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于禁
,可以說是曹操麾下最爭議的大將,追隨曹操30年,一場慘敗,輕易投降關(guān)羽,導致死后背負千年罵名。而當時另外一個降將龐德卻是大義凜然,決不投降,被關(guān)羽斬殺。因為這兩件事放在一起,就形成強大的反差,連曹操對于于禁投降關(guān)羽是非常驚異,是“哀嘆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于禁為什么要投降關(guān)羽呢?我們還得溫故一下
,襄樊之戰(zhàn)的情景:這件事發(fā)生在公元219年,曹操派曹仁去討伐關(guān)羽,但是曹仁被關(guān)羽狂揍,導致襄樊不保,于是乎,曹操再派于禁救援,沒有想到在于禁到來之際,襄樊地帶陰雨連綿,再加上江水翻涌,水位上漲,關(guān)羽利用這自然水勢,決漢水大堤,水淹樊城,來一場“水淹七軍”。在這樣的情況下
,于禁和眾將登高坡望水,基本沒啥可以回避的地方,可以想象到大水淹沒樊城周圍的凄慘景象,以及全軍將士尸體上浮的悲劇。于禁投降了,值得注意的一點,于禁雖然投降了,但是并沒有直接被關(guān)羽所用,而是被關(guān)押在荊州江陵。這也就解釋了于禁投降其實被逼無奈的。于禁為何輕易投降
,具體的原因,我們或許已經(jīng)不知道,但是可以猜測一二:第一:于禁的為人處世風格,于禁為人剛毅穩(wěn)重
,也正因為這一點據(jù)《三國志·于禁》記載:于禁治軍依法,不徇私情
,堅持原則有時甚至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這固然成就了他的“威重”,但也因此失去了將士們對他的愛戴,“不甚得眾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禁持軍嚴整,得賊贓物,無所私入”稱得上是清正廉潔之人。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于禁能有如此操守,可謂難能可貴第二:于禁即使投降
《三國志·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記載一個事:有個將軍叫郝昭
但是于禁非常了解曹操,畢竟追隨曹操30多年
可惜造化弄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5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