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和曹丕都先后稱帝,眾人為什么對兩人的態(tài)度完全不一樣
對袁術和曹丕稱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建安二年(197年),漢末群雄之一的袁術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
,設立公卿,祠南北郊
。袁術稱帝后
,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設公卿朝臣
,還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
。不過,袁術在稱帝之后
,立即遭到了眾叛親離的局面
。也即袁術稱帝的行為,被天下諸侯所不齒
,袁術等于成為了眾矢之的
,不久就接連遭到孫策、呂布
、曹操三方的叛盟與打擊
。
度完全不一樣.png)
最終,在公元199年
,袁術敗亡
。與此相對應的是,公元220年
,曹操去世后
,曹丕即位。對于曹丕來說
,登基稱帝幾乎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
,至少在曹魏境內(nèi),沒有遇到什么阻力
。于是
,漢獻帝劉協(xié)將皇位禪讓給曹丕,后者接過皇帝的寶座,是為魏文帝
。那么
,問題來了,同樣是稱帝
,為何袁術稱帝眾叛親離
,曹丕稱帝卻無人反對呢?
一
同樣是稱帝,袁術和曹丕遇到的情況卻迥然不同
,究其原因
,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
,這是因為稱帝的時間不同
。對于袁術來說,是在公元197年稱帝
。彼時
,東漢王朝雖然經(jīng)歷了董卓之亂,甚至失去了對地方諸侯的掌控能力
,但是
,漢室衰微,幾百年的威望還是在的
,這也是一年之前
,也即公元196年,曹操選擇迎奉漢獻帝劉協(xié)
,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原因
。
在此基礎上,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后
,因為野心的膨脹
,想要篡奪大權,結果遭到了一波接一波的反抗
,比如衣帶詔
、荀彧反對曹操稱魏公等。同樣的道理
,曹操在稱魏公
、魏王的時候,已經(jīng)有那么大的反對聲音了
。而袁術選擇直接僭越稱帝
,自然成為了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也即袁術稱帝之后
,意味著和天下群雄站到對立面了
,并且給了大家聯(lián)合起來討伐他的口實
。
二
在袁術稱帝之前,擁有呂布
、陶謙
、公孫瓚等眾多盟友,還有孫堅
、孫策這樣勇猛的手下
。可是在稱帝之后
,不僅呂布不再和袁術結盟
,連孫策這樣的麾下,也趁機背叛袁術了
。對于孫策來說
,脫離袁術而自立,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
,并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
、將軍孫賁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親戚)。而這
,意味著袁術面臨著眾叛親離的局面
。這說明袁術稱帝的時間實在太早了
,也即袁術實在太著急了
,如果可以耐心等待一二十年的話,或許會等到適合的稱帝時機
。
當然
,以袁術的能力,應該無法在群雄的東漢末年繼續(xù)堅持一二十年
。相對于袁術
,曹丕則是在公元220年才稱帝的。彼時
,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中原
,已經(jīng)歷經(jīng)數(shù)十年之久了。在這一過程中
