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搬上陶瓷的典故有哪些
網(wǎng)絡(luò)
2023-06-18 03:46:15
點擊左上方典藏君可快速命理學(xué)
高端藝術(shù)品拍賣信息平臺
,古玩藝術(shù)品市場深度分析
!可關(guān)注八字命理學(xué)奇門遁甲六爻:guwan1998
瓷器是人類文明的物化載體,常常描繪了很多著名的典故
,這些陶瓷上的人物和場景不僅頗具藝術(shù)欣賞性,也有很多寓意
。這里就將常常被搬上陶瓷的40個典故,給大家一一呈現(xiàn)解讀!
1.竹林七賢 2.三國演義之鳳儀亭 3.三娘教子4.郭子儀拜壽 5.劉阮入天臺6.龍王拜觀音 7.百花亭圖 8.鬼谷子下山 9.昭君出塞10.尉遲恭單鞭救主 11.三顧茅廬 12.錦香亭13.周亞夫屯兵細(xì)柳營 14.蕭何月下追韓信15.西廂記-長亭送別 16.百子鬧春圖 17.漁家樂18.折桂圖 19.劉海戲金蟾 20.福祿壽21.春夜宴桃李園圖 22.王昭君思鄉(xiāng)圖 23.十八學(xué)士 24.八仙圖 25.五子登科 26.魁星點燈斗 27.丙吉問牛 28.
東方朔偷桃 29.楊家將故事 30.銅雀臺比武 31.四妃十六子 32.攜琴訪友 33.陶淵明愛菊 34.王羲之愛鵝 35.周敦頤愛蓮 36.空城計 37.指日高升 38.
老子出關(guān) 39.大禹治水40.紅拂記
1.竹林七賢魏正始年間(240-249)
,嵇康
、阮籍、山濤
、向秀
、劉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
,常在當(dāng)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
,喝酒
、縱歌
,肆意酣暢
,世謂竹林七賢。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賢筆海
2.三國演義之鳳儀亭“鳳儀亭”故事出于《三國演義》
,又名“梳妝擲戟”
,講述了貂蟬和呂布二人在鳳儀亭私會
,被董卓撞破的故事
。經(jīng)過鳳儀亭事件,董
、呂二人徹底反目成仇
,呂布下了殺董卓的決心。
三國演義之鳳儀亭人物故事外銷盤
3.三娘教子“三娘教子”又名“雙官誥”
,戲劇劇目
,原故事出自明人《斷機記》傳奇、楊善之《雙官誥》傳奇
。該劇主要強調(diào)了三娘堅貞教養(yǎng)、苦盡甘來
,具有傳統(tǒng)婦女的美德與風(fēng)范
。講的是明代有一儒生薛廣,往鎮(zhèn)江營業(yè)
。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
、王氏
。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
。又有老仆薛保。薛廣在鎮(zhèn)江
,恰好遇到一位鄉(xiāng)人
,托付他給自己家中的妻兒帶去白金五百兩。不料其人吞沒白金
,購一空棺,停厝荒郊
,以為薛廣靈柩
,回鄉(xiāng)報知張氏等,舉室嚎啕
,命薛保運回靈柩安葬。后來薛家日漸衰落
,張
、劉不能耐貧,先后改嫁
。三娘王氏十分鄙視她們
,發(fā)誓要與薛保茹苦含辛
,撫養(yǎng)倚哥
,送他去學(xué)堂
,自己則靠著織布以維持家中生計。倚哥在學(xué)堂被同學(xué)譏為無母之兒
,氣憤回家
,遂不認(rèn)三娘為母,語語挺撞
,三娘怒不可遏
,將刀立斷機布
,以示決絕
。幸好薛保竭誠勸導(dǎo),母子始和好如初
。薛廣在鎮(zhèn)江生意衰敗
,后從軍
,官至兵部尚書
。十幾年后薛倚金榜題名,高中新科狀元
。父子相認(rèn)團圓一家
,榮歸故里。而此時薛倚的大媽
、親媽又丟棄自己的家都來認(rèn)丈夫和狀元兒子,三娘勸張氏回家照顧老伴
,勸劉氏也回家照顧老伴和幾歲的孩子
。并告訴她們:欲嘗甜瓜自己種,自種苦瓜自己嘗
。
清中期三娘教子人物故事罐
4.郭子儀拜壽郭子儀夫妻七十雙壽誕
,七子八婿個個為官,前來為爹娘慶壽
。惟六媳李君蕊自恃乃當(dāng)今公主
,不來拜壽。六子郭暖回宮斥妻
,怒打公主一巴掌
。公主大惱而告唐皇
。唐皇賢明
,為教訓(xùn)女兒,與皇后默契
,假意要斬駙馬
,令公主驚恐萬狀,后悔莫及
。郭子儀聞報惶恐之急
,綁子上殿請罪。唐皇為撫慰良臣
,非但不降罪郭暖,反為其加冠三級
,把郭子儀感動得涕淚雙垂
。由于此舉父教有方,使小夫妻重歸于好
,并攜手同往汾陽府拜壽賠禮
,郭家合府歡騰
。
清康熙郭子儀拜壽人物故事青花筆海
5.劉阮入天臺
典出《幽明錄》
。講述東漢劉晨、阮肇在天臺山遇仙的故事
。后來,“劉阮入天臺”這一典故
,用來指凡人遇仙
,有時也用來形容男子受到美女的青睞。
明崇禎劉阮入天臺紋青花香爐
6.龍王拜觀音神話傳說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柳毅傳]]
,唐鳳儀年間
,書生柳毅赴長安應(yīng)試落第
,在回鄉(xiāng)途中路遇一年輕美貌的牧羊女在河邊翹首南望
