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大將打了敗仗,對一幅畫像焚香叩首,結(jié)果敵軍不戰(zhàn)而退
唐玄宗在位期間
,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一批奸佞小人,一手扶持出了安祿山這個竊國大盜
。狼子野心的安祿山
,利用唐玄宗的信任
,一身兼任四鎮(zhèn)節(jié)度使
,唐朝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卻都被他掌控
,而且還都是精銳剽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邊兵
。最終唐玄宗自食惡果,安史之亂爆發(fā)
,盛世大唐瞬間面臨前線崩盤的危機。
但安祿山雖然武力強大
,但殘暴不仁
,所到之處燒殺劫掠
,喪盡民心
。加之唐朝當時有一批忠誠善戰(zhàn)的將帥之才,如郭子儀
、李光弼、仆固懷恩等人
,在他們的浴血奮戰(zhàn)下
,唐朝大軍逐漸扭轉(zhuǎn)了頹勢
,由節(jié)節(jié)敗退轉(zhuǎn)向全面反攻
,歷經(jīng)苦戰(zhàn)
,耗時數(shù)年
,終于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之亂結(jié)束后
,卻給唐朝留下一個潛在的巨大隱患。

,對一幅畫像焚香叩首
,結(jié)果敵軍不戰(zhàn)而退.png" />
這個隱患,就是原先安祿山部下的一批武將
。安史之亂后期
,隨著安祿山
、安慶緒、史思明
、史朝義等魁首相繼死去,安史叛軍中的許多武將群龍無首
,眼看大勢已去
,紛紛投降了唐朝
。但他們名義上降唐
,實則首鼠兩端
,生怕朝廷秋后算賬
,所以牢牢攥住兵權(quán)不撒手,他們盤踞各地
,隱然已成大小軍閥。而此時唐朝也已經(jīng)瘡痍滿目
,損失慘重,皇帝也輕易不敢惹翻他們
,只得采取了姑息養(yǎng)奸
、睜只眼閉只眼的態(tài)度
。
當時在唐朝河北邊境
,有個武將名叫田承嗣,他原是安祿山舊將
,降唐后被任命為魏博節(jié)度使
,手握重兵
,管轄相州
、衛(wèi)州、貝州
、澶州等七個州的地盤。《舊唐書》記載
,唐代宗為了籠絡他,先后授予他“檢校尚書仆射
、太尉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封雁門郡王”等高官顯爵
,還把永樂公主嫁給他兒子,想以此“結(jié)固其心”
。可惜唐代宗看錯了人
。
《舊唐書》記載,田承嗣為人“志性兇逆
,沉猜好勇”
,是個兇悍狡黠之徒。他“雖外受朝旨
,而陰圖自固”,對朝廷陽奉陰違
,一心想做個稱霸一方的土皇帝。他大肆招兵買馬
,擴充軍力
,“數(shù)年之間
,其眾十萬”
。他在轄區(qū)內(nèi)向百姓征收重稅,卻一文錢也不向朝廷上交
,屬下所有武將官吏都由他一手任命,名義上是唐朝屬地
,儼然已成為獨立王國。
田承嗣手里有兵又糧有地盤
,膽子越來越大
。最為出格的是
,當時安史之亂剛剛平定
,安祿山
、史思明等魁首被全天下人視為罪該萬死的國賊
,田承嗣卻別出心裁
,公然給安祿山父子、史思明父子建立祠堂,名曰“四圣祠”
,種種劣跡
,簡直已經(jīng)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大歷十年
,田承嗣公然出兵,侵奪周邊州縣
,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實質(zhì)上等于明目張膽的造反
。唐代宗忍無可忍
,調(diào)集各路大軍
,征討田承嗣
,想一舉把這個老奸巨猾的大軍閥打掉。唐朝淄青節(jié)度使李正己的一路人馬
,兵力最為雄厚
,戰(zhàn)斗力也最強,接連攻破德州
、貝州等地
,田承嗣的部隊抵擋不住,連吃敗仗
。
這個李正己為何這么厲害
?原來
,他也是安祿山的舊將
,很早就投身軍旅,《舊唐書》記載
,李正己“驍健有勇力”
