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郤正的故事
三國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歷史
,尤其是三國中前期,文臣武將輩出,奇謀詭計并用,形成了無數(shù)精彩的歷史片段。然而,隨著晉朝一統(tǒng)天下,后期的英雄人物卻并不為人所知。尤其是蜀漢和東吳,被人認為人才青黃不接。其實,歷史大勢所趨,并不是個人能力不及,比如在蜀地就有一位著名的大儒郤(xì)正。郤正出身于官宦之家,經(jīng)歷卻相當(dāng)曲折
。他的祖父郤儉本是益州刺史,卻在天下大亂時被黃巾軍所殺。他的父親跟隨孟達投奔了曹操,母親改嫁他人,也就是說,在那個亂世風(fēng)云年代他怎么生活下來的
這時候注定是諸葛亮等人的時代
,郤正并不引人注目。但是,他卻繼續(xù)窮經(jīng)皓首地鉆研史籍,將兩漢的名家比如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蔡邕的作品都研讀了個遍。特別是一部《釋譏》,讓他名聲大噪。他雖然淡泊寧志,不附權(quán)貴,地位升遷得并不快,卻也一步一個腳印當(dāng)上了蜀國的秘書令。這個官職相當(dāng)于皇帝的秘書
,掌管詔書的起草。當(dāng)魏將鄧艾兵臨城下時,蜀國已經(jīng)完全沒有抵抗的力量。在譙周的提議下,后主劉禪決定投降。作為一國之君,這并不光彩,可這畢竟避免了毫無意義的流血犧牲,保全了一城百姓。蜀國的降表,就是由郤正起草的。歷代以來
,寫下降表的人,其實都不一定是奸臣,但他們往往被世人所唾棄亡國之君成為階下囚
然而
,郤正百密一疏,卻在一次宴會上出了餿主意,差點前功盡棄,斷送了劉禪的性命。那是司馬昭宴請劉禪,特意吩咐要演奏蜀國的歌舞,以勾起蜀國君臣的相思之情。當(dāng)時蜀國的舊臣們想起昔日的風(fēng)光,如今卻不得不侍奉新主,不由掩面而泣。唯有劉禪
,看得非常起勁,談笑自若,仿佛還是當(dāng)年模樣。司馬昭感到很奇怪,詢問他:“安樂公難道就不思念蜀國嗎?”劉禪聽到后,沒心沒肺地說出那句十分經(jīng)典的臺詞:“此中樂,不思蜀也”。司馬昭感嘆道:人之無情
,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這段對話
結(jié)果,司馬昭果然問了第二次
司馬昭看到劉禪老實到了這個程度,愚蠢到了這個程度
其實
司馬昭沒有起疑心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00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孝莊是怎樣的態(tài)度" rel="prev">
多爾袞死后慘遭清算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