,哀哀哭泣。柳公子便上前詢問事由
,原來該女子系洞庭龍王之女三娘
,她在其父的主張下下嫁給了涇河龍王的次子為妻
,三娘在涇河皇宮備受欺凌
,受盡折磨,后又被趕皇宮去牧羊
,風(fēng)餐露宿好不凄慘
。柳公子聽后決意要幫三娘脫離苦海
,便轉(zhuǎn)道趕往岳陽為龍女傳遞家書
。洞庭龍王聞訊后后悔莫及
,其弟錢塘龍王更是怒火中燒,便化為赤龍趕赴涇河殺死了涇河龍王及其家人
。三娘被接回洞庭后,意欲嫁給柳毅
,柳毅卻以君又喻義不喻利婉言謝絕
,在幾經(jīng)周折后三娘與柳毅終于喜結(jié)良緣。
明崇禎青花龍王拜觀音凈水碗
7.百花亭圖取材于元代無名氏所著雜劇《逞風(fēng)流王煥百花亭》
。書生王煥生性風(fēng)流,人稱“風(fēng)流王煥”
,時值清明
,前往百花亭游春,邂逅著名妓女賀憐憐
,一見傾心
。在賣查梨條的王小二的幫助下,兩人一處生活了半年
。半年后
,高邈趕走王煥
,強迫賀憐憐嫁給自己
,移住承天寺。賀憐憐托王小二傳達(dá)對王煥的思念
,王煥扮作賣查梨條的小販
,一路叫賣吆喝
,到寺里與心上人相會。憐憐用首飾
,資助王煥
,讓他去西延邊關(guān)從軍立功,并告之高邈的許多違法行為
。王煥投延安府鎮(zhèn)西夏立功榮歸
,升西涼節(jié)度使
,告高邈盜用官錢買妾等罪行
,奪回愛人賀憐憐。榮升團聚
,雙喜臨門
。元青花百花亭大罐=日本大阪萬野美術(shù)館
8.鬼谷子下山孫臏的師傅鬼谷子在齊國使節(jié)蘇代的再三請求下
,答應(yīng)下山搭救齊國名將孫臏和獨孤陳的故事。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9.昭君出塞“昭君出塞”表現(xiàn)的是西漢元帝時期
,胡漢和親,王昭君下嫁呼韓邪單于的感人愛情故事
。畫面描述了“出塞”漫漫旅途中的場景
,王昭君懷抱琵琶,點明了主題
。元青花昭君出塞紋大罐
10.尉遲恭單鞭救主隋朝末年,18路農(nóng)民起義隊伍一擁而起
。各路好漢
,混戰(zhàn)一場。最后
,中原地區(qū)只剩下定陽劉武周
、洛陽王世充
、太原李淵三路人馬
,鼎足而立,各自率領(lǐng)一批猛將
,連年廝殺不休
。其中
,太原李淵之子秦王李世民力量最強
。有一次,李世民帶兵圍困洛陽王世充
,王世充派單雄信為先鋒
,與李世民對陣
。一天
,李世民帶十幾個人去察看敵營,被單雄信500兵包圍
。李世民勢單力薄
,兵器也沒帶
,只能朝榆樹林里逃去
。在這危急關(guān)頭,尉遲恭飛馬趕到
,只見他舞著單鞭
,向單雄信直奔過去。幾個回合
,就把單雄信打敗了
。元青花尉遲恭單鞭救主人物故事大罐
11.三顧茅廬講述三國時期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三次邀請諸葛亮出山,然后三分天下的故事.元青花三顧茅廬人物故事大罐
12.錦香亭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故事敘說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與孟月梅浪漫而曲折的愛情故事
。唐玄宗時,長安書生陳圭游孟家花園
,與孟女月梅相遇于錦香亭畔
,兩人一見鐘情,私定終身
。元青花錦香亭人物故事大罐
13.周亞夫屯兵細(xì)柳營漢文帝后元六年
,匈奴大規(guī)模侵入漢朝邊境
。朝廷委派宗正官劉禮為將軍
,駐軍在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
,駐軍在棘門
;委派河內(nèi)郡太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xì)柳
,以防備胡人侵?jǐn)_
。皇上親自去慰勞軍隊
。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長驅(qū)直入
,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
。不久來到了細(xì)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
,刀劍出鞘,開弓搭箭
,弓拉滿弦?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噬系南刃幸龑?dǎo)人員到了營前
,不準(zhǔn)進(jìn)入。先行引導(dǎo)的人說:“皇上即將駕到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辨?zhèn)守軍營的將官回答:“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從將軍的命令,不聽從天子的詔令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了不久
,皇上駕到