,是一員悍將
。當時唐朝西北的回紇人
,以彪悍善戰(zhàn)聞名
,唐軍都畏之如虎。李正己卻毫無懼色
,有一次在兩軍陣前,他提出與回紇勇士單挑比武
,結(jié)果李正己輕松獲勝
,大長了唐軍威風
。
面對李正己的攻勢
,田承嗣無力抵御
,又不甘心束手就擒
。田成嗣老奸巨猾,想了個鬼主意
。《舊唐書》記載
,田成嗣曾經(jīng)扣留了李正己的一名使者
,此時派上了用場
。田成嗣先請畫師畫了一幅李正己的畫像
,高高懸掛在正堂上
,畫像下面擺設香案
。然后他把李正己的使者請了出來。
田承嗣對使者說:“老夫我如今年邁
,來日無多,兒子們又不成器
,即使李將軍不出兵打我
,我所掌管的軍隊地盤
,將來都會獻給李將軍
。我對李將軍一向奉若神明
,每天焚香禮拜
,以示尊敬之心”
。說完他當著使者的面,帶領部下恭恭敬敬對李正己的畫像焚香叩首
。使者素知田承嗣一向驕橫跋扈
,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居然對李正己的畫像叩首
,也就信以為真。
使者回去后
,對李正己一說,李正己聞聽之后心花怒放
,他一向自詡威名赫赫
,沒想到田承嗣也對他如此懼怕
。既然田承嗣已經(jīng)焚香下跪,許諾把地盤兵馬都送給他
,他也不愿再傷兵損將繼續(xù)交戰(zhàn),不顧皇帝的命令
,下令停戰(zhàn)
,自顧自退兵而去
。李正己一撤兵
,其他幾路人馬沒了主心骨,也都紛紛收兵
。唐代宗對這幫軍閥們也無可奈何。田承嗣見好就收
,向朝廷上表謝罪,唐代宗只得做個順水人情
,不再追究此事
。結(jié)果老謀深算的田承嗣,得以繼續(xù)霸占河北三鎮(zhèn)割據(jù)稱雄
,他死之后由他兒子田悅繼續(xù)掌兵,李正己才知道上了當
,后悔不已
。田承嗣也以其老謀深算,被稱為“藩鎮(zhèn)之戎首”
,開創(chuàng)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的先河
。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
,請點
“在看”
劉備給人感覺是經(jīng)常打敗仗,那劉備打過哪些勝仗?殺過哪些將領?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正史上
,劉備給人的感覺總是經(jīng)常在打敗仗
,不管是從劉備初出茅廬
,還是成為皇帝之后,其實他一直都是有勝有敗的
,早年劉備打敗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勢力弱小
,因為劉備不像曹操有個官宦之家的出身
,也不像孫權(quán)有父親和兄長直接打下的江山可以繼承
,劉備就是個白手起家的屌絲
,他能成功完全靠能力
。
正史上的劉備不僅寬厚仁德、知人善任
、禮待下人,而且還是一代劍術名家
,他的個人武藝還是很強的
,這說的可是歷史,不是三國演義
,因為明朝軍事家何良臣有本軍事著作
,名字叫《陣紀》,其中有這么一段話:
劍用則有術也
。法有劍經(jīng)
,術有劍俠,故不可測
。識者數(shù)十氏焉,卞
莊子之紛擊法
,王聚之起落法,劉先主之顧應法
,馬明王之閃電法
,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劍有傳
。
明朝另一個軍事家、武學名家鄭若也在《江南經(jīng)略》這部兵書中記載:
使劍之家凡六
,曰馬明王
、曰劉先主
、曰卞莊、曰王聚
、曰馬超
、曰邉掣厚脊短身
。
劉先主就是劉備
,劉備的劍法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以來
,水平最高的五大劍術名字之一
,劉備的劍法是顧應法,所謂的顧應法就是左顧右應
,這是一種雙劍配合的劍法,顧就是防御
,應就是出擊
,顧應法是一種兼具出擊與防御
、攻守平衡的劍法
,作為劍術名家的劉備
,其武藝絕對不在關羽和張飛之下
。
那么劉備打過哪些敗仗
?打過哪些勝仗?殺過哪些將領呢
?
