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大秦帝國》的熱播,我們認識了一位力大無比的秦王
影視中的秦武王舉鼎
舉鼎的這位秦王
,姓嬴名蕩,秦孝公(命商鞅變法的那位)的孫子,秦惠文王的兒子,史稱秦武王,在位僅4年。在大家的印象中
,這位秦王就是個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平日閑的蛋疼、喜歡無事生非的紈绔,你說好好的大王不做,干嘛非要去玩鼎,這不就把自己給玩兒死了?小程序由本公眾號官方打造集歷史閱讀、創(chuàng)作、交流于一體真實的秦武王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往下看
。一
秦惠文王是一位十分有頭腦的國君,上位之初就做了一件大事:五馬分尸了權臣商鞅
秦惠文王有很多兒子
真實的秦武王嬴蕩身高體壯、孔武好戰(zhàn)
二、定西戎
秦武王的所作所為,能夠擔當起蕩平天下的重任嗎
1
武王元年,伐義渠
秦武王登位之初
這樣做有錯嗎
2
陳莊反
剛剛納入版圖的巴蜀也開始不老實了
巴蜀是前幾年秦國新得的土地
3、拔宜陽
秦國自秦穆公開始
寡人欲容車通三川
右丞相甘茂完美的執(zhí)行了這一決策
宜陽向東一馬平川
攻取宜陽有兩大好處:一是解除了東出函谷關的后顧之憂,從此秦軍就可以大膽的出入中原了
一
攻下宜陽后
自春秋以來
問鼎中原是歷代君主的夢想二、舉鼎能夠極大提高秦軍的尚武風氣
鼎雖然是權力的象征
1
、提高秦武王的威望秦武王雖然已經(jīng)坐了3年江山,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但地位并不穩(wěn)固,屬下的重臣、兄弟還沒有做到真心實意的歸順,兩件事可以證明:一是在攻打宜陽時
,左丞相樗里疾就表示了反對。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二是秦王室的楚國勢力
內部反對勢力大
2
參加過軍訓的都知道,軍人最佩服的是什么
?英雄!一群軍人聚在一起最愛干什么?單挑,勝利者總能得到響亮的掌聲。秦武王自小在軍營里混,對軍營里的風氣很熟悉
,要是自己把重達千斤的巨鼎給舉起來,既可以顯示自己的英雄本色,也可以提振軍隊的士氣。領袖的帶頭作用
,效果是非常明顯的。3
、促進民間尚武風氣一傳十
,十傳百,秦王的壯舉很快就能傳遍秦國山川大河。國王都愛做的事,民間自然就少不了跟隨者、崇拜者,這樣就可以間接的促進尚武風氣。大爭之世,民間尚武
,對蕩平天下的大業(yè)極為有利。所以說,秦武王以身試鼎
,既有自己好斗的一面,也有提高威望、提振軍人士氣、促進尚武民風的意思,并非電視里說的一無是處,至于舉鼎失敗導致身亡,只能說是一個意外了。攻取韓國宜陽,秦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三晉聯(lián)盟
,尤其是魏國在背后下刀子,這也是樗里疾反對的主要理由秦武王聽取甘茂的建議
,分三步攻打宜陽:第一步:聯(lián)魏伐韓
秦武王令甘茂帶著很多金銀財寶到魏國去行賄近臣
,勸說魏國和秦國聯(lián)手,可以得到很多好處。收了秦國厚禮的近臣寵妾,整天在魏王耳邊說伐韓的好處,說秦國強大,假若不同意,秦國必來攻打魏國,那可就慘了。文武雙全的甘茂
軟硬兼施
誰說四肢發(fā)達就一定頭腦簡單
?秦武王的策略,雖然簡單,但又有幾人能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第二步:和甘茂訂立息壤之盟
甘茂帶著勝利的外交果實回來了,迫不及待的秦武王就到息壤去迎接
,打算讓甘茂率軍出戰(zhàn)。甘茂拒絕了,因為他自身在秦國根基不深
,宜陽又是一塊硬骨頭,必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倘若自己領兵在外,其他大臣說自己的壞話,那可就倒霉了。甘茂向秦武王講了曾參母親
、魏文侯的故事,秦武王心領神會,表示絕不會懷疑大臣,讓他放手去干。之后的事情充分證明了甘茂的先見之明
第三步:大兵相助
宜陽果然難打
甘茂只說了兩個字
秦國大軍攻下宜陽,就打通了三川的道路
關鍵時刻
意志堅定
,信任大臣,不聽信讒言,能做到這些,就很了不起了,有多少君王載在了這幾個字上。一句話
,秦武王的所作所為,對待起那個“蕩”字!搜索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
,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79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上一篇:
,背后有何深意" rel="prev">
王剪一直向秦始皇討要賞賜
下一篇:
南明唯一一位明君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