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英,一生戰(zhàn)功赫赫,當了三個月太子卻被處死
大家好
,這里是小編
,今天給大家說說褚英的故事
,歡迎關(guān)注哦
。
褚英(1580年—1615年)
,清朝宗室
,萬歷八年出生
,努爾哈赤長子,母親為元妃佟佳氏
。褚英出生時
,努爾哈赤還是明朝大將李成梁的部下,平時也就幫幫這位遼東總兵駕馬車
,順便做些雜活
。1584年,遼東總兵李成梁決定讓努爾哈赤外出單干
,給他支持
,希望他能牽制蒙古、女真各部
,維持戰(zhàn)略平衡
。努爾哈赤剛起兵時,麾下只有幾十號人
,十三副盔甲
,實力相當弱小。為此,他經(jīng)常被其它女真部落追著打
,長子褚英
、次子代善、女兒東果格格也跟著四處躲藏
。幸運的是
,努爾哈赤有靠山李成梁,這家伙很厲害
,堪稱名將
,經(jīng)常吊打東北蒙古、女真各部落;誰冒頭就打誰
,誰不服就打誰
,但就是不打努爾哈,這為他崛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不過
,努爾哈赤卻是個白眼狼,后來造反了
,若是李成梁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
功赫赫,當了三個月太子卻被處死.png)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
,褚英年滿十八歲
,努爾哈赤決定讓他單獨帶兵作戰(zhàn)以樹立自己在部落中之威信。是年正月
,褚英率兵征討海東女真安楚拉庫
,他不畏艱難險阻,親自披甲上陣
,采取奔襲方式
,出其不意地攻擊敵軍大營,奪取營寨二十余處
,其余各寨悉數(shù)降服
,俘獲人畜一萬有余,勝利班師凱旋
。回到赫圖阿拉后
,努爾哈赤十分高興
,于是封他為洪巴圖魯,晉封貝勒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
,努爾哈赤命令弟弟舒爾哈赤掛帥征討蜚悠城,褚英為副帥,次子代善亦隨軍前往刷經(jīng)驗
。進軍途中
,天空烏云密布,狂風大作
,又適逢黑夜
,伸手不見五指,隨即一道白光閃來
,眾人大驚失色
。為此,統(tǒng)帥舒爾哈赤想撤軍
,卻遭到褚英極力反對
,于是大軍繼續(xù)前進。
大軍抵達蜚悠城后
,帶著歸順建州女真的500戶蜚悠部眾離開鄉(xiāng)土
,在歸途中卻遭到一萬烏拉兵阻擊。舒爾哈齊見烏拉兵人多勢眾
,來勢兇猛
,懼于敵眾我寡,自己手頭僅有的三千人馬估計不是對手
,于是屯兵山前
,按兵不動。不過
,褚英卻并不認為自己3000兵馬就沒有逆襲之機會
,在安置好歸順的500戶部眾后,褚英親自沖鋒陷陣
,對烏拉兵采取突然襲擊
,殺得昏天地暗。此戰(zhàn)
,建州兵馬斬殺烏拉兵3000余人
,俘獲戰(zhàn)馬5000匹,盔甲3000副
。褚英凱旋后
,努爾哈赤欣喜萬分,以褚英“奮勇當先”
,賜以“阿爾哈圖圖門”尊號
,即是足智多謀之意。此后
,褚英又多次掛帥出征
,屢立戰(zhàn)功,為后金崛起做出巨大貢獻。又因為他是長子
,所以努爾哈赤便命他執(zhí)掌國政
,也就是當太子,做為儲君培養(yǎng)
。
褚英打仗雖勇猛
,卻生性殘暴、心胸狹窄
,加之戰(zhàn)功赫赫
,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將努爾哈的“開國五大臣” 額亦都
、費英東
、何和禮、安費揚古
、扈爾漢等人得罪一遍
,動不動就對其羞辱,人緣關(guān)系很差
。此外
,眼看著褚英威信日益高漲,代善
、阿敏
、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四大貝勒”十分不滿
,一直在尋找扳倒褚英之機會
。要知道,女真當時尚未處在奴隸制階段
,社會發(fā)展程度低
,沒有所謂的“立嫡以長”之傳統(tǒng),諸弟對褚英被立為子嗣
、主國政之地位不滿
。若是公開反抗的話,似乎又有爭奪嗣位之嫌
,于是決定聯(lián)合“五大臣”
,一起傾軋褚英,向其發(fā)起挑戰(zhàn)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拔宕蟪肌北揪蛯︸矣⒉环八拇筘惱铡敝鲃犹岢雎?lián)合
,自然是求之不得。
要說褚英還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
,面對“五大臣”與“四大貝勒”的聯(lián)合進攻
,不想著如何去分化瓦解,籠絡(luò)人心
,而是針鋒相對
,處處對抗,趁著努爾哈赤還在世時
,逐漸剝奪他們的財富和權(quán)利