,也不讓入軍營。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節(jié)去告訴將軍:“我要進(jìn)營慰勞軍隊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敝軄喎蜻@才傳令打開軍營大門
。守衛(wèi)營門的官兵對跟從皇上的武官說:“將軍規(guī)定
,軍營中不準(zhǔn)縱馬奔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谑腔噬暇头潘闪隧\繩
,讓馬慢慢行走。到了大營
,將軍亞夫拿著武器拱手行禮,并說:“穿戴盔甲的將士是不能行跪拜禮的
,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
。”皇上被此感動
,馬上神情嚴(yán)肅地俯身靠在車前橫木上,派人致意說:“皇帝敬重地慰勞將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眲谲姸Y儀完畢后辭去。出了細(xì)柳軍營的大門
,許多大臣都深感驚詫。文帝說:“?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先前霸上
、棘門的軍營
,簡直就像兒戲一樣,那里的將軍是完全可以去偷襲且被敵人俘虜?sh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至于周亞夫
,難道能夠侵犯嗎?”文帝稱贊了周亞夫很久
。元青花周亞夫屯細(xì)柳營人物故事大罐
14.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是秦末名將
,他先投奔項羽
,但不受重用,轉(zhuǎn)而投奔劉邦
,也只做了個管管糧食的小官。后來丞相蕭何碰巧遇見了韓信
,談話之間發(fā)現(xiàn)韓信有非常之才
,于是便屢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均未被采納
。韓信看到劉邦也不肯重用他
,于是決定離開
。得知韓信出走消息后
,蕭何非常焦急,也顧不上向劉邦報告
,便親自騎上馬連夜率人追趕韓信
。許多人以為蕭何想去投奔項羽
,這使得劉邦也非常的生氣
。蕭何終于追上韓信,并把他勸了回來
。之后
,蕭何正式向劉邦舉薦韓信
,并說
,如果想奪取天下,非得用韓信不可
。在蕭何的力諫和勸說之下
,最后劉邦終于采納了蕭何的建議封韓信為大將。韓信果然不負(fù)眾望
,屢次替劉邦救險
,后被封為淮陰侯。
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人物故事梅瓶
15.西廂記-長亭送別講述了崔鶯鶯十里長亭送張生進(jìn)京趕考的別離場景
,而張生和崔鶯鶯這對沖破世俗相愛的戀人,短暫的歡愉后即將飽嘗長久的別離相思
。反映了自由愛情與封建禮教的尖銳矛盾,表現(xiàn)了對封建禮教對人性人情嚴(yán)重束縛和壓制的控訴
。
清康熙西廂記-長亭送別人物故事盤
16.百子鬧春圖百子不是指100個小孩,意思就是很多小孩在嬉戲打鬧,迎接春節(jié).形容比較歡樂喜慶的時刻
。清光緒百子鬧春青花盤
17.漁家樂講述的是捕魚的人家歡樂的時光,和全家人一起捕魚快樂的生活。
清康熙青花漁家樂紋筆海
18.折桂圖所繪仕女手持桂花
,凝神對望。中間立一桂樹
,儼然一幅“四美折桂圖
。
清康熙四美折桂圖青花盤
19.劉海戲金蟾劉海戲金蟾是古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來源于道家的典故
。常德城內(nèi)絲瓜井里有金蟾
,經(jīng)常在夜里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
,直沖云霄
,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
,為人厚道
,事母至孝
;他經(jīng)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
,賣柴買米,與母親相依為命
。一天
,山林中有只狐貍修煉成精
,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
,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楹螅阌⒂麧鷦⒑5翘欤谕乱涣0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給劉海做餌子
,垂釣于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釣而起
,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
,羽化登仙而去
。后人為紀(jì)念劉海行孝得道,在絲瓜井旁修建蟾泉寺
,供有劉海神像
。明晚期劉海戲金蟾青花小盤
20.福祿壽中國傳統(tǒng)神話里邊的"福星","壽星""祿星".寓意福祿壽
。
