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給元皇帝磕頭的事情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朱元璋建立明朝初
朱元璋也不是心血來潮才這么做的
按說
朱元璋的考慮頗為深遠
在推翻元朝統(tǒng)治之前
但是元朝
所以朱元璋還是很功利主義的,這個時候就應該把個人情感和恩怨放下
朱元璋推翻元朝
其實并非僅僅朱元璋這么做
新的朝代要想建立
而對于朱元璋也是如此
而且宣傳前朝是正統(tǒng)其實還存在另一個目的
,就是安定人心,宣傳前朝正統(tǒng)其實還有一個隱含的意思,那就是前朝已經(jīng)結束了,前朝已經(jīng)結束了,蓋棺定論了。人心也該定了,進入新的朝代了。
另外一個原因
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才使得朱元璋決定了承認元朝的正統(tǒng)地位
去過南京明孝陵的人
,都會發(fā)現(xiàn)朱元璋的墓前,立著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寫著4個大字:治隆唐宋。這4個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對國家的治理,勝過唐宋。唐宋盛世,聞名歷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頓吏治,反貪打虎,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更勝于唐宋盛世。如此贊譽,出于誰手?寫這4個字的,不是別人,是康熙皇帝。康熙認為明朝功業(yè)勝過唐宋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鐘山旅游風景區(q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一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tǒng)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臺、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康熙皇帝南巡謁明孝陵時所題,意為明太祖的功業(yè)勝過了唐宗宋祖。 "治隆唐宋"碑的兩側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殿內靠后兩邊是兩塊臥碑,東邊一塊刻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刻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情形。
明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不久
為了永遠紀念太祖高皇帝
,明廷規(guī)定,孝陵每歲圣旦、正旦、孟冬、兩忌辰酒果行香,清明、中元、冬至、太牢致祭,是謂?五小祭三大祭?,設祠祭署專司其事。向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禮
早在康熙七年(1668年)四月二十一日
,康熙帝南巡時和鴻臚寺正卿周之桂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親賜祭文曰:?自古歷代帝王繼天立極,功德并隆,治統(tǒng)道統(tǒng),昭垂奕世,朕受眷命紹贊丕基,庶政方親,前徽是景,明煙大典亟宜肇修,敬遣遄官,代將牲帛爰昭殷遮之忱,聿偁飲崇之禮意為自古以來的帝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到南方巡視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正月
康熙進城后的次日便派遣兵部尚書席爾達祭明孝陵,并傳諭內閣:?洪武乃為一代創(chuàng)業(yè)君
隨后,康熙便率諸位大臣親自前往明孝陵祭奠
阿蘭泰
康熙帝的這一舉措受到省文武官員及南京城中父老子弟的擁護
如今明孝陵殿前的御碑殿內陳列的五塊石碑,正中的一塊就是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愛新覺羅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康康熙第五次南巡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
,六次南巡,六次祭奠明孝陵,一直被世人傳為佳話。康熙六掃朱元璋之墓,一方面說明朱元璋對明朝兩百多年的江山
,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對歷史有重要的貢獻,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康熙不凡的胸懷、過人的氣度以及謀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86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