。為此,“五大臣”與“四大貝勒”人人自危
,更促使他們進一步聯(lián)合
。面對內(nèi)斗權(quán)力對陣,努爾哈赤權(quán)衡利弊
,在褚英與“五大臣”
、“四大貝勒”之間選擇了后者,開始疏遠褚英
,此后每逢重大戰(zhàn)役都不讓他參加
,以示警戒?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上?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褚英認不清時勢,不僅不思悔改
,不學習韜光養(yǎng)晦之策
,而是直接對抗努爾哈赤。當努爾哈赤出兵作戰(zhàn)時
,褚英直言:“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
,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nèi)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边@使得努爾哈赤非常惱火,于是將其囚禁于高墻之中
,并廢其儲君之位
,這距其被立為儲君(太子)僅僅三個月。
褚英被關(guān)押兩年后
,也就是明萬歷1615年
,努爾哈赤以褚英不思悔改為名,下令處死
,時年36歲
。這就有意思了
,褚英已經(jīng)沒了權(quán)力,且已經(jīng)關(guān)押兩年
,為何非要處死他呢?各位說說
。
努爾哈赤處死長子褚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
努爾哈赤
,清朝的開國皇帝,被尊為太祖;而斬子之舉
,違背常理
,自然為清朝皇家所忌諱,因而史書缺乏記載
,遂成為清宮的第一大疑案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作為大清國的創(chuàng)始人
,努爾哈赤又為何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
,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滤壬藲⒆拥膭訖C呢?
一、刀光劍影中長大的虎狼少年
努爾哈赤先后娶有16位妻子
,共生育16個兒子和8個女兒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明萬歷八年(1580年)生于北砬背山城(今新賓縣網(wǎng)戶村后山)
。褚英的母親為佟佳氏·哈納札青(又叫詹泰)
,是努爾哈赤的結(jié)發(fā)妻子,因此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嫡親長子
。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努爾哈赤以父、祖十三副遺甲起兵
,開始了他長達半生的統(tǒng)一女真的征戰(zhàn)
,這年褚英只有4歲。由于母親早逝
,年幼的褚英便一路跟隨父親奔波于刀光劍影之下
。努爾哈赤起兵之初,首先面對的是一些族人的對抗和暗殺
。有刺客來襲
,努爾哈赤就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和女兒東果格格藏進板柜底下
。褚英跟隨父親在格殺征戰(zhàn)
、險象環(huán)生的境況中長大,刀光劍影
、血雨腥風
,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
,這讓他的性格里面陽剛與霸氣占據(jù)了過多的比重,而柔情與隨和幾乎無可覓尋
。
褚英19歲的時候首次帶兵打仗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褚英率兵征戰(zhàn)東海女真安楚拉庫路
,一連攻取20多座屯寨,盡數(shù)招來所有民眾
,大勝而歸
。被賜號“洪巴圖魯”(漢語意為“旺盛的英雄”),并晉封為貝勒
。
接下來的幾年中
,褚英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褚英真正嶄露頭角是因為他在烏碣巖之戰(zhàn)中的出色表現(xiàn)
,通過這次大戰(zhàn)
,她受到父親努爾哈赤的重視。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
,努爾哈赤派胞弟舒爾哈齊
、長子褚英、次子代善護送新歸附的部眾回建州
。在歸路上
,兵強馬壯的烏拉部派大將博克多率一萬兵馬橫行攔截。
雙方在圖門江畔的烏碣巖(今朝鮮鐘城境內(nèi))進行了一場大戰(zhàn)