清雍正青花福祿壽紋盤
21.春夜宴桃李園圖根據(jù)李白的《舂夜宴從弟桃花園序》為題材
,描寫李白與諸從弟于桃花盛開的春天,在桃園中聚會的盛況
。春夜宴桃李園圖這一題材
,歷代繪者眾多
,而仇英此圖主要落腳點在“幽賞未已
,高談轉(zhuǎn)清”的“清”寧上,只眼獨具
,使畫面顯得曠達(dá)樂觀
,瀟灑不羈。清康熙 青花春夜宴桃李園圖詩文筆筒
22.王昭君思鄉(xiāng)圖昭君出塞后,時刻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這是昭君手彈琵琶,來寄托一種思想情
。
元青花王昭君思鄉(xiāng)圖粉盒蓋
23.十八學(xué)士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設(shè)文學(xué)館,王府屬杜如晦
、記室房玄齡
、虞世南、文學(xué)褚亮
、姚思廉
、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
、薛元敬
、顏相時、咨議典簽蘇勖
、天策府從事中郎于志寧
、軍咨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
、倉曹李守素
、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dá)
、信都蓋文達(dá)、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共十八人常討論政事
、典籍,當(dāng)時稱之為“十八學(xué)士”
。復(fù)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xué)士畫像
, 即為《十八學(xué)士寫真圖》
,褚亮題贊
。當(dāng)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xué)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后人有所謂“十八學(xué)士登瀛洲”
。說明了統(tǒng)治者重視人才
。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學(xué)士圖筆筒
24.八仙圖八仙:漢鐘離(
鐘離權(quán))、張果老
、韓湘子、鐵拐李
、曹國舅
、
呂洞賓、藍(lán)采和及何仙姑
。清康熙青花八仙人物紋鈴鐺杯
25.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用作結(jié)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
,話說五代后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竇禹鈞的人
,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xué)兼優(yōu)
,先后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
,無疾而終
。
清康熙五子登科青花人物罐
26.魁星點燈斗傳說魁星是個才子
,曾連中三元(解元
、會元、狀元)卻因貌丑驚嚇了皇后被亂棍逐出皇宮
,憤而跳入東海,玉皇深憫其人
,賜朱筆一支
,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還有一種說法是:魁星高中進(jìn)士
,在殿試之時
,皇帝見他相貌如此丑陋,跛腳加麻子
,就問他為什么臉上長了這么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滿天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被实塾謫査哪_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獨腳跳龍門
。”魁星的對答如流使皇帝龍顏大悅
,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于是
,天下的讀書人都供奉起“魁星爺”來
,以便圖個吉利,使自己也高中狀元
。大多數(shù)人愿意相信魁星點斗可使家人“試”途光明
,仁澤易道在這方面可說是獨占鰲頭,倍享贊譽
。
清康熙魁星點斗青花筆筒
27.丙吉問牛丙吉問牛是非常著名的故事。丙吉做丞相時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群人在路上斗毆
,死者、傷者橫陳于道旁
,丙吉問也不問,徑直驅(qū)而過
。過了一會
,他看到有人驅(qū)牛,那牛吐露舌頭
,氣喘噓噓
。他就命停車,派人去問:“驅(qū)牛走幾里路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彪S從人員非常詫異,有人就問丙吉何以如此
