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
,王粲可以說是很出名了《七哀詩·其三》
邊城使心悲
,昔吾親更之。冰雪截肌膚
,風飄無止期。百里不見人
,草木誰當遲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反
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
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這首詩是王粲所作
在歷史上,這位東漢末年舉足輕重的文學家
,他跟曹丕的關系也很好。王粲去世前有兩個兒子,但卻在建安二十三年被曹丕雙雙殺害,以致于王粲無后。王粲的“發(fā)家史”是什么樣的,他的后代為何面臨如此結局?今天的文章,帶您一探究竟。王粲字仲宣
,是山陽高平人。王粲是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王龔、祖父王暢都官至東漢三公。王粲的父親是王謙,是大將軍何進的長史。何進當時考慮到王謙是三公之后,想要和他產(chǎn)生政治婚姻。但王謙因為種種原因拒絕了和何進家族聯(lián)姻,后來王謙因病辭職,在家中去世。王粲與蔡邕
不久后,董卓進京禍亂朝綱
,廢掉少帝挾持獻帝西遷,王粲也在跟隨獻帝西遷的大部隊中。在遷徙的過程中蔡邕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王粲這塊奇才,我們都知道,蔡邕當時才學顯著,在朝中地位很高王粲入席后
,因其年齡不大又受到蔡邕如此重視,在座之人無不震驚。蔡邕指出,王粲是王公(王暢)的孫子,他天賦異稟,自己也不如他有才。我要把我的藏書和文章,全部交付給他。此事后
,王粲立刻名聲大噪。依附劉表
王粲十七歲的時候
,就被司徒府征辟,甚至天子曾封他為黃門侍郎。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因長安紛亂,王粲并沒有就職,而是選擇離開京城往南依附劉表。我們都知道,劉表入主荊州后不久,就恩威并著,招誘有方。還開經(jīng)立學,愛民養(yǎng)士,可謂學者的天堂。王粲前去投靠劉表,是一個正常的人口流動行為。當劉表見到王粲后
制度決策者
王粲投降曹操后
王粲表示,當年袁紹在河北起家
王粲指出
,曹公您平定冀州,立刻下車體恤士兵,招攬人才,憑借他們爭霸天下。在平定荊州后,您能夠招納賢才并敬重有加,這使天下歸心沒過多久
另外說一個有意思的事情
王粲的特異能力
早些年間,王粲曾經(jīng)和別人一起出行
還有一次,王粲看人下棋
王粲擅于算數(shù)
根據(jù)《典略》記載
生榮死哀
王粲一生著作詩、賦
建安二十二年,一場大型瘟疫降臨在中華大地上
。建安七子最后剩的五位全部因為瘟疫去世,而王粲就在其中。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春天,在曹操與孫權激戰(zhàn)撤兵后回城的路上因病去世曹丕曹植聽聞王粲的死訊后,非常悲痛
王粲有兩個兒子
根據(jù)記載,當時曹操出征在外
曹丕和曹植都喜愛文學,曹丕曹植雖然是政敵
,但二人和王粲的關系都分別很好。王粲交友甚廣,與徐干、陳琳、阮瑀、應玚、劉楨感情深厚。至今,在安徽亳州曹操運兵道中,我們?nèi)匀豢梢钥匆娊ò参膶W的展廳中有一組雕像,就是曹操與“建安六子(無孔融)”在一起的樣子。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
、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 “七子”之稱,始于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