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xué)家陳繼儒在《讀書鏡》中記載
按照相關(guān)記載,郭縣令這么做是因為“異日必有以此殃害常熟之民者”
答案最終由陳繼儒揭曉
,還說為了百姓好呢.png" />
文大人得知此事,說這梨年年都要進貢成了慣例
這不是個例。明朝各鎮(zhèn)戍
大臣錢文通是松江人
,曾被松江百姓祭祀在鄉(xiāng)賢祠,到了嘉靖年間卻被轟了出去,取消祭祀待遇。原因就是老錢穿著當?shù)禺a(chǎn)的大紅云布縫制的衣服入朝覲見,結(jié)果被太監(jiān)們發(fā)現(xiàn),建言獻策于皇帝,于是松江老百姓被攤派制造大紅布上繳。如果是一次性的倒也罷了,但當時人稱“貽永害”,也就是說這禍害不是一年兩年,而是皇帝在禍害在,年年歲歲都要給皇帝進貢,如此一來老百姓吃盡了苦頭。到了幾十年后的成化年間,當?shù)刂h宋端又拿著云布當禮物送給自己的老師,是為“以云布一端,獻其師華容黎侍郎淳”。結(jié)果黎先生非常聰明地“不受而還之”,估計是聽說了前朝的故事,因為他在拒絕的時候說了這樣的話:“昔之縣令拔茶種桑,今之縣令錦上添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拔茶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又過了些年,政府對茶搞專賣
,強征百姓茶園,鄰縣種茶人紛紛失業(yè),此時崇陽縣的桑樹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老百姓都干起了紡織,走上了幸福生活的新路,生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于是“思公之惠,立廟報之”。本來
,栗子、梨子、大紅布、茶作為地方特色產(chǎn)品,都是可以經(jīng)營獲利的拳頭產(chǎn)品,可是,當?shù)毓倜駴]有嘗到拳頭產(chǎn)品帶給自己的甜頭,卻切身感到了拳頭打在腦門上的痛楚。明代正德年間
,浙江富陽特產(chǎn)茶葉和鰣魚,都被指定為貢品,導(dǎo)致百姓頗受其害。當時流傳著一首《富陽民謠》,稱“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意思是有了這些好東西實在不是什么好事,因為魚肥了就要賣掉孩子,茶香了就要破產(chǎn),只因為要給皇帝進貢。早在明朝建立之初
,朱元璋曾說過,民如初生之苗,應(yīng)當扶助其長大只是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57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上一篇:
諸葛亮把絕學(xué)傳給姜維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