?丙吉答道:“百姓斗毆有所死傷
,這是長安令的職責(zé)。丞相每年考課其成績
,奏明皇帝行賞罰就好。宰相不親小事
,那不是我當(dāng)過問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正值春季,并不是太熱的時候
。我擔(dān)心陰陽失調(diào)
,故問牛
。”隨從人員這才佩服丙吉知大體
。
清康熙丙吉問牛青花筆筒清康熙丙吉問牛青花筆筒
28.東方朔偷桃漢武帝壽辰之日
,宮殿前一只黑鳥從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
。東方朔回答說:“此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王母即將前來為帝祝壽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惫唬暱涕g
,西王母攜7枚仙桃飄然而至
。西王母除自留兩枚仙桃外,余5枚獻(xiàn)與武帝
。帝食后欲留核種植
。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原地薄
,種之不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庇种笘|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睋?jù)此,始有東方朔偷桃之說
。東方朔并以長命一萬八千歲以上而被奉為壽星
。后世帝王壽辰,常用東方朔偷桃圖慶典
。“壽星”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
,被繪畫和文房用品等用作題材
。
清康熙東方朔偷桃青花盤
29.楊家將故事楊家將”故事發(fā)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于天下
, [1] 講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名將楊業(yè)
、楊延昭等人保家衛(wèi)國的感人故事
。戲說中
,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桿槍,令遼兵聞風(fēng)喪膽
,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
。怎奈奸臣當(dāng)?sh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潘仁美大奸大佞
,楊家名將遭到?yán)重迫害。遼國皇帝約請?zh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赴金沙?“雙龍會”
,暗藏殺機,兵困行宮
。聲聲怒吼,陣陣擊鳴
,戰(zhàn)車交錯
,刀光血影。大郎
、二郎和三郎戰(zhàn)死
、四郎和五郎失蹤
,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
。
清康熙楊家將故事青花案缸
30.銅雀臺比武銅雀臺比武是三國時很有名的故事,其實銅雀臺與文學(xué)也有著不解之緣
。東漢末年
,北方一大批文學(xué)家
,如曹操
、曹丕
、曹植、王粲
、劉楨
、陳琳、徐干
、蔡文姬、邯鄲淳等
,他們聚集在銅雀臺
,以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
,抒發(fā)渴望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閔時悼亂
,反映社會現(xiàn)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
,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潮。由于其時正是漢獻(xiàn)帝建安年代
,故后世稱為“建安文學(xué)”。
清康熙銅雀臺比武人物故事青花棒槌瓶
31.四妃十六子有關(guān)“四妃十六子”中“四妃”的典故起源
,據(jù)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紀(jì)原·帝王后妃·四妃》云:“三代有夫人而無妃號,漢有貴人
,魏始置妃
,此夫號妃之始也。唐初皇后而降
,有貴
,淑,德
,賢,是四妃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背酥猓嘤蟹Q四妃為
黃帝四妃四:嫘祖
、女節(jié)
、彤魚氏
、嫫母;或說帝嚳四妃:安源氏、簡狄氏
、陳豐氏
、女取訾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笆印眲t是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
