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侯稱呼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翻開《左傳》,我們會看到
,文中對諸侯的稱呼大部分時候分為兩種這里拿秦穆公來說
最能體現(xiàn)這兩種稱謂的是《左傳·隱公八年》中的這個記載:
“秋七月庚午,宋公
意思是
其實前面說的宋公、齊侯和衛(wèi)侯就是他們生前的稱謂
而后面提到的蔡宣公
,則是因為蔡國的國君去世之后,就有了自己的謚號,然后就不能再被稱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這個稱謂的格式一般就是:諸侯國國名+謚號+尊稱,“公”是當時對諸侯國國君的尊稱。這里就大體說一下當時的爵位和謚號。當初周武王建國后,“封建親戚
,以屏藩周”,將周王室子弟、功勛之臣、古國后裔都分封出去而齊國、衛(wèi)國
在所有的諸侯國中
,楚國和秦國比較特殊,楚國在周成王時期才勉強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僅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陽一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最終發(fā)展成后來的大國,而因為地處蠻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諸夏歸為異類,后來楚人果斷以蠻夷自居,并自己稱王。所以我們會看到
,早在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去世之后就被稱為楚某王,而不是楚某公。而秦國特殊在它一直處在周王室的最西邊,和西戎爭奪土地,在周宣王時期才終于成為西垂大夫。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
,秦襄公領兵救援周王朝,才終于被周平王封為諸侯,當時周平王還許下承諾:“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搶回來的土地就是你的。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才正式成為伯爵諸侯國
,從此以后,秦國的國君被正式稱為秦伯。接下來再說一下謚號。古代歷史上的謚號出現(xiàn)在西周初期謚號一般用于天子
、諸侯、大臣以及一些有功之人,在他們死后,會被加上謚號。有了謚號,就不能再用原來的稱謂來稱呼他們,而要用到謚號,以及特定的尊稱。比如周天子死后的稱謂就是:周+謚號+王,比如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等等,中間的那個字就是他們死后獲得的謚號。而諸侯的話
,則是:國名+謚號+公,比如秦穆公、齊桓公、晉文公等,也有一些人的謚號有兩個字,比如趙武靈王,謚號就是武和靈。天子或者諸侯的謚號一般就是死后
,新任天子或者諸侯給他們上謚號,大部分是子為父取謚號,大臣的一般就是朝廷給定下的謚號,謚號就是用一個或者兩個字來概括這個人的一生,一般來說,謚號都比較符合這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可能會有不太符合。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之后,一度廢除了謚號制度
這長度完全記不住啊,就算是要背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29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