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韽埦琵g的一生遇到過什么坎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今夜
,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夜晚,滄海之上,明月初生,月華如練,露水晶瑩。被貶荊州的張九齡
,此刻正獨自難眠,看到從窗口傾瀉而入的月光,他想起了遠方的親人,再也毫無睡意。他干脆吹熄蠟燭
,披衣出戶,啊,那一輪可愛的月亮,早已高懸于深藍色的夜幕: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張九齡的這首《望月懷遠》
,是詠月詩中的千古名篇,多少人被它打動,多少人為之傷感01年少聰穎
相傳張九齡的母親盧氏
,在老家始興懷孕已滿十個月,但仍未分娩。一日遇見一個看病兼算命的老先生,經(jīng)診斷后,老先生告訴張九齡之父:“腹中胎兒乃非凡人物,但始興這個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須到大地方出生。”聽完先生之言
,張家雖半信半疑,但還是很快遷移到了韶州,張九齡終于得以在“大地方”韶州出生。張九齡自幼天資聰慧,才智過人
,五六歲便能吟詩作對,一時人稱神童702年
張九齡的中舉
703年
707年
李隆基正式即位后
716年
02開鑿庾嶺
大庾嶺是南嶺山脈中的五嶺之一,是贛江和北江的分水嶺
大庾嶺山勢高俊,荒僻閉塞
沒有經(jīng)費不要緊
經(jīng)過二個多月的奮戰(zhàn)
梅關古道的修建,是張九齡為家鄉(xiāng)人民辦的一件實事
。多少年來,這條古道依然是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開關辟道曲江公,南北通途百代功
獨此眼光千古鑒
1094年的秋天
一念失垢污
浩然天地間,唯我獨也正
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頂
一千多年的時光恍然而逝
,如今的梅嶺古道,早已被歲月磨蝕得斑駁蒼涼,被行人踩踏的疲憊不堪,但是一代名相的風采,依然朗朗如月,永照人間。03重出官場
,受到牽連718年,張九齡從地方被召入京。到京后,因修大庾嶺有功,唐玄宗嘉獎他為左補闕,并讓他主持吏部選拔人才的工作。張九齡感念玄宗對他的恩遇,因此在和趙冬曦評定吏部考試的等次時
,毫無私心,完全以文取士,他的公正和才干也逐漸為大家所認識。王維寫詩贊曰:側聞大君子,安問黨與仇
。所不賣公器
,動為蒼生謀。賤子跪自陳
,可為帳下不。感激有公議
,曲私非所求。——《獻始興公》
721年,張說入拜宰相
725年
,皇帝東巡,舉行祭祀天地的大禮。侍從皇帝登山的官員名單,由張說擬定,他推薦的多是和自己親近的官員,這些官員將在祭祀之后蒙恩受賞。當張說讓張九齡為之寫詔書時
,張九齡說:“官爵是天下公用的器物,應該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把有功勞的舊臣排在后面。如果顛倒了順序,批評就會產(chǎn)生。”張說不以為然
,他說:“事情已經(jīng)定下來了,荒唐無據(jù)的議論,何足慮之?”結果詔書頒布以后,人們紛紛指責張說。當時
,御史中丞宇文融掌管田戶租稅的事情,每次向皇帝陳奏時,張說多建議皇帝不要聽從他,宇文融因此對張說心存怨恨726年
在洪州任上
物情自古然,身退毀亦隨
悠悠滄江渚
路下霜且降
,澤中草離披。蘭艾若不分
,安用馨香為。730年
,張說病逝。在病逝之前,他多次向唐玄宗推薦張九齡,建議他做集賢院院士。04三度入京
,諫官本色張說的去世,使唐玄宗心里空落落的,他迫切需要一個左膀右臂,一個能臣賢士,來為他分擔壓力731年三月
733年
但是張九齡從來不去討皇帝的歡心
對于張九齡的“特別禮物”
玄宗的寵妃武惠妃,欲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
與張九齡的鋒芒畢露
為了表示對張九齡的尊重
唐玄宗不以為然
張九齡有不可思議的識人之明
736年
天性樂觀的唐玄宗卻說:“你這是妄下斷語,且不可誤害一個好人
05骨鯁之臣
唐玄宗覺得張九齡說的有點道理
,就退一步,想給牛仙客加個爵位。誰知張九齡再次反對:“牛仙客身為邊將,充實倉庫,修理器械,乃是本職,陛下可賞金帛,不可封爵李林甫早就對張九齡的人品才氣嫉恨得牙癢癢
對于張九齡太把自己當回事
當時的監(jiān)察御史周子諒
,是張九齡一手提拔上去的,這時候他站出來主持正義。他向唐玄宗呈交了一份彈劾牛仙客的奏折,直截了當?shù)卣f牛仙客不具宰相之才,還引用了武則天時的一句名言,說姓牛的人擔任宰相會導致龍蛇相斗,血流成河。唐玄宗看完奏折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監(jiān)察御史竟然敢誣告宰相
,還引妖語為證,真是膽大妄為!”于是,周子諒在朝堂之上被活活打死。受此事件牽連
,張九齡在朝廷已無容身之地,736年的十一月份,他被貶為荊州刺史。拖著沉重的步履,張九齡從天子腳下,一步步走向邊遠的江湖。或許是問心無愧吧
,雖遭奸人排擠,政治失意,在荒僻的荊州,張九齡依然保持一顆赤子之心,一派君子風度: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jié)。誰知林棲者
,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
——《感遇十二首·其一》
06一代名相,風范長存張九齡被趕出中央之后
,李林甫一手遮天,無所顧忌,幾個奸相將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唐玄宗又開始思念起張九齡來,他派使者到廣東,請張九齡回朝復相。張九齡以年老體弱不能勝任而辭謝
,740年,張九齡在韶州府的私宅病故。755年,安祿山果然起兵謀反
,十幾萬叛軍攻進長安,唐玄宗才知道安祿山是取他的性命來了。他倉皇外逃,如喪家之犬,想起當初張九齡讓他誅殺安祿山,他不聽,最終招致如此結局,唐玄宗悔恨至極。此時唐玄宗才知道
,那個從來不給他留面子,從來不會說假話的張丞相,原來是多么忠誠,多么無私。他覺得自己實在有虧張九齡如果張九齡泉下有知
張九齡任宰相期間
張九齡不僅是大唐不可多得的名相,也是一位詩文俱佳
、才華橫溢的文學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張九齡的詩歌清淡質(zhì)樸
江南有丹橘
豈因地氣暖
可以薦嘉客
運命惟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感遇十二首·其七》
張九齡一生剛直不阿
他就是盛放于空谷之中的那束幽蘭
他的功績與操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47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下一篇:
,信手拈來即文章!" rel="prev">
80個中國文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