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為什么放棄漢中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武帝紀》注引《九州春秋》
時王欲還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此時,魏王曹操想撤出漢中
本文要說的三國成語,便是根據(jù)這個故事演變出來的一句成語
曹操擊敗張魯并奪取漢中地區(qū),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到了獻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曹操為什么撤出漢中?大致上有兩大原因。首先是曹軍在漢中的主將夏侯淵被殺
,重挫了曹軍的士氣;二是劉備采取了依險固守的戰(zhàn)術(shù),使得曹軍久攻不下;三是在戰(zhàn)事陷入僵局的局面下,曹軍無論是在兵力增援還是糧草供應(yīng)上都出現(xiàn)了巨大困難。故此,曹操不得不下令放棄漢中。這里附帶說一句
,在真實的歷史上中,楊修并沒有因為猜到了曹操的意圖而被殺,而是平平安安地隨曹操一起撤回中原。雖然楊修被殺的時間同樣是在曹操撤出漢中的這一年,但他被殺的原因是深度參與了曹操的立嗣之爭,引起曹操的猜忌和不滿,并因此掉了腦袋,與雞肋事件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43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