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夷陵之戰(zhàn)曹丕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夷陵之戰(zhàn)
夷陵之戰(zhàn)的慘敗
一
首先,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
因為當時已經(jīng)結束了夷陵之戰(zhàn)
二
對此
黃初二年(221年)
三
換而言之
,在古代戰(zhàn)爭中,非常講究名正言順的道理,比如劉備攻打東吳,就是打著為關羽報仇另一方面
,不得不說的是,相對于他的父親曹操,曹丕顯然缺乏抓住機會的能力。比如在官渡之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曹操就抓住了偷襲袁紹糧草的機會,從而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而就曹丕來說,剛剛登上皇帝的寶座,加上之前缺乏戰(zhàn)場上的歷練,所以沒有在夷陵之戰(zhàn)爆發(fā)之際做出及時且正確的選擇。如果當時曹操沒有去世的話,那么,曹操很可能會抓住機會攻打東吳,讓東吳陷入到兩線作戰(zhàn)的問題中,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四
最后,除此之外
,曹丕因為剛剛完成篡漢稱帝這一重要的工作,所以需要花費時間鞏固自己的位置。而這,也是曹丕錯過進攻東吳最佳時機的原因之一。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詔收斂、祭奠陣亡將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漢獻帝正式禪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禪臺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在漢獻帝劉協(xié)退位之后并且
,曹丕即位初期,還假借征吳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地方割據(jù)勢力,最終真正一統(tǒng)北方中原地區(qū)。漢末以來,青、徐一帶存在著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jù)勢力,他們雖歸順曹操,卻擁有自己的地盤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對他們采取羈縻的策略。對此,曹丕即位之后,就在謀劃如何清除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jù)勢力。黃初三年(222年),曹休督領張遼、臧霸等人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
一
首先
二
自漢中之戰(zhàn)后
三
那么
四
最后
肯定不是因為曹丕蠢了
,曹丕既然能夠繼承曹操的位置,并且打敗曹植就說明了曹丕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而曹丕當初之所以不趁亂去進攻兩國,還是因為曹丕在當初剛剛稱帝,自己國家的事情還沒有忙完,自然沒有閑心去管其他的事情,如果自己的地方都沒有鞏固好怎么去擴大自己的地盤,要是曹丕急去攻打吳國,回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老家被人端了,那真是得不償失了。曹丕明白劉備和孫權之所以打起來的原因,還是因為荊州這個地方被孫權給奪去了
,劉備是很看重荊州這個地方的,可以說劉備就是在荊州這個地方發(fā)的家,現(xiàn)在失去了荊州這個地方,劉備就再也沒有辦法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策劃的那樣統(tǒng)一全國了,可是荊州這個地方再怎么重要也是比不上現(xiàn)在所有的地盤,劉備和孫權如果看見曹丕攻打過來的話,他們兩個肯定會再一次聯(lián)手,或許還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曹操當初赤壁之戰(zhàn)的那種情況,所以說曹丕才不敢輕舉妄動。并且在當時曹丕手底下有大臣提出過意見
所以說這樣看來曹丕不僅不是一個蠢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0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