,指古代傳說中的高陽氏的后代八愷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此為舜向堯推薦的十六賢臣
,因各有大功
,皆賜姓氏,故稱十六族
,也稱十六相
。不言而喻,此題材紋飾的運用無疑是表達(dá)一種國運昌盛
,政通人和
,家庭幸福,多子多孫的吉祥寓意
,同時也是反映了當(dāng)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執(zhí)著追求。
清康熙 青花四妃十六子大罐
32.攜琴訪友春秋時楚國有個樂師——俞伯牙
,琴彈的很好
,他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巧妙地融進(jìn)琴聲之中,但一般人卻聽不懂
。有一天
,俞伯牙在長江邊忘情演奏
,樵夫鐘子期聽到他的琴聲
,由衷的發(fā)出贊嘆:“多么巍峨的泰山,多么浩瀚的江河啊”
。俞伯牙沒有想到一個樵夫竟然能聽懂他的琴聲
。知音難遇,俞伯牙和鐘子期都很激動
,兩人從此結(jié)為好友
,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琴藝。然后不久鐘子期就病逝
,俞伯牙心痛之余
,認(rèn)為世上再也沒有人能聽懂自己的琴聲了,他便將手中的琴摔在地上
,發(fā)誓從此不再彈奏
。這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后來人們根據(jù)這一典故創(chuàng)作出了攜琴尋芳
、攜琴訪友等繪畫題材
。
明天順俞伯牙攜琴訪友紋青花罐
33.陶淵明愛菊陶淵明是一位隱士,菊花大多生長在偏僻的地方,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也花中的隱士,周墩頤在《愛蓮說》中寫到:“菊
,花之隱逸者也”,想那時
,陶淵明隱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
,一般嬌艷名貴的花也不會在那生生長,只有菊花與他為伴
。正因為這些
,陶淵明對菊花有著特殊的好感
,因此也有了“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與愜意。
清光緒陶淵明愛菊青花粥罐
34.王羲之愛鵝王羲之愛鵝:在民間可謂家喻戶曉
。據(jù)《晉書 ·王羲之傳》記載:會稽有一個孤老太太養(yǎng)了一只好鵝
,王羲之派人去買,老太太不賣
。王羲之就邀了朋友前去觀賞。老嫗聽說王羲之要來
,就殺了鵝準(zhǔn)備款待他
,王羲之一到,見鵝已死
,嘆息終日。
明末王羲之愛鵝青花三足爐
35.周敦頤愛蓮周敦頤來星子后
,在軍衙東側(cè)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
。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
,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dāng)公余飯后
,他或獨身一人
,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
。《愛蓮說》雖短
,但字字珠璣
,歷來為人所傳誦,其中"出淤泥而不染"已成千古名句
。一年以后
,周敦頤由于年邁體弱辭官而去
,在廬山西北麓筑堂定居講學(xué)
。他留下的蓮池和那篇《愛蓮說》,一直為后來者珍視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
,朱熹調(diào)任南康知軍,滿懷對周敦頤的仰慕之情
,重修愛蓮池,建立愛蓮堂
,并從周的曾孫周直卿那兒得到周敦頤《愛蓮說》的墨跡
,請人刻之于石立在池邊。
清中 周敦頤愛蓮青花瓷片
36.空城計三國時期
,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jìn)攻蜀國街亭
,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
,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zhèn)定
,大開城門
,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shè)有埋伏
,引兵退去
。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zhàn)
,趙云趕回解圍
,最終大勝司馬懿。清康熙青花空城計人物故事盤
37.指日高升指日高升
,成語
,作謂語
,指很快就可升官
。舊時官場預(yù)祝之詞。出自: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文臣》:“代天巡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