一、劉備打過的敗仗1、劉備當高唐縣令期間被盜賊攻破了縣城。
劉備在擔任高唐縣令時
,被盜賊攻破了所鎮(zhèn)守的城池
,高唐縣在當時屬于青州平原郡,這里黃巾軍很多
,劉備應該是被黃巾軍余黨打敗的,之后劉備就投靠了公孫瓚
,公孫瓚任命劉備為別部司馬
。
2、公元196年的徐州之戰(zhàn),劉備接連被袁術、呂布打敗。
陶謙去世后
,劉備接手徐州
,成為徐州牧,在此期間
,劉備收留了在兗州之戰(zhàn)中被曹操打敗的呂布和陳宮
,把他們安排在小沛駐扎
,這個時候袁術率軍攻打劉備
,劉備帶著關羽與袁術大軍在淮陰、盱眙等地對峙
,留張飛鎮(zhèn)守下邳。
結(jié)果是袁術與呂布私下勾結(jié)
,袁術蠱惑呂布偷襲劉備的下邳城
,答應供給呂布糧食,呂布于是照辦了
,從小沛偷襲下邳
,并得到劉備的部將曹豹的支持
,最終在后方呂布打跑了張飛
,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在前線袁術又打敗了劉備和關羽
,劉備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海西。
這是劉備一生最大的一次失敗
,身為徐州牧
,位子還沒有坐熱
,就被呂布和袁術暗地里勾結(jié)
,奪走了整個徐州,劉備在走投無路之下
,厚著臉皮投靠了呂布,然后被呂布安排在小沛駐守
。
3、公元198年的小沛之戰(zhàn),劉備被呂布部將張遼
、高順打敗。
劉備投靠呂布也是無奈之舉
,迫不得已的,劉備只想暫時找個容身之處
,到小沛之后,劉備利用糜竺提供的錢財
,開始招兵買馬,勢力開始發(fā)展
,呂布見到劉備不斷發(fā)展,認為會威脅自己
,于是派出高順和張遼率軍攻打劉備
,劉備再一次被打敗,于是投靠曹操
,曹操派出夏侯惇支援劉備
,仍然被打敗。
4、公元200年的第二次徐州之戰(zhàn)
,曹操親自率軍打敗劉備。
劉岱和王忠被劉備打敗后
,劉備仍然認為曹操不會親自前來
,結(jié)果曹操偏偏就親自率軍前來,曹操認為袁紹不會這么快反應過來
,于是率軍親征劉備
,劉備當時在小沛
,被曹操打得大敗
,單人逃走,與張飛都失散了
,妻子兒女也被曹操俘虜。
然后曹操繼續(xù)東進攻打鎮(zhèn)守下邳的關羽
,關羽也被打敗
,被曹操俘虜
,關羽隨后投靠了劉備
,這是劉備又一次重大的失敗
。
5 、延津之戰(zhàn)劉備與文丑一起被曹操打敗。
徐州之戰(zhàn)劉備被曹操打敗后
,就投靠了袁紹
,成為袁紹手下將領,參與官渡之戰(zhàn)
,延津之戰(zhàn)時
,曹操率領少量騎兵,遇到了文丑與劉備率領的五千騎兵
,曹操故意讓手下騎兵下馬,把輜重物資全部放在敵人面前
,文丑和劉備手下的騎兵就去爭搶物資
,然后曹操命令騎兵上馬
,攻打劉備與文丑
。
此戰(zhàn)中
,文丑當場被殺,而劉備不知去向
,直接逃走了
。
6、公元200年的第一次汝南之戰(zhàn),劉備被曹仁打敗。
官渡之戰(zhàn)期間