,忠于漢室的力量
,逐漸變?yōu)橐栏接诟鞔笪菏駞侨髣萘Φ牧α俊?/p>
三
因此,在曹丕稱帝時
,曹魏境內(nèi)自然不會有什么反對聲音
。至于當時的東吳,因為偷襲荊州
、斬殺關羽
,徹底得罪了劉備
,所以也向曹魏俯首陳臣,也即天下三分
,曹魏在名義上已經(jīng)占據(jù)了絕大部分地區(qū)了
。在此背景下,曹丕稱帝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對于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多年的文臣武將
,都希望曹丕可以稱帝,這樣自己也能夠加官進爵
,獲得魏文帝的封賞
。
相對于袁術,曹丕稱帝自然是非常順利的
。另一方面
,稱帝時的實力,也是導致袁術和曹丕結局不同的重要原因
。建安二年(197年)
,袁術雖然擁有淮南等地,但是
,在整體實力上
,袁術并沒有比曹操、袁紹強大多少
,也即在漢末群雄中
,袁術的實力相對一般,并無突出的地方
。進一步來說
,袁紹在坐擁冀州、幽州
、青州
、并州這四州之地后,也沒有選擇稱帝
,應該就是吸取了袁術稱帝過早的教訓
。
四
最后,相對于袁術
,袁紹的威望和實力
,實際上更擁有稱帝的基礎。當然
,因為輸?shù)袅斯俣芍畱?zhàn)
,袁紹不僅沒能稱帝,還在公元202年就病逝了
。而就曹丕來說
,在他繼承曹操的魏王之位時
,袁紹、袁術
、呂布
、張繡、呂布
、韓遂等眾多諸侯早已被消滅或者吞并了
。在東漢十三州中,曹魏已經(jīng)擁有10個州左右了
。因此
,曹魏的實力,處在絕對領先的位置上
,并且
,經(jīng)過曹操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平定了忠于漢室力量的多次反叛
,促使曹魏境內(nèi)幾乎沒有什么忠于漢室的力量
。況且,漢獻帝劉協(xié)被架空數(shù)十年
,也沒有能力培養(yǎng)忠于東漢王朝的勢力了
。
那么,非常明顯的是
,等到曹丕即位時
,不管是夏侯氏、曹氏的將領
,還是司馬懿
、陳群
、賈詡
、張郃、張遼等文臣武將
,自然都非常支持曹丕稱帝
。于是,在這一趨勢之下
,漢獻帝劉協(xié)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
,只能將皇帝之位禪讓給了曹丕,后者在公元220年正式即位
,是為魏文帝
,并追封父親曹操為魏武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偟膩碚f
,在東漢末年
,袁術稱帝導致其在不久之后走向敗亡,也為后來的諸侯提供了經(jīng)驗和教訓
。而在曹丕稱帝之后
,劉備于公元221年稱帝,孫權于公元229年稱帝
,這意味著魏蜀吳三國的時代徹底取代了東漢時代
。
華歆主持曹丕受禪儀式親手終結了漢王朝,后世為何對他評價甚高?
作者:許云輝 (華歆) 東漢末年
,三個志同道合的少年
,為了拓展視野和擴大知名度,聯(lián)合組成游學小隊
,從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出發(fā)
,外出闖蕩。這支小隊很快聲名鵲起
,被時人贊美為「 ”一龍”
。龍頭,便是被曹丕尊稱為「 ”一代之偉人”的華歆
。 一
、名聞遐邇 華歆的家鄉(xiāng)高唐,是古代齊國的著名都市
,風俗奢靡
,崇尚虛榮,官吏們惟恐路人不認識自己
,上下班時喜歡拋頭露面或招搖過市
,華歆被官府聘用后,卻非常低調(diào)
,盡量隱瞞公職人員身份
。與好友談論事情或議論別人時,他總是公正客觀
,從不詆毀傷害別人
,在朋友圈中人氣極高。 同事陶丘洪也很有才
,但出于嫉妒心理
,總宣稱自己明智和見識遠超華歆。正巧
,冀州刺史王芬因為不滿漢靈帝的殘酷統(tǒng)治
,「 ”與豪杰謀廢靈帝”
,派密使邀請華歆和陶丘洪到冀州商議大事。 陶丘洪滿心歡喜準備上路
,華歆不計前嫌阻止他:「 ”廢立皇帝是天下大事
