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機處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
清朝入關以來
,在政治比如
,雍正皇帝就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明了軍機處。1729年
,清朝出兵平定準噶爾部的叛亂。當時,雍正皇帝為方便處理軍政要務,在靠近養(yǎng)心殿的隆宗門設立軍機房。1732年,軍機房改為軍機處。入值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內(nèi)閣、六部等機構(gòu)抽調(diào)來的大臣兼任,被稱為軍機大臣。軍機處最初的職能是跪受筆錄
,承命擬旨。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雍正皇帝為什么要設計“軍機處”這一個機構(gòu)出來呢?歸根結(jié)底一句話:更方便地將權力集中到他一個人之手
。在清朝創(chuàng)立之初
,皇帝的權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約。由滿洲貴族擔任的議政大臣,通過召開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方式,來參與軍國重務的處理。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皇帝本人也不能享受“一言九鼎”的權力。在清朝入關前后,由于戰(zhàn)爭頻繁,議政王大臣會議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當清朝逐漸平定了中原
,穩(wěn)定了局勢后,皇帝與議政王大臣會議之間就難免發(fā)生了矛盾。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采取的做法是,以內(nèi)閣來處理軍政要務,抵消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影響。1678年
,皇太子胤礽患上了天花,讓康熙皇帝憂心忡忡?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不過
,清朝始終沒有給內(nèi)閣授予太大的權力,抵消議政王大臣會議影響的效果很有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這時候
,南書房承擔了皇帝核心秘書的職責,類似于軍機處的前身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后,將它與奏折制度相結(jié)合
在這情況下
,議政王大臣會議成為了多余。當乾隆皇帝再也無法忍受滿洲貴族們在議政王大臣會議上的嘮嘮叨叨后,干脆將這一個早已名存實亡的制度予以廢除。那么,當軍機處的權力一再增加后
,會不會尾大不掉,反過來影響到皇帝的權力呢?事實上,這種危險是存在的
。乾隆時期
,和珅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和珅出臺了一項制度,規(guī)定“凡有奏折,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這就意味著,軍機處將會控制奏折的流動,割斷了大臣通過奏折向皇帝揭發(fā)彈劾軍機處劣行的信息渠道,使得皇權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了。這種現(xiàn)象
,當然不會被皇帝接受。乾隆皇帝死后,嘉慶皇帝扳倒了和珅,立即廢除了這一條規(guī)定,避免了軍機處吞噬皇權的危險雍正皇帝為什么要設立?軍機處?
雍正皇帝胤禛曾說過這么一段話:?國家政治,皆皇考所遺
這話的意思是說,眼下我正在壯年
但事實上
表面上看,1729年也就是雍正七年
其軍需一應事宜,交與怡親王
雍正皇帝設立的這個軍機處,一開始所掌管的還僅限于軍 務
另一方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8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上一篇:
胤礽是清朝最慘太子他是如何作死的
下一篇:
明朝開國五虎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