,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率軍投靠了袁紹
,汝南是袁紹的家鄉(xiāng)
,于是袁紹派出劉備聯(lián)合劉辟從南邊騷擾曹操
,曹操派出曹仁率軍攻打劉備,劉備戰(zhàn)敗逃走
,劉辟后來被曹操所殺。
7、公元208年的長坂坡之戰(zhàn),劉備大敗
。
公元208年
,曹操攻打荊州,劉表病死
,劉琮即位之后在蔡瑁等人的蠱惑之下投靠了曹操,曹操聽說劉備南逃
,立即派出5000虎豹騎追兵追趕劉備,在當陽長坂追上劉備
,劉備當時帶著數(shù)千士兵及十余萬百姓
、輜重。
雙方一場大戰(zhàn)
,劉備大敗
,軍隊被打散了
,帶著十幾個親信逃走,就連妻子兒女也被拋下,兩個女兒也被曹軍俘虜
,十余萬百姓被曹軍俘虜
,輜重
、物資全部被曹軍繳獲
,這一仗劉備敗得太慘了,損失太大了
,原本劉備計劃前往江陵城,后來直接改變主意逃往江夏郡
。
8 、公元221年~222年的夷陵之戰(zhàn)
,劉備大敗
,全軍覆沒。
這是劉備一生中的最后一仗
,也是劉備稱帝后的最后一仗,在關羽被殺
,荊州被奪的情況下
,劉備帶著滿腔的怒火,不顧阻攔
,發(fā)動了對曾經(jīng)盟友孫權(quán)的戰(zhàn)爭,起初劉備進展順利
,水陸并進
,一直打到了夷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
。
之后,劉備大軍被陸遜利用險要地形所阻攔
,無法前進
,無論劉備用什么辦法引誘陸遜出戰(zhàn),陸遜就是不為所動
,一直消磨劉備大軍的銳氣
,在夏天的時候
,蜀軍無法忍受酷熱
,于是放棄水軍在樹林中扎營
,同時陸地也進入樹林扎營
。
正是這兩個錯誤
,讓劉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陸遼派出水軍繞到劉備軍的背后
,包圍了劉備,然后在正面利用火攻點燃了劉備駐扎在樹林中的營寨
,一時之間
,劉備軍隊大潰敗
,劉備勉強逃出包圍
,但其手下的軍隊全軍覆沒,劉備逃到永安
,并且一直待在那里,直到去世
,劉備一生中最后一戰(zhàn)
,以他一生中最大的失敗而結(jié)束
。
二
、劉備打過的勝仗
1、討伐黃巾軍打贏了。
劉備起家就是靠打黃巾軍的,在中山大商蘇雙與張世平的金錢
、馬匹支援下
,劉備拉了一支隊伍,在幽州一帶跟隨一個叫鄒靖的校尉與黃巾軍作戰(zhàn)
,由于劉備的性質(zhì)屬于私兵部曲
,當時朝廷鼓勵私人招募軍隊參與討伐黃巾軍,劉備就是靠這個政策起兵
,沒有黃巾軍起義
,就沒有劉備的創(chuàng)業(yè)。
根據(jù)后來的情況來看
,劉備是打贏了
,因為他因功封了官,當上了安喜縣尉
,這是劉備平生第一次當上朝廷命官
,安喜縣尉相當于正縣級的公安局長,這對劉備來說是零的突破
,如果不是他打贏了黃巾軍
,劉備是當不上安喜縣尉的
。
2、討伐下邳賊打贏了
。
劉備當上安喜縣尉之后,發(fā)生了一件事
,當時當朝的皇帝是漢靈帝
,在黃巾軍之前他鼓勵私人招募士兵打擊黃巾軍