,再圣明的臣子都會感到為難!王芬性格疏忽且缺乏勇氣
,一時沖動想換皇帝
,必定一事無成。你此去必然株連九族
,千萬別去
!”陶丘洪聽從勸阻,「 ”后芬果敗
,洪乃服
。” (漢獻帝) 此后
,華歆因表現(xiàn)優(yōu)異
,被官府舉孝廉,正式走上仕途
。他在擔任漢靈帝侍衛(wèi)官期間
,目睹漢靈帝和朝政的腐敗,大失所望
,以生病為由辭官
。不久,他又被召回朝廷
。董卓將漢獻帝挾持到長安時
,華歆機智地請求外任縣長,再次稱病離職
,連夜和幾個朋友逃離董卓的魔爪
。 逃命途中,有個老人苦苦哀求加入他們的逃難隊伍
。華歆斷然拒絕
,在大家勸說下
,勉強帶上老人
。半路上,老人不慎掉入深井
,很難施救
。情況緊急,大家都想放棄救援
。華歆挺身而出:「 ”先前我不想接收他
,就是怕連累他?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既然已經(jīng)帶上他,拋棄他就太不仁義了
!”老人被救出后
,大家都稱贊華歆是大仁大義之人,華歆也從此更加「 ”以高行顯名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世說新語》還記錄了一個相似的故事: 華歆余王朗一起乘扁舟避難,船離岸前
,有個人苦苦哀求搭乘
。華歆有心救人,但考慮到載重量
,擔心遇到風浪扁舟傾覆
,左右為難。王朗不滿華歆的遲疑
,認為小船還可搭人
,于是此人拉上小船。小船因為超重而無法離岸
,追兵卻氣勢洶洶追到河邊
。 王朗見情勢緊急,想將乘客推下水以減輕重量
。 華歆阻止王朗:「 ”您剛才既然已經(jīng)答應他上船
,豈能在此生死關頭拋棄他!”于是
,眾人一起努力
,終于脫險。世人聞知
,「 ”以此定華
、王之優(yōu)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王朗) 華歆逃到河南
,勸說袁術出兵討伐董卓未果后,繼續(xù)東行到徐州
,被漢獻帝委任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
。華歆考慮到戰(zhàn)亂頻仍,百姓生計艱難
,于是簡政放權
,不煩擾百姓,治理得「 ”吏民感而愛之”,清官美名不脛而走
。以至揚州刺史病逝后
,揚州官民集體推舉華歆繼任揚州刺史,同時派代表團到豫章駐扎了幾個月
,強烈要求他赴任
。 華歆婉言拒絕,費了好大勁才把代表團打發(fā)走
。 這時
,孫策在江東悄然崛起,占據(jù)揚州后
,兵鋒直指豫章
。 華歆深知孫策用兵如神,為豫章百姓計
,決定不做抵抗
,整理衣冠歡迎孫策。 孫策進城后
,與華歆促膝談心
,敬若神明,于是「 ”遂親執(zhí)子弟之禮
,禮為上賓
。”當時
,孫權手下有不少為躲避戰(zhàn)亂從中原逃到江南的賢士
,聽說華歆「 ”年德名望,遠近所歸”
,都很不服氣
。見到孫策對他如此謙恭,才「 ”皆長嘆息而心自服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孫策主持召開大會時,都先恭敬地請華歆說話
,其他人「 ”莫敢先發(fā)言”
,等到華歆說完更衣離座后,才開始喧嘩議論
。華歆天生好酒量
,喝完一公斤酒,依然神志清醒
,言行得體
,衣冠整齊
,在江南有「 ”華獨坐”的美譽
。 (孫策) 二
、歸附曹魏 正在官渡與袁紹鏖戰(zhàn)的曹操聞聽華歆的美名,上表請求漢獻帝征召華歆到許昌任職
。 此時
,孫策已死,孫權繼位
,舍不得放走華歆
。華歆思慮再三,決定離開孫權到朝廷發(fā)展
,于是巧妙說服孫權:「 ”您憑借遵奉皇上旨意
,才能與曹公結下情誼。但是
,這份情誼還不夠穩(wěn)固
。如果您讓我去朝廷為您效力,豈不是更好嗎
?您強留我
,就是養(yǎng)個廢物,還得罪朝廷和曹公
,我替您覺得不值
!”孫權覺得有理,答應放行
。 華歆動身前
,親朋好友和同事一千多人前來送行,并送上「 ”數(shù)百金”的紅包
。華歆照單全收
,暗中卻在所有紅包上記下主人。臨別時