。在大戰(zhàn)中
,舒爾哈齊畏葸不前,觀戰(zhàn)不動
,褚英
、代善兄弟二人兵分兩路夾擊烏拉軍。當時天寒雪飛
,戰(zhàn)斗異常激烈
,褚英兄弟浴血奮戰(zhàn),最終擊敗烏拉兵部
。在烏碣巖之戰(zhàn)中
,褚英立下大功,被賜號“阿爾哈圖土門”(漢語意為“大智勇”的意思)
。第二年
,褚英率軍進攻烏拉,攻克宜罕山城
。因是長子
,又屢建戰(zhàn)功
,被授命執(zhí)掌國政。這年他才29歲
。
二
、努爾哈赤殺子始末 褚英柄政之后,因年紀較輕
,資歷較淺
,而又心胸偏狹,操切過急
,受到“四貝勒”
、“五大臣”內(nèi)外兩方面的反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八呢惱铡本褪桥瑺柟唷皭廴缧母巍钡乃膫€子侄:次子代善
、侄子阿敏、五子莽古爾泰
、八子皇太極
。建州沒有立嫡以長的傳統(tǒng),諸弟們不滿于褚英當嗣子
、主國政的地位
,便同“五大臣”聯(lián)合,傾軋褚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拔宕蟪肌本褪桥瑺柟唷靶庞枚黟B(yǎng)、同甘共苦”的費英東
、額爾都
、何和里、安費揚古
、扈爾漢
。他們也不滿于褚英專軍機、裁政事的地位
,力求同“四貝勒”結(jié)合
,共同扳倒褚英。
從褚英方面來說
,他對“五大臣”這些建州的“柱石”和“元勛”
,缺乏謙恭的態(tài)度;對諸弟又沒有籠絡(luò)的智術(shù),總是想趁父汗努爾哈赤在世時
,逐漸削弱他們的財富和權(quán)力
,以便鞏固自己的儲位,為自己順利即位鋪平道路
。他的這種做法使“四貝勒”與“五大臣”人人自危
,更促進了他們的聯(lián)合
,使自己陷于孤立。更愚蠢的是
,褚英對自己的處境不但沒有覺察
,反而為了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號令諸貝勒于諸大臣對天發(fā)誓
,效忠自己;強迫四個弟弟“不得違背兄長的話
,更不允許將兄長所說的各種話告訴父汗?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边€聲稱:“凡與我不友善的弟弟們
,以及對我不好的大臣們,待我坐上汗位以后
,均將之處死?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不久
,褚英的上述言行被告發(fā),努爾哈赤深知褚英弊病
,但也想給兒子一個檢討自己
、痛思悔過的機會,就招褚英
,讓其看“四貝勒”
、“五大臣”告發(fā)他的文書,只要他承認自己狹隘
、專橫
、偏私的錯誤,或許仍會得到父汗的寬恕和一如既往的扶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邱矣⑷怨淌丶阂姡凰蓟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于是
,努爾哈赤開始逐漸削弱了褚英的權(quán)勢,明確表現(xiàn)出對他的不信任
。如此更加激發(fā)了褚英的極大不滿
。至此,褚英從被立儲君到他最后失去執(zhí)政權(quán)力
,僅僅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
褚英開始敵對父王,結(jié)交黨羽
,伺機報復
。當父親出兵在外的時候
,褚英出謀,寫詛咒對天地焚燒
。還揚言: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
,“若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nèi)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努爾哈赤聽聞此事之后,非常生氣
,盛怒之下命將長子褚英幽禁在高墻之中
。被壓兩年之后,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
,褚英被努爾哈赤以不思悔改之名下令處死
,年僅36歲。
三
、努爾哈赤處死長子褚英的真正原因
幾百年來
,人們一直在探尋努爾哈赤究竟為什么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幽死胞弟
,殺死親子
,骨肉相殘,做出了這么違背常理的事情?尤其褚英
,不僅是他的骨肉至親
,而且是他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得力助手、股肱之臣
,究竟是什么原因
,最終促使努爾哈赤下定決心殺害他呢?
