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可以說是蒙古軍隊中的專家
。
郭侃跟隨旭烈兀一路打到巴格達,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這座在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都城終于淪陷在蒙古鐵騎之下
。巴格達東城的宮殿都以沉香檀木建造,即便在那個時候
,也是無價之寶
,卻被郭侃一把火給燒了,香氣傳出百里
,縈繞三天不散
。
攻陷巴格達之后,郭侃繼續(xù)西進
,接著又攻下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
,就在這個時候蒙古大汗蒙哥死亡的消息傳來,旭烈兀便放棄了繼續(xù)西進
。
從1253年西征開始到1260年結(jié)束
,在短短的七年時間內(nèi),郭侃就攻陷了七百多座城池
,可以算得上是古今中外攻城數(shù)量最多的人了
,不過
,西亞和歐洲的城池一般都比較小
,有的只有我國的一個村子大小,攻下數(shù)量如此多的城池,也就不足為奇了
。
有人說
,郭侃是大俠郭靖的原型,其原因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小時候的經(jīng)歷相似
,而且都曾有過西征經(jīng)歷
,不過郭侃始終效忠的是蒙古王朝,而郭靖卻以一己之力駐守襄陽抵抗蒙古
;郭侃西征殺戮無數(shù)
,郭靖卻一心為國為民,才被稱為“俠之大者”
。兩者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語
,怎么能說郭侃就是郭靖的原型呢?
郭靖歷史原型是誰?他曾率軍大破十字軍
不少網(wǎng)友都好奇,大俠郭靖在歷史上有沒有原型人物
,網(wǎng)上的說法很多但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有人認為郭靖的原型是郭侃,這位郭侃到底是誰呢
?郭侃生于元朝
,是當(dāng)時蒙古國的著名將領(lǐng),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成吉思汗手下大將
,而郭侃也是一位戰(zhàn)功顯赫的王牌將軍
。他曾率軍大破十字軍,并且結(jié)束了伊斯蘭教政權(quán)
。據(jù)說郭侃是郭子儀的后代
,擅長使用火炮,一生大約攻下700座城池
,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這位人物的傳奇一生吧
。
01
《射雕英雄傳》里,郭靖雖為漢人
,卻自幼長在蒙古賬下
,數(shù)次救過成吉思汗性命,更因彎弓射大雕
,得美人傾慕
,成為草原上的金刀駙馬。
得到武穆遺書后
,郭靖還幫助成吉思汗遠征花拉子模
,屢破堅城
,為蒙古西征立下不世之功。
金庸的小說里很多人都是有歷史原型的
,成吉思汗
、丘處機、拖雷
,都是彪炳千秋之人
,而他寫郭靖從軍西征的故事也不是信手拈來、瞎編亂造!
歷史上
,的確有一位姓郭的漢人將軍
,自幼在蒙古軍營長大,也深得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信任
。
他出身將門
,承先祖蔭庇、顯當(dāng)世之功
,一生攻城無數(shù)
,從中原大地一路打到花拉子模、塞浦路斯
,甚至兵臨地中海
,為蒙古國打下大片江山。
不過
,歷史上真實的“郭靖”
,卻從未做過什么金刀駙馬,也不會九陰真經(jīng)和降龍十八掌
,他一生的赫赫戰(zhàn)功
,和岳飛的遺書更沒有半點關(guān)系。
小說往往會有藝術(shù)夸張
,這是夸大了他的武功身手
,而他的經(jīng)歷,比郭靖更精彩!
他的成就
,也是郭靖所遠不能比的:
三年攻下700座城池
,把歐洲十字軍踩在腳下,一人打下的土地面積比今天的中國還要大!