,華歆把紅包拿出來對大家說:「 ”感謝大家的饋贈
!我這次孤身單車北上中原,本沒有絲毫危險
。但懷著暗藏璧玉
,就有被暗殺的危險。懇請親朋好友們幫我想個萬全之策
!” 大家理解他的意思
,各自收回了紅包「 ”而服其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華歆仕途順利
,一路直升至副丞相高位
。曹操建魏國后,華歆改任魏國副宰相
。曹操去世后
,曹丕繼承王位,提拔他為宰相并封安樂鄉(xiāng)侯
。 曹丕代漢稱帝時
,華歆登壇主持受禪儀式,向曹丕獻上皇帝璽綬
,親手終結了漢王朝的殘生
。 然而,素來「 ”性周密
,舉動謹慎”的華歆在主持受禪過程中
,表情陰沉動作僵硬。曹丕很是不爽
,于是在給高官封賞爵位時
,故意遺漏華歆。后來
,有人向曹丕解釋:「 ”華歆絕不是對您有意見
。他原是漢朝舊臣,您登上皇位
,他心底與大家同樣喜悅
。只是他認為如果不加克制,像所有人那樣得意忘形
,會引起您的憎惡
!”曹丕這才龍顏大喜,重新重用華歆
。 (曹丕與漢獻帝) 三
、存身有道 華歆官高位顯,所有賞賜加起來「 ”諸公莫及”
。但華歆深諳存身之道
,他一方面「 ”淡于財欲”,始終過著「 ”素清貧”的日子,「 ”終不殖產(chǎn)業(yè)”
;一方面仗義疏財
,扶危濟困,把口糧和賞賜都賑濟了親朋故舊
,家中沒有足夠的儲糧
。 朝廷經(jīng)常把罰沒為奴的青年女子賞賜給朝臣,朝臣們都心安理得享用
,唯獨華歆讓她們恢復自由去嫁人
。 曹丕嘆息不已
,特意號召朝臣們向他學習:「 ”華老是國家難得的寶貴財富,現(xiàn)在朝臣們都享受美味珍饈
,唯獨他粗茶淡飯而且毫不計較
。”曹丕把自己的衣服賞賜給華歆
,還給華歆一家人專門做衣服
。 朝廷鑒于亂世中人才匱乏現(xiàn)狀
,打算舉孝廉時廢除儒家經(jīng)典考試程序
,只以道德高低為評判人才的標準。華歆堅決反對:「 ”天下動亂,儒家經(jīng)典本就遭到毀壞導致衰敗
,朝廷更應該扶持它以發(fā)揚正道
。如果舉孝廉廢除經(jīng)學考試,恐怕經(jīng)學從此廢棄了
!所以經(jīng)學考試應該保留
,破格征召和提拔優(yōu)秀人才也要抓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曹丕充分肯定華歆的意見
,采取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招攬了大批人才
。 (華歆) 四
、忠仁相濟 魏明帝即位后,委任華歆為兵部尚書
。 華歆深諳高處不勝寒之道
,屢屢上表稱病不上班,乞求皇上改任他人
。 魏明帝派特使送去詔書回答華歆:「 ”我剛繼承皇位
,日理萬機,正需要你們這些老臣輔佐
。您卻屢次以生病為由推辭任命
,拒絕參加宴會。您這是想表明潔身自好
、打算以死殉節(jié)嗎
?您應該克服病痛參加朝會,好歹給我個面子
!您如果再不來赴會
,我就帶文武百官站在凳子邊恭候,直到您現(xiàn)身
!” 同時給特使下了死命令:「 ”你必須想方設法說服華老答應出任兵部尚書
,才能回來復命
!” 華歆聽出了魏明帝謙和中潛藏的殺氣,只得違心答應就職
,并每次按時參加朝廷宴會
。 公元230年,魏明帝派大軍征伐蜀漢
,華歆不顧年邁體衰
,果斷上書勸阻。他認為
,「 ”夫兵不得已而用之”
,征發(fā)兵役,必定損害農(nóng)桑業(yè);勞師遠征
,難以克敵制勝
;保障不力,士氣必然低落
。因此「 ”為國者以民為基
,民以衣食為本?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敝灰噬稀?”先留心于治道”
,把中原地區(qū)建設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的王道樂土,蜀國和吳國百姓必定感懷德政
,拉家?guī)Э谇皝硗侗嘉簢?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華歆以「 ”修文德,止征伐”的治國理念成功說服了魏明帝