有人試圖從努爾哈赤性格上找原因,認為:“奴酋為人猜厲威暴
,雖其妻子及素親者
,少有所忤,即加殺害
,是以人莫不畏懼
。”也有人從利益上找原因
,認為努爾哈赤是要保住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
。還有人從戀情上找原因,說他們父子為爭奪一個女人
。這毫無根據(jù)
,純屬戲說。事實上,努爾哈赤也是一個有手足情
、父子情的人
,幽弟殺子之事實屬無奈。特別是老年之后
,努爾哈赤每每回顧這些事情
,都心懷慚德、久不平靜
。應(yīng)當說努爾哈赤一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囚殺了長子褚英
。那么褚英死因之謎是怎樣揭開的呢?事情是這樣的:
1998年,歷史學家在中國第一檔案館看到了乾隆時期的“老檔”整理與重鈔的檔案《滿文老檔》(即《無圈點老檔》)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稛o圈點老檔》中對褚英之死作了記載,從而解開了褚英死因之謎:
“聰睿恭敬汗以其長子阿爾哈圖圖們
,心術(shù)不善
,不認己錯,深恐日后敗壞治生之道
,故令將其囚居于高墻內(nèi)
,經(jīng)過二年多之深思,慮及長子若生存
,必會敗壞國家。倘憐惜一子
,則將危及眾子侄
、諸大臣和國民。遂于乙卯年聰睿恭敬汗五十七歲
,長子三十六歲
,八月二十二日,始下決斷
,處死長子
。”
對于這樁史上鮮見的父殺子的悲劇
,史學家認為
,努爾哈赤是一位具有遠大政治抱負的政治家,當他的力量還很弱小時
,他需要一支強有力的骨干隊伍同心同德
,朝著既定的大目標共同奮斗。當時這個隊伍主要是兩個集團:一個是宗室貴族集團
,以四大貝勒為代表;另一個是軍功貴族集團
,如五大臣。
當褚英被推到執(zhí)掌國政的地位時,因為他沒有恰當處理好各種關(guān)系
,兩個集團的主要成員都反對他
。努爾哈赤不處理褚英,就會出現(xiàn)三個不合:宗室貴族不合
、軍功貴族不合
、宗室貴族與軍功貴族不合。除掉褚英之后
,使宗室貴族合
,又使軍功貴族合,更使宗室貴族與軍功貴族大合
,從而為建立后金政權(quán)
、創(chuàng)立大清事業(yè)奠定了基礎(chǔ)。
由此看來
,褚英被殺
,殘忍的也許不是父親而是政治。
努爾哈赤長子英勇善戰(zhàn) ,36歲被父親處死
,父子間有什么深仇大恨?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
,從小就跟隨父親征戰(zhàn)沙場
,驍勇善戰(zhàn)的褚英逐漸立下戰(zhàn)功,成為了努爾哈赤最器重的兒子之一
。因為戰(zhàn)功赫赫
,褚英成為了汗位繼承人,前途一片廣闊
。然而褚英的一生并沒有按照這樣的方向發(fā)展
,反而是被廢除了太子之位,最后還被父親處死
。這是為什么呢
??
這主要跟他的性格有關(guān),自幼跟隨父親出征
,見慣了腥風血雨的褚英性格比較剛烈
,為人比較殘忍,說話更是毫不避諱
。戰(zhàn)功赫赫的褚英慢慢開始驕傲起來
,本來就心胸狹隘的他更是不把人放在眼里
,尤其是在成為汗位繼承人之后。因為褚英屢建戰(zhàn)功
,為努爾哈赤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
,加上他又是長子,努爾哈赤很放心把國家交給他
,因此早早地就把褚英立為繼承人
,但是因為褚英性格的原因,很多人都對此表示不滿
,并想方設(shè)法的來搞垮褚英的勢力
。
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
,和褚英關(guān)系不好的幾個貝勒
,決定聯(lián)合五大臣來扳倒褚英,控告褚英挑撥貝勒和五大臣的關(guān)系
,并且企圖索取弟弟們的財物
,還揚言自己即位之后首先就要誅殺這些弟弟。
努爾哈赤也不能置之不理
,只能出面開導
。努爾哈赤知道褚英頑固剛烈,做事情比較偏激
,但是他認可褚英的軍事才能
,于是想給褚英一次機會,只要他能夠認識到自己之前言論的錯誤性
,并且積極改正
,就網(wǎng)開一面原諒他。然而褚英讓努爾哈赤很失望
,他不僅沒有悔改之心,甚至還和父親作對
。他先是不知悔改
,被削弱了權(quán)勢,后來又拉攏反對努爾哈赤的勢力
,最終被廢太子之位
。
專橫的褚英被廢太子之位后也沒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還在父親出征時給父親下詛咒
,并說父親率領(lǐng)的出征隊伍一定要被打敗
,到時候他會打開城門讓敵人進城。正在前線奮戰(zhàn)的努爾哈赤聽到這件事后非常憤怒
,一氣之下把褚英幽禁了
,并在兩年后將其處死。
褚英的軍事才能的確很出眾,從小就生長在廝殺的環(huán)境下
