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為何清朝的伍秉鑒能和比爾蓋茨同上的富豪榜

      以史為鑒 2023-06-19 13:54:23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廣東巡撫李士楨頒布公告

      ,招募“身家殷實”的商人從事對外貿(mào)易
      。李士楨沒想到的是這一公告在晚清催生出一位世界首富
      。2001年
      ,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出了1000年來世界最富有的50個人
      ,這位中國商人與比爾蓋茨同列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1834年,他創(chuàng)造的財富多達(dá)1872萬兩

      ,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50億人民幣
      ,當(dāng)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不過4000萬兩。他不僅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quán)人
      ,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和保險業(yè)務(wù)
      ,西方學(xué)者稱其為“天下第一大富翁”
      。這位首富就是伍秉鑒。巨大的財富并未帶來好運
      ,反而使他在蒙羞受辱中去世
      ,令世人唏噓感嘆。

      生逢其時 經(jīng)營奇才

      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

      ,清政府宣布僅保留廣州作為對外通商港口
      。閉關(guān)鎖國政策的實施,促使十三行成為對外出口茶葉
      、絲綢等商品的壟斷組織
      ,同時
      ,提供征稅、接待
      、談判
      、采購、銷售等一條龍服務(wù)
      。十三行并非特指十三家洋行
      ,“一口通商”實行之初,從事外貿(mào)的洋行多達(dá)26家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
      ,商行銳減至4家,通常洋行數(shù)量維持在十家左右

      康熙初年

      ,伍家先祖由福建定居廣州,經(jīng)商維生
      。1783年
      ,伍國瑩經(jīng)營的“怡和行”,被官府指定為十三行之一
      。1801年
      ,32歲的伍秉鑒接手“怡和行”,苦練內(nèi)功憋大招
      ,后來與“同文行”和“廣利行”齊名
      ,并且取代“同文行”成為十三行的“總商”。

      貿(mào)易順差 時代變革

      清朝中期

      ,中國在對外貿(mào)易中長期順差
      。《哈佛中國史》指出:“中國茶像野火一般在英國國內(nèi)市場流行起來
      ,從一個不為人知的飲料
      ,發(fā)展為占19世紀(jì)英國家庭平均收入5%的支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詵|印度公司為例
      ,它年均從中國進(jìn)口700萬元商品,一半由貨物償付
      ,另一半由美洲白銀支付

      19世紀(jì)初,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打壞了英國的白銀供應(yīng)鏈

      。1805年后
      ,東印度公司停止向廣州輸入白銀,允許散商充任的代理商與中國進(jìn)行貿(mào)易
      ,以此彌補日益增長的逆差
      。由于東印度公司占據(jù)采購茶葉的壟斷地位
      ,散商只能用糖、鋅等商品進(jìn)行交易

      對于中國來言

      ,盡管白銀是凈流入的,然而十三行始終處于周轉(zhuǎn)資金不足的困境
      。行商一方面需要先行墊付采購茶葉的貨款
      ,他們只得以收取東印度公司預(yù)付款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
      ,另一方面行商為了回籠資金
      ,被迫接受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進(jìn)口商品,這些貨物在中國銷路不暢
      ,進(jìn)一步影響了行商的清償能力

      在購銷兩方面的擠壓下,行商對東印度公司愈加依賴

      。1771年到1839年間
      ,破產(chǎn)的37家洋行中,有20家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chǎn)
      。外貿(mào)形勢的嚴(yán)峻
      ,無疑是伍秉鑒商途的拐點。

      鴉片輸華 處境兩難

      英國人急于彌補貿(mào)易赤字

      ,決定用印度鴉片取代美洲白銀成為輸華首選
      。按照當(dāng)時的“保商”制度,官府一旦查實外商走私鴉片
      ,為其擔(dān)保的行商連同十三行要承擔(dān)連帶責(zé)任
      。1817年,官府查獲一艘由怡和行擔(dān)保的美國商船走私鴉片
      ,伍秉鑒被迫繳納16萬兩罰銀
      ,其他行商連帶被罰5000兩,罰金相當(dāng)于鴉片價值的50倍

      鴉片利潤雖然豐厚

      ,十三行卻避之不及?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稏|印度公司對華貿(mào)易編年史》記載:“沒有一位廣州行商是與鴉片有關(guān)的
      ,他們無論用什么方式
      ,都不愿意做這件事
      。”隨著鴉片危害日漸顯現(xiàn)
      ,清政府決心禁煙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
      ,欽差大臣林則徐赴廣州禁煙,宣布:“本大臣奉命來此查辦鴉片
      ,法在必行
      。”