他叫郭侃
,出生于陜西華縣
,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后人。
繼承先祖光榮的郭氏一族
,世代將門
,祖父郭寶玉、父親郭德海
,都是成吉思汗手下大將
。
郭侃出生時
,南宋已在金朝的窮追猛打下偏安南方數(shù)十年,而金人也已在蒙古的高歌猛進下窮途末路
。
祖父郭寶玉原是金朝汾陽郡公
,在蒙古大將木華黎南下時
,全軍投降了蒙古
。
郭侃成長于蒙古軍營,被木華黎的部將史天澤所喜
,收為養(yǎng)子
,留在家中教養(yǎng)。
他身手矯健
,見識不凡
,20歲就當(dāng)了百夫長,后來跟著大軍南下伐金
,又升任千夫長
。
02
1253年,蒙古帝國開始了對西方世界的第三次征服
。
這時成吉思汗已經(jīng)仙逝多年
,而郭侃卻正當(dāng)壯年,意氣風(fēng)發(fā)
。
郭侃在軍中
,擔(dān)任宗王旭烈兀(成吉思汗的孫子)麾下前鋒,經(jīng)過3年的長途跋涉
,足跡踏過西域
、克什米爾高原、阿姆河
,兵鋒直指波斯
。
入侵波斯的第一道難關(guān)來自木剌夷國的鸞城阿拉莫德,這里潛伏著160年來席卷西亞的回教伊斯瑪伊教派暗殺教團(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里也提到過這個組織
,無論是誰碰到他們基本都要撲街)
。
他們對付敵人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暗殺,是當(dāng)時的“異端”
。
靠著搞偷襲
,他們占據(jù)了伊朗北部360余座城堡,建立起一個與赫赫有名的阿拉伯帝國相匹敵的伊斯蘭強國
,比今天的ISIS要牛逼上許多
。
當(dāng)時,郭侃為前鋒大將
,兵力雖眾
,但將士長途跋涉
,疲累不堪,對地形又不熟悉
,還未開戰(zhàn)
,就已落于下風(fēng)。
偏偏他們的對手是古代第一恐怖組織
,專門搞暗殺偷襲
,擅于蠱惑人心,偷偷派出死士
,殺了不少蒙古軍的百夫長
,甚至集結(jié)高手,暗殺郭侃
。
郭侃既不會金庸小說里的降龍十八掌
,也不會九陰真經(jīng),好在還有主角光環(huán)加成
,重重護衛(wèi)之下
,暗殺教團的幾次行動都失敗了。
為了抵御敵人
,他們將國內(nèi)的土地挖出道道壕溝
,在水中放進毒藥,大有玉石俱焚之意
。
但郭侃毫不膽怯
,待大軍集結(jié)完畢后,全力猛攻
,阿拉莫德城一夜就被拿下
,郭侃乘勝追擊,再接再厲
,竟一口氣攻下128座城堡!
蒙古西征以來
,從未獲得如此大的勝利,而郭侃的赫赫戰(zhàn)功
,由此只拉開了一個序幕
。
03
1256年,旭烈兀大軍來到乞都卜城
,這座城修建在但寒山的懸崖峭壁之上
,用懸梯上下,正常人爬都爬不上去
,易守難攻
。
旭烈兀久攻不下,焦頭爛額
,遠方不斷傳來捷報:郭將軍又攻下10座城池!郭將軍斬首敵方蘇丹!郭將軍···
旭烈兀和郭侃同年
,18歲從軍就打到過匈牙利
,天生王侯,也是一代驍將
。本來
,他是很看不起郭侃的,覺得漢人弱不禁風(fēng)
,能打什么仗?
沒想到此次西征
,大軍數(shù)十萬,倒有一半的軍功是被這漢人郭侃拿下的
,很憤憤不平:把那姓郭的給我調(diào)來!我倒要看看這個漢人有什么本事!
郭侃來后
,繞著懸崖轉(zhuǎn)了很久
,卻不下令士兵攻城
,旭烈兀幾次催促,他都沒有反應(yīng)
。
直到半月之后
,他才終于整肅戎裝,下令全軍大炮一字排開
,對著城墻一頓猛轟
,聲音震天響。
旭烈兀嘲道:“沒用的
,本王又不是沒這樣打過
。”
郭侃卻說:“他那里城墻堅固
,大炮并不能將其推倒
,只是這城四面懸崖,他防住了我們
,卻也困住了自己
。先前他們糧草充足,自然不怕
,可您圍困了他們數(shù)月
,我又來拖了半月,城中早已彈盡糧絕
,稍造聲勢
,他們就慌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話沒說完
,外面山呼聲起,守將竟已開門投降!