,使這場戰(zhàn)爭消弭于無形
。 華歆品德高尚,「 ”淵清玉潔
,有禮有法
。” 但是
,《世說新語》記錄他的兩則故事
,則從另一面證明他有「 ”貪榮慕利之心”: 華歆年輕時,曾與好友管寧在菜園勞作
、忽然「 ”見地有片金”
。管寧視之如瓦石,繼續(xù)揮鋤挖地
。華歆卻一把抓起
,好一陣才戀戀不舍丟棄; 還有一次
,華歆和管寧同席讀書時
,忽然聽見門外鼓樂喧天
,原來是有高官路過。管寧充耳不聞
,一心讀書
。華歆卻心癢難禁,丟下書本跑到門外看熱鬧
。管寧鄙視他愛慕名利之心
,斷然與他絕交:「 ”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由于《世說新語》是小說而非史書
,所以故事是否真實無法斷定。即便是真
,也只能證明華歆有入仕報國之心
,而非單純愛慕名利
。 75歲時
,華歆去世。 他一生風平浪靜且步步走高的秘訣
,在于他堅守「 ”事上以忠
,濟下以仁”的為人底線!而「 ”事上以忠
,濟下以仁”
,正是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應該恪守的行事為人的準則。 (華歆) 【作者簡介】許云輝
,男
,1984年畢業(yè)于云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
。曾出版專著兩部
,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fā)表文章五十余萬字。 我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
,敬請轉發(fā)和評論
。 推薦: 靺鞨人在東北建立渤海國,歷二百余年
,后來去哪里了
? 歷史上強悍的軍隊:曹丕繼位后,曹操麾下的虎豹騎怎么不見了
? 曹操真的是漢賊嗎
?
為什么袁術稱帝失敗,而曹操就沒有失敗,他挾天子令諸侯
,難道跟稱帝一樣嗎
在三國時期
,雖然漢帝國對于地方已經(jīng)失去了控制了;但是大家沒有撕破臉
,還在名義上還是漢獻帝的臣子
;
比如說,劉備同志做過徐州牧兩會
,但是在赤壁之戰(zhàn)前夕的
,諸葛亮實戰(zhàn)群儒時候,孫權還是稱劉備為劉豫州
; 豫州牧和徐州牧
;兩個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按說應該稱他為劉徐州
;僅僅是因為
,豫州牧是朝廷給過封號的,而徐州牧
,雖然劉備占有過
,但是朝廷沒有正式的封過給劉備!
這個時候的袁術稱帝
,那就是過街老鼠
,人人喊打! 比如說孫策
,自從孫策的父親孫堅就是袁術的部下
,世交;但是聽說袁術要稱帝
,立刻宣布絕交
; 呂布連爹都可以換三回,如此無信義的人
;聽說袁術要稱帝
,立刻開戰(zhàn)。而且袁術的實力又弱
,雖然自己占據(jù)了很大的地盤
,很富庶的地方,但是袁術自己治理無方
,搞的兩淮地區(qū)是千里無人煙
,打戰(zhàn)又不行;連打戰(zhàn)不行的劉備都可以和他相持;又沒有什么比較牛的謀士輔助
; 三國時候的謀士如云
,但是就沒有聽說袁術有什么好的謀士。
袁術稱帝
,跳梁小丑
,過街老鼠,找死而已
!
至于說曹操
,曹操是沒有稱帝的,只稱了魏王
; 同時漢獻帝的朝廷已經(jīng)是曹操的朝廷
,等到曹操死了后,忠于漢室的大臣
,也死的差不多了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64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代陪嫁丫頭中最成功的一個,小姐成為···
下一篇:
,為何司馬懿還能政變成功" rel="prev">
曹爽把司馬家的很多人趕出京城,為何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