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頃x國和齊國
戰(zhàn)國七雄
就三家分晉來說
一
一方面,就晉國君主來說
也即相對于秦國
二
公元前453年(晉哀公四年)
,在晉陽之戰(zhàn)中,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殺死了智伯,吞并了他的全部土地。公元前434年(晉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16年(晉幽公十八年),晉幽公被盜所殺
。晉幽公死后,魏文侯以兵誅晉亂,立晉幽公的兒子公子止為國君,是為晉烈公。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意味著三晉已經(jīng)掌握了晉國君主的廢立大權(quán),如同東漢末年的董卓一樣。公元前403年(晉烈公十三年),周威烈王賜封趙、韓、魏三家為諸侯,晉國名存實亡。公元前389年,(烈公二十七年)烈公死。子孝公頎繼位。公元前378年(孝公十七年),孝公死,子靜公俱酒繼位。其中,就晉靜公來說,可以說是晉國最后一位君主。公元前376年(晉靜公二年),趙、韓、魏瓜分了公室僅存的土地,廢晉靜公為平民,晉國最終滅亡。從一國之君,最終被廢為平民,晉國最后一位君主晉靜公的結(jié)局,無疑是比較凄涼的。三
另一方面,對于田氏代齊后的原先齊國君主
,同樣沒有什么好的下場。齊國(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于今天山東省大部。齊國的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子牙)。在春秋時期,齊國同樣是一個大國,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和晉國不同的是
,齊國雖然被田氏取代,不過,齊國原先是有宗室力量的。齊國一向由天子二守的國氏、高氏兩公室輔政,其后有鮑氏(鮑叔牙之后)、崔氏(齊丁公嫡子季子之后)、慶氏(公子無虧之子慶克之后)、晏氏(晏弱之后)、高氏(惠公子公子祁之后)、欒氏(惠公子公子堅之后)等卿大夫掌政。但是,到了春秋末期,田氏逐漸消滅了齊國的公室和其他卿大夫勢力,最終在齊國一家獨大。四
最后,公元前481年
,田恒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齊國大權(quán),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聽到這一消息之后,非常氣憤,他請見魯哀公及三桓就齊康公來說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81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晚年到底有多慘呢" rel="prev">
李隆基弄死楊貴妃后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