過了乞都卜城
,再往西就沒什么堅城阻礙了
,郭侃凌厲的攻勢橫掃西亞
,名聲顯赫,威震四方
。
當(dāng)他轉(zhuǎn)戰(zhàn)克什米爾時
,大軍還沒到,一路上的城池竟然都舉白旗投降了
。
蒙古大軍不費一兵一卒
,就拿下了整個克什米爾。(沒錯
,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爭了近百年也沒爭明白的那塊地)
04
按理說
,一代名將到這地步,也該飄了
,但郭侃還不滿足
,或者說,蒙古人征服世界的理想還遠遠沒有實現(xiàn)
。
你看
,西邊還那么大一塊地兒呢!
1257年的冬天,郭侃大軍進攻黑衣大食的首都巴格達(即阿拔斯王朝)
,一戰(zhàn)消滅七萬人
,東西兩城都被攻破。
史書記載
,東城的宮殿是用沉香木建造
,郭侃下令一把火燒了,香氣傳出幾百里
,飄散三月不絕
。
數(shù)月之后,這座因一千零一夜故事而馳名世界的古城終于陷落
,稱雄阿拉伯世界503年的黑衣大食至此滅亡
,新的世界,屬于蒙古
。
郭侃的大軍繼續(xù)西進3000里
,來到天房(即克爾白,在今天的伊斯蘭圣地麥加)
,守將住石在開戰(zhàn)之前投降
。
克爾白沙特阿拉伯麥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為世界穆斯林做禮拜時的正向
,又稱“天房”
。
一路行軍,望風(fēng)而降的城池不在少數(shù),將士們對住石的投降完全相信
,大軍進入麥加
。
面對那座莊嚴奢華的立方體建筑克爾白,郭侃第一次感到了逼仄和恐慌
。
直覺告訴他
,不能輕信這里的一切。
他對將士們說:“這里的人多狡詐
,恐怕不能輕信
,自古以來,輕視敵人的都沒啥好下場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庇谑菄兰臃婪叮筌娭辉诔峭庠鸂I
。
果然
,住石趁夜偷襲,好在郭侃早有防范
,于是偷襲者反被偷襲
,住石栽了個落花流水
,跑了
,郭侃乘勝,又一路高歌猛進地攻下不少城池
,逼得巴兒蘇丹跪地投降
。
麥加是伊斯蘭圣城,它的淪陷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掀起滔天巨浪
,可乃蘇丹糾集大軍準備反撲
。
某次扎營時,軍士都已休息
,郭侃忽然吹號
,讓大軍集結(jié)出發(fā),再往西走了十幾里才停下重新扎寨
,只留下一些病卒原地待命
。
眾將士不解其意,但也只能照辦
。
后半夜
,可乃蘇丹的軍隊竟來偷襲,但他們不知道蒙古人已經(jīng)改換營地了
,只能殺了幾個病卒
,無功而返。
人們都以為是郭侃得到了什么情報,但他卻說
,只是自己心下不安
,臨時起意。
得知真相后
,可乃蘇丹大呼:“東天將軍
,真乃神人也!”于是舉國歸降。
05
在蒙古大軍向西高歌猛進的時代
,西方的十字軍東征也正如火如荼
。
一個往西、一個向東
,天雷勾動地火
,兩大巨頭終于碰撞在一起。
1260年
,旭烈兀命令郭侃進軍富浪(即法蘭克人
,此處指的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由基督教騎士團控制的塞浦路斯)。
十字軍在東歐所向無敵
,連拜占庭帝國都轟然倒下
,一直到遇見郭侃,才算栽了個大跟頭
。
西方史料記載
,郭侃一共攻占了120多座城堡,打到地中海沿岸后
,才掉頭北上
,入侵小亞細亞。
和在中亞時一樣
,蒙古人所到之處
,歐洲人望風(fēng)而降。
富浪某騎士團首領(lǐng)兀都算灘甚至大喊:“我昨日做夢見神人
,今日才知道是郭將軍!”
