏壁,與劉武周主力宋金剛部相持。次年四月,宋金剛糧盡撤退,李世民全力出擊,在介休雙方交戰(zhàn),宋金剛大敗,與劉武周逃入突厥后被突厥處死。唐帝國收復太原消滅劉武周后,唐帝國將兵鋒指向東方的鄭國
竇建德戰(zhàn)敗被俘
,被牽至洛陽城下。王世充絕望了,只好開門迎接李世民。7月
,李世民凱旋回京。李淵下令將竇建德和其他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綁赴刑場殺頭示眾,其他部屬發(fā)配邊疆,同時下令竇建德的部將限期到達長安報到。這就迫使竇建德的部屬不得不重新拿起武器進行戰(zhàn)斗。他們推舉劉黑闥為首領,糾集一百多人突然占領潭南縣城,竇建德散在各地的部屬也紛紛響應。半年中,全部占領原來的領土。李淵無奈,再派李世民前去鎮(zhèn)壓。經(jīng)過幾次戰(zhàn)役,劉黑闥戰(zhàn)敗全國雖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但唐皇室卻醞釀著一場尖銳的斗爭
李世民兄弟四人
隨著天下大定,年近花甲的李淵沉緬于酒色
李建成的親信魏征勸建成早早除掉這顆大樹
公元622年劉黑闥第二次起兵
公元624年
公元626年的一天夜里
6月初的一天
6月3日清晨
張嫣婕正好探知此事告之建成
6月4日,建成和元吉深信李淵在自己這邊
玄武門在決斗時
,李淵正在后宮劃船取樂。當尉遲敬德手持長矛,直奔他身邊,李淵才驚問道“今天是誰叛亂?你來干什么?”敬德說是來保衛(wèi)圣駕。大臣蕭蠫、陳叔達說:“建成、元吉嫉妒世民,陰謀害之,如今已被秦王殺死。秦王功蓋天下,萬眾歸心,陛下立他為太子,托付他國家大事,天下便太平無事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建成
、元吉死了,他們的十幾個兒子也被處死。李淵深知如不讓位,父子間的矛盾會更加深公元628年8月,李世民登上皇位寶座
,次年改元“貞觀”,但他面臨的政治形勢卻并不是那么美妙。那時候,農(nóng)民戰(zhàn)爭剛剛結束,政府對各地區(qū)的統(tǒng)治還不穩(wěn)固,加之連年災荒,生產(chǎn)蕭條,人口流動,許多農(nóng)民軍的頭目還隱匿在民間,仍然是革命風暴的沃土。如何避免人民起來暴動,仍然是當務之急,這就牽涉到對人民的看法問題。李世民即位后,一部隋朝的興亡史向他提示出:人民好比是水
,國君好比是舟。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是一條真理。李世民君臣總結隋朝滅亡的原因是:隋朝對人民“動之也”。怎樣避免人民起來造反呢?關鍵是靜止
。李世民君臣反復強調(diào),“靜之則安,動之則死?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李世民目睹大規(guī)模的工程營造給人民帶來的危害。于是他竭力避免過多的勞民傷財
。為了減輕物資運輸?shù)膲毫?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張玄素上奏說:“假如動工修乾陽殿
,終究不過是大亂罷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李世民執(zhí)政的二十年中,為避免大規(guī)模巡視給人民造成更大的負擔
李世民對隋煬帝的好大喜功的印象是深刻的。所以他即位以后
李世民君臣采取的總方針是“務靜方內(nèi)而不求辟土”
李世民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他選拔人才的總原則是“拔人物則不私于黨
,負志業(yè)則咸盡其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李世民身邊最著名的諫臣是魏征
。“居安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唐制
,男女十八歲成丁,開始服徭役和兵役。李世民即位的當年,聽取封德彝的建議征兵從十六歲以上身體健壯的人中征集,但魏征堅決反對,他連舉了一連串的例子說李世民說話不守信用。李世民聽后不僅不惱反而獎賞金甕一個送給魏征。魏征針對李世民怕亡國的心理,時時用隋煬帝的失敗教訓來提醒李世民
唐太宗主張:“國家綱紀,唯賞與罰”
制定法律是一回事,執(zhí)行法律又是另一回事
貞觀初年
由于李世民執(zhí)行“賞不避仇敵
突厥是北方強大的游牧汗國。隋朝末年
便橋結盟后
這時投降唐朝的突厥人十萬
一
二
三、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
。突厥滅亡后,一些戰(zhàn)士尸骨未寒,李世民派人到邊境以酒肉致祭,一一掩埋,和家人悲歌哭泣,又用國庫錢帛贖回被搶去的漢族人口,使他們回歸故里。四、優(yōu)待頡利可汗
。頡利到長安后,李世民把他們安置在太仆寺,厚加款待,但頡利仍郁郁不樂,和家人悲歌哭泣,以后改任幾次突厥滅亡之后
李世民對突厥的妥善處理,大大加強了周邊各民族的向心力
一
二
、大力推行和親政策。唐朝以前,由于諸王朝虛弱往往被迫嫁女,但李世民卻不是這樣。他深知“北狄風俗,政治是由后妃操縱。公主出嫁,生了兒子,就是我的外孫。外孫做可汗
,可保證我三十年邊疆無事”,他曾將妹妹衡陽公主嫁于原突厥可汗處羅之子阿史那杜爾,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曹松贊干布。三
、開驛站,通市場、接納客使、兼收并蓄。649年
,李世民去世,留居長安的各族使者和官員放聲大哭。松贊干布來信說“先皇晏駕天子新立,臣子有不忠者,我?guī)洷半y”。將“中華”與“夷狄”等同看待,愛之如一是大唐帝國富強的原因之一
。貞觀十九年
,李世民出師高麗回來,身上長了一個瘡。第二年又去靈武接受北方的降民,疲頓勞累,又受了些風寒。公元647年又得了風病,病情加重。公元649年聽說印度僧人會配長生不老藥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45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