,然后因功封賞
,平定黃巾起義后,這種因私人建功而得到封賞的人太多了
,朝廷的負擔太重了,官多發(fā)出的俸祿就多
,漢靈帝又舍不得了
,于是又把這些因功封賞的私人武裝全部罷免了
,這就是過河拆橋的做法
。
劉備就是屬于這一批被罷免的人,當督郵來安喜縣時
,劉備想見督郵,可能是因為劉備沒給錢吧
,督郵不見劉備
,后來劉備生氣了,就把督郵綁起來打了一頓
,然后棄官逃走了,半路上
,劉備遇到了都尉毌丘毅
,毌丘毅當時聽從大將軍何進的命令到下邳招兵
,劉備也跟著毌丘毅一起走
。
結(jié)果到達下邳時
,遇到賊人的攻擊,劉備再一次打敗了賊人
,立了功
,這一次劉備又勝利了,被封為下邳丞
,后來不知何故,劉備又棄官而走
,擔任高唐縣尉
,之后升為高唐縣令,相當于現(xiàn)在的縣長了
。
3、北海救孔融之戰(zhàn)打贏了
。
當時擔任北海國相的孔融派出太史慈
,向擔任平原國相的劉備求救
,劉備聽了之后大吃一驚
,驚訝于孔融也知道劉備的名字,于是劉備派了三千精兵跟隨太史慈一起到北海國打擊黃巾軍
,黃巾軍聽說援軍來了,就敗退了
,這一次劉備又打敗了黃巾軍
。
4、公元199年的徐州之戰(zhàn)
,劉備斬殺車胄,奪取徐州
。
公元199年
,劉備參與了衣帶詔
,在事情敗露之前
,劉備向曹操請求率軍攻打袁術,但袁術在途中病逝了
,于是劉備率軍攻打徐州,斬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奪取了徐州
,整個徐州再次歸于劉備手下
。
劉備也許是利用了他投靠曹操的身份騙過了車胄
,然后殺了他
,奪取了徐州,但不管如何
,最終結(jié)局就是劉備殺了車胄,奪取了徐州
,算是劉備勝利了。
5、公元200年的徐州之戰(zhàn),曹操派出劉岱
、王忠攻打劉備
,被劉備打敗。
劉備占據(jù)了徐州之后
,曹操當時正與袁紹在官渡對峙,劉備認為曹操沒有精力與時間來攻打徐州
,所以才敢明目張膽奪取了徐州
,曹操當時是派了司空長史劉岱
、中郎將王忠率軍攻打劉備
,但兩人被劉備打敗,這一次又是劉備打贏了
。
6、公元200年的第二次汝南之戰(zhàn),劉備打敗了蔡陽
。
第一次汝南之戰(zhàn)后,劉備又聯(lián)合黃巾將領龔都
,聚兵數(shù)千人,一起在汝南騷擾曹操
,曹操派出蔡陽迎戰(zhàn)劉備
,蔡陽被劉備打敗并斬殺
。
7 、公元202年的博望坡之戰(zhàn)
,劉備打敗夏侯惇
。
官渡之戰(zhàn)還沒有結(jié)束
,劉備敏銳地認為袁紹會失敗,于是就南下投靠了劉表
,借助劉表的力量不斷北上騷擾曹操,公元202年
,劉備率軍北上葉縣
,在博望坡遇到了曹操派來的夏侯惇、李典
、于禁,雙方在博望坡大戰(zhàn)
。
劉備利用誘敵深入的計謀
,引誘夏侯惇追擊
,夏侯惇與于禁果然中計
,被劉備打得大敗,幸虧李典率軍前來救援夏侯惇
,劉備因為兵力不足,就放棄了追擊和擴大戰(zhàn)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