如果他的軍隊繼續(xù)攻城略地
,也許整個歐洲都會發(fā)生劇變,蒙古的鐵騎能一直踏過阿爾卑斯山
,占領(lǐng)整個歐洲
,世界歷史也將完全不一樣。
可惜沒有如果
。
1259年
,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的襄陽之戰(zhàn)中暴斃,史書多傳其為被流矢擊中而死
。
《神雕俠侶》中
,蒙哥死于楊過之手
,蒙古陷入大亂,襄陽之圍得解
,而真實的歷史上
,蒙哥之死所造成的影響更是巨大。
旭烈兀急撤軍歸國
,忙于跟忽必烈爭奪汗位
,郭侃自然也率兵回國。
這是中國人所打到過最遠的地方——但
,也只能終結(jié)于此了
。
此次撤軍后,十字軍養(yǎng)精蓄銳
,鞏固了在東歐的統(tǒng)治
,并將當(dāng)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具有活力的伊斯蘭世界徹底破壞
。
而蒙古人
,來得快去得也快,竟然沒能在這片土地留下一點痕跡
。數(shù)年之后
,當(dāng)蒙古人再度卷土重來時,已經(jīng)再不能撼動歐洲人的統(tǒng)治了
。
06
蒙哥的死對郭侃的人生轉(zhuǎn)變也是巨大的
。
當(dāng)旭烈兀爭位失敗、忽必烈榮登大汗寶座時
,郭侃迅速調(diào)轉(zhuǎn)墻頭
,轉(zhuǎn)投忽必烈陣營,并迅速成為了忽必烈最得力的臣屬之一
,參與了陳建國號、筑都城
、立省臺
、興學(xué)校等二十五事以及平宋的策略。
有意思的是
,金庸小說里郭靖以固守襄陽而成為“俠之大者”
,義薄云天,人人敬服;但郭侃卻與之相反——他正是襄陽之戰(zhàn)的攻城者
。
蒙古要打南宋
,襄陽是無法繞過的一座堅城,數(shù)十年來都無法將其撼動
。
郭侃在西征時
,正是以快狠準的攻城著稱,因此主動向忽必烈獻策,從漢水重兵突破
,用圍點打援的戰(zhàn)術(shù)取襄陽
。
1270年,郭侃隨軍南下
,這場惡戰(zhàn)一打就是三年
,終于攻克。
這是決定南宋命運的一戰(zhàn)
,襄陽城破不久后
,南宋便迅速敗亡了,1279年
,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
,中原大地完全淪入蒙古鐵騎的統(tǒng)治之下。
而郭侃
,則在1276年因鎮(zhèn)壓江南之功
,被封為寧海知州,做了一年閑官后病逝
,享年60歲
。
“元之兵制,漢人無將蒙古兵者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而郭侃,卻以漢人之身
,領(lǐng)數(shù)十萬兵
、掠九州之地,一路打到歐洲
,克城700座
,幾乎踩碎了整個伊斯蘭世界,震撼了基督教世界!
著名作家田中芳樹曾評價“即使是把他當(dāng)成如好萊塢電影般具華麗風(fēng)格之冒險電影主角也不是不行的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可惜,就是這樣一位大牛人
,一直以來卻不為人知
,就連在金庸的小說里,也要把他改為一心投宋的“愛國者”
,死在襄陽保衛(wèi)戰(zhàn)中
。
郭靖是真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那么后世
,他被捧得有多高
,郭侃就會被踩得有多低。
可是
,郭侃當(dāng)真是叛國者嗎?
他出生時
,家鄉(xiāng)已經(jīng)被金朝統(tǒng)治90多年了,連他爺爺郭寶玉都自詡金人
,轉(zhuǎn)投蒙古
。
郭侃生于蒙古、長于蒙古
,不會說半句漢語
,不認得半個漢字,是貨真價實的蒙古人
,西征也好
、打襄陽也好,這何嘗不是他的正義?
蒙古建國后
,將國民分為蒙古人
、色目人、漢人
、南人四等
,“漢人”是指原先金朝的子民,“南人”則是南宋百姓
。
郭侃官職雖高
,卻屬于“漢人”。
蒙古西征之時
,多用屠城的方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史書上雖未記載郭侃是否屠城,但他三年連克700城池
,敵人無不聞風(fēng)喪膽
,手上必定沾滿了獻血。
有如此戰(zhàn)績
,卻湮沒于歷史
,因為他從來不符合儒家士大夫的理想境界,更不像郭靖楊過那樣古道熱腸
、慈悲度人。
或許
,我們也并不需要歌頌這個戰(zhàn)爭狂人
,只需要記得,在幾百年前
,有過這么一位好漢
,以三等公民的身份
,打下過如此壯麗的河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