,對于戰(zhàn)爭再熟悉不過了
,然而正是見慣了沙場讓他變得偏執(zhí)己見,狹隘專橫
,還沒執(zhí)政就開始搜刮弟弟的財物并且出言不遜
。如果他善待兄弟,謙遜待人
,或許四大貝勒和五大臣并不會對他有太大成見
,最后矛盾也不會激化。善于打仗的褚英最終還是敗在了政治上
,他的偏執(zhí)和自私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
褚英做了什么,為何會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
帝王之家
,除了親緣關(guān)系
,還結(jié)成了各種政治關(guān)系,內(nèi)部爭斗時有發(fā)生
,其激烈程度
,絲毫不亞于對外戰(zhàn)爭,努爾哈赤的家庭就是如此
。
在創(chuàng)業(yè)的起步階段
,努爾哈赤一家同甘共苦,一致對外
。在消滅完部分敵人
,逐漸壯大的時候,家族勢力也開始膨脹
,最終釀成父子兄弟相殘的悲劇
。扳倒舒爾哈齊后,努爾哈赤又親自除掉了親生兒子褚英
。
褚英是努爾哈赤的元妃佟佳氏所生
,在兄弟中排行老大。褚英出生時
,努爾哈赤處于起兵前夕
,處境艱難,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他就是在動蕩不安中度過自己的童年
。不過事情有壞的一面就有好的一面
,褚英從小見慣了刀光劍影,加上長輩的栽培
,長大后驍勇善戰(zhàn)
,富有謀略。
十八歲時
,褚英便追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zhàn)
,還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戰(zhàn)績。征戰(zhàn)安楚拉庫路
,凱旋后還被賜號洪巴圖魯
,封貝勒。巴圖魯是滿語英雄
、勇士的意思
,前面特加?洪?字,以增加其分量
,區(qū)別于其他
。
后來,褚英作為副將隨叔父舒爾哈齊出征
,參加烏碣巖之戰(zhàn)
。舒爾哈齊比較迷信,看天象不好
,準備中途班師回朝
。褚英堅決反對,并出其不意
,以少勝多
,被賜號阿爾哈圖土門,漢譯為?廣略?
,史稱廣略貝勒
。次年,褚英再次告捷
,一舉攻下烏拉部的宜罕山城
。年輕的褚英已經(jīng)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武精神,為統(tǒng)一女真各部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深受努爾哈赤賞識。
除了軍事才干
,努爾哈赤在政治上也很有抱負
,期待著能夠繼承努爾哈赤的汗位。但他過于自負
,性情孤傲
,心胸狹隘
,報復心強,又容不下他人意見
。
隨著事業(yè)蒸蒸日上
,努爾哈赤也越來越老,但軍政事務(wù)也越來越多
,他便有意讓褚英代為處理政務(wù)
。努爾哈赤的兒子很多,為何偏偏選中褚英呢
?
一
、褚英作為長子又有戰(zhàn)功,按照嫡長子繼承制順理成章
。如果選擇其他小貝勒
,褚英作為兄長,力量又強
,勢必不服
,容易出亂。
二
、進一步考察褚英的才能
,看看他是否是合格的人君之選,也試探一下其他各方的反應(yīng)
。
作為父親
,努爾哈赤希望褚英能夠在輔政時改掉自己的缺點,成為一個寬宏大量的人
。不過后來的事實證明
,褚英只是軍事人才,并非政治家
,努爾哈赤對他的期待純屬一廂情愿
。褚英不僅沒有克服自身缺點,反而變本加厲
。他代理朝政后
,處事不公,心術(shù)不正
,對兄弟傲慢無禮
。
代善等四大貝勒,皆為努爾哈赤所倚重之人
,都無法同褚英共事
。更糟糕的是,褚英竟瞞著努爾哈赤
,要求四大貝勒與自己一起對天發(fā)誓
,逼他們只對自己忠心
。
同時,褚英還威脅兄弟以及?五大臣?
,將來繼位后要重新分配財產(chǎn)
,凡是與自己關(guān)系不好的,都會被清理
。?五大臣?即努爾哈赤所?信用恩養(yǎng)
,同甘共苦?的額亦都、費英東
、扈爾汗
、何合里、安費揚古
。他們早年追隨努爾哈赤
,功勛卓著,地位崇高
。褚英倒行逆施
,自然難以服眾。
四大貝勒與滿清?五大臣?受到褚英的威脅
,于是聯(lián)合起來
,向努爾哈赤告發(fā)褚英。努爾哈赤讓他們每人寫一份材料
。他們各寫文書
,控告褚英的罪名是:
一、撥弄是非
,讓?四大貝勒?
、?五大臣?關(guān)系不和睦;
二
、揚言?我即位后
,將誅殺與我為惡的諸弟、諸大臣
。?
三
、聲稱要索取諸弟的錢財。
努爾哈赤為了慎重考慮
,還是給了褚英申訴的機會
。但褚英表示無話可說,實際上就是承認自己的罪行
。努爾哈赤對此深表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