      怡和行主業(yè)以茶葉為主

      ,和鴉片貿(mào)易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
      。伍秉鑒此時陷入兩難境地,一方是朝廷高官
      ,另一方是生意伙伴
      ,一時難以抉擇。和英商保持的良好關(guān)系的伍秉鑒
      ,受到林則徐的多次訓(xùn)斥和懲誡
      ,命他限期收繳鴉片。英商心存僥幸
      ,裝鴉片的躉船在海上玩起了“躲貓貓”
      。伍家在限期內(nèi)上繳了英商的1037箱鴉片,林則徐對此十分不滿
      ,將伍秉鑒和兒子伍紹榮緝拿問罪
      。英商對此置若罔聞,依然保持強硬

      林則徐派兵封鎖了十三行

      ,斷絕糧食和水源供應(yīng)。伍秉鑒暗中為被困英商送糧送水
      ,這一行為招致世人非議
      ,給伍家戴上了“漢奸”罪名。伍秉鑒花費巨資捐來的三品頂戴
      ,未能保護(hù)他的尊嚴(yán)
      ,反而顏面盡失,斯文掃地
      。中英對鴉片貿(mào)易的矛盾
      ,加速了伍秉鑒的衰落。

      戰(zhàn)爭爆發(fā) 捐輸不斷

      禁煙運動引發(fā)鴉片戰(zhàn)爭

      ,伍秉鑒選擇了報效國家
      。怡和行組織其他行商捐銀10萬兩,修建了虎門炮臺
      ,加強了廣州的防御工事
      。1841年5月,靖逆將軍奕山作戰(zhàn)失利,損兵折將
      ,英軍兵臨廣州城下
      ,清政府被迫簽訂《廣州和約》乞降。

      按和約規(guī)定

      ,清軍退出廣州城60里
      ,在一周內(nèi)交出600萬元賠款。十三行承擔(dān)了這筆巨款的三分之一
      ,其中伍秉鑒出資最多
      ,計110萬元。次年
      ,清軍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
      ,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guī)定中國賠償英國2100萬銀元
      ,計1470萬兩白銀

      當(dāng)時清政府國庫存銀不足700萬兩。十三行再次承擔(dān)賠款的重任

      ,伍秉鑒捐輸100萬元
      ,行商公所認(rèn)繳134萬元,其他行商攤派66萬元
      。巨款贖城
      、賠款捐輸沒能為伍秉鑒正名。社會動蕩
      ,背負(fù)罵名
      ,給了伍秉鑒沉重一擊。

      五口通商 地位不保

      事實證明

      ,鴉片戰(zhàn)爭的戰(zhàn)敗是壓垮伍秉鑒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jù)《中英南京條約》規(guī)定,清政府開放廣州
      、廈門
      、福州、寧波
      、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實行自由貿(mào)易。這一規(guī)定對十三行來說
      ,無異于釜底抽薪

      伍秉鑒提出捐獻(xiàn)80%的財產(chǎn),換取怡和行退出十三行

      ,以便享受剩余的20%財產(chǎn)
      ,清政府拒絕了他的請求
      。他動用90萬銀元,讓四子伍元華接管怡和行
      ,計劃安享晚年,即便如此
      ,清政府仍要求他為所有行商擔(dān)保
      。說到底,清政府將伍秉鑒作為榨取錢財?shù)墓ぞ?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nèi)外交困的時局
      ,毀譽參半的聲譽,摧殘著伍秉鑒的身心健康

      1843年

      ,憂憤交加的伍秉鑒溘然長逝。嶺南名士譚瑩為其親撰墓志銘:“庭榜玉詔
      ,帝稱忠義之家;臣本布衣
      ,身系興亡之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笔性谝粓龌馂?zāi)中付之一炬
      ,大火熔毀白銀4000多萬兩,“洋銀熔入水溝
      ,長至一二里”
      ,“怡和行”也未能幸免。事實證明
      ,有作為
      ,才有地位。沒有強大的國家作后盾
      ,人民就會失去尊嚴(yán)
      ,即使是首富,也無法逃避世俗生態(tài)的約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06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
      ,中亞等廣大區(qū)域,迅速擴(kuò)大了元朝的地盤
      。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dá)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灰姑娘》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
      ,還被迪士尼拍成了動畫電影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
      ,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
      ,拓跋紹性情很殘暴,曾被父親拓跋珪懲罰過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秦朝的滅亡
      ,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