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因一首《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
,但世人對修建閣樓的這位“滕王”卻知之甚少。滕王閣是因滕王李元嬰而得名的
唐高宗即位后
唐高宗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下旨拆除了滕王閣
后世通常認(rèn)為滕王是個(gè)“混世魔王”,而事實(shí)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滕王閣位于江西南昌
王勃
這里的滕王,指的是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
李元嬰生于629年。那一年
李元嬰年近6歲時(shí)
李元嬰從小就接受過良好的宮廷教育
,擅長音律,精通書畫,特別喜歡畫蝴蝶,還創(chuàng)作出一種“蝶畫”,被魯迅先生贊為“缺門、獨(dú)門、冷門的文化瑰寶”。李元嬰到了山東滕州后,整日游山玩水,吟詩作畫,這在勤于政事的李世民看來,簡直就是不務(wù)正業(yè)。
更讓李世民難以理解的是,李元嬰在山東滕州大興土木
,修建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滕王閣”。李世民在魏征的“監(jiān)督”下,多年舍不得花錢整修宮殿,怎么會看得慣李元嬰這種行為? 好在李世民心胸比較開闊,對弟弟也有溺愛之情,總算將他容忍下來。然而,好景不長
。649年,李世民病逝后,李世民第九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唐高宗繼位后,李元嬰的好日子結(jié)束了從輩分上來講
蘇州位于江南
,人煙稠密,繁華富庶,李元嬰到了蘇州后,過著悠閑自得的小日子。李治一看,沒有達(dá)到“懲罰”目的,便于653年削去了滕王的食邑,將李元嬰貶到了洪州(今江西南昌),擔(dān)任洪州都督。一般來說
,一個(gè)人三番兩次被皇帝貶斥后,心情總算會郁悶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李元嬰每天坐在滕王閣里召集一幫名士
,飲酒作賦,高談闊論,玩得不亦說乎。李治知道后,將他從洪州貶到滁州(今安徽滁州),不久再次貶到隆州(今四川閬中)。從滕州、蘇州
、洪州,一直到滁州、隆州這不是難事
《滕王閣序》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實(shí)在是想不通,竟然有人能把文章寫的如此出色。
《唐摭言》載: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
,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洪州(今南昌)時(shí),正趕上都督閻伯輿新修滕王閣,重陽節(jié)時(shí)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席間,王勃即興作詩一首,便有了流傳前年的《滕王閣序》。
滕王閣自然是滕王修建的,滕王是誰呢
李元嬰(630年―684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封為滕王,食祿滕州(今山東滕州)
先到蘇州
到了679年
現(xiàn)在的南昌滕王閣是梁思成建的現(xiàn)代仿宋式外觀和架構(gòu)的建筑
李元嬰生于貞觀四年,當(dāng)時(shí)李淵已經(jīng)被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后逼迫退位四年
是唐朝的滕王李元嬰。
李元嬰(630年(貞觀四年庚寅六月十六日)―684年)
滕王李元嬰先后派駐滕州(今山東滕州)
并在這三處筑有三處滕王閣
據(jù)史書記載李元嬰從小就受到了宮廷藝術(shù)熏陶
擴(kuò)展資料:
《滕王閣序》中的滕王閣-江西南昌滕王閣:
滕王閣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2018年10月29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元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25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和雄才大略的哥哥李世民不同滕王閣序里的滕王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