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活到1644年的三子和二女他們的結(jié)局都是如何的呢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guān)于崇禎皇帝的文章
,希望你們喜歡
。
崇禎皇帝,大明朝作為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時的最后一位皇帝
,普遍人稱他是大明朝的亡國皇帝
。1644年4月25日
,李自成攻破北京都城
,崇禎見大勢已去,為了不辱國體
,于景山自縊身亡
,壯烈殉國,年僅33歲
。
局都是如何的呢.png)
臨死前的崇禎在藍色袍服上手書:“朕自登基十七年
,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
,然皆諸臣誤朕
,致逆賊直逼京師
。朕死
,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
,以發(fā)覆面
。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一句“任賊分裂朕尸
,勿傷百姓一人”讓無數(shù)人為之動容,縱然崇禎皇帝在位時犯了多少的錯誤
,對百姓
,對這個天下,崇禎的初衷都是希望他們能好
。臨死前寧愿自己受傷害
,也希望自己的百姓能夠平安,單憑這個
,雖不足以證明崇禎是個好皇帝
,但卻可證明崇禎是個好人。
“古來亡國之君
,有以酒亡者
,以色亡者
,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
,以窮兵黷武亡者
,嗟我先帝,焦慮心求治
,旰食宵衣
,恭儉辛勤,萬幾無曠
,即古之中興令主
,無以過之”,崇禎生不逢時
,本不該是亡國之君
,他不好色,不殘暴
,不奢侈
,不好戰(zhàn),所有亡國之君該有的
,他都沒有
,可以說他是明朝少有的勤政,節(jié)儉之君
,他沒有朱棣的殘暴
,沒有武宗的好玩,沒有隆慶的好色
,沒有萬歷的怠政
,可明朝偏偏就毀在了他的手里,這不得不說是對于崇禎的一種不公
。
當然不管后世如何評價崇禎
,崇禎此時作為亡國之君已是確鑿無疑的事情。而作為亡國之君
,崇禎子嗣自然不會有什么好的結(jié)局
。曾經(jīng)的天潢貴胄,隨著國破家亡
,自然就成了過街老鼠
,雖不至于人人喊打,但東躲西藏總是避免不了的
。
據(jù)史所載
,崇禎帝一生一共生有七子六女。其中七子中
,懷隱王朱慈烜
、悼懷王朱慈燦
、悼靈王朱慈煥、悼良王皆早夭
。六女中
,除長平公主、昭仁公主外
,其余四子皆早夭
。那么崇禎帝活到1644年的三子和二女他們的結(jié)局都是如何的呢?
獻愍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是崇禎的嫡長子,母為莊烈愍皇后周氏
,崇禎三年封為皇太子
。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
,本來李邦華
、史可法及姜曰廣希望朱慈烺到朱純臣家暫避之后去南京稱帝,可是史可法等還沒找到朱慈烺
,他就被李自成先找到
,如此該機會落空。
被李自成找到的朱慈烺并未受到慘害
,被李自成迫為優(yōu)待
。李自成先是接受朱慈烺“不可驚我祖宗陵寢”、“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殺戮我百姓”的建議
,相繼下令保護明朝皇帝的陵寢
、禮葬崇禎周皇后。而后朱慈烺被李自成封為宋王
。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guān)后
,吳三桂曾想奉他還京稱帝,建年號義興
,可朱慈烺卻在亂軍中不知所蹤,自此不知去向
。而后民間傳出了多種關(guān)于朱慈烺的傳說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南北太子案”,“北太子者
,蓋云有似太子者詣周中書元振家而出
,為街道所奏,繼而殿中勘之
,言宮中事頗合
,以訊內(nèi)官,莫敢認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南太子者,蓋云東宮舊奄李繼周
、楊進朝奉南廷御札迎之
。”
,當時南北皆出現(xiàn)自稱是朱慈烺的人
,且都有著自己的證明,一時間可謂是真假太子難辨
,但是不管這兩位最終皆被殺
。
而除了“南北太子”外,有人還說朱慈烺死于李自成與吳三桂的亂軍之中
。當然還有人說朱慈烺未死
,而是被當年東宮講讀之一李士淳帶回其老家廣東省梅州市,直至終老
。
定哀王朱慈炯
朱慈炯
,崇禎第三子,母莊烈愍皇后周氏
。崇禎十六年封定王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
,崇禎子嗣皆被善待
,朱慈炯被封安定公,李自成山海關(guān)兵敗后不知所蹤
。
同時需注意
,清康熙年間盛行的“朱三太子”并不是冒朱慈炯的名,而是冒崇禎第五子悼靈王朱慈煥的名
。且需注意清朝所捕獲的“朱三太子”也并不是悼靈王朱慈煥
,因為朱慈煥五歲就病死了,《明史》載:“悼靈王慈煥
,莊烈帝第五子
。生五歲而病,帝視之
,忽云:“九蓮菩薩言
,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燹啊薄?/p>
其實被清政府捕獲的“朱三太子”是四子朱慈照,史學(xué)家孟森就曾指出康熙四十七年所獲朱三太子
,實為崇禎第四子封為永王者
,清廷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顛倒耳目者二三百年
,帝王之用機心刻深長久
,為振古所未有”。
永悼王朱慈照
朱慈照
,崇禎第四子
,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崇禎十五年三月封永王
。1644年
,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夕,朱慈照藏身于嘉定侯周奎府中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
,周奎將其交給李自成。而后李自成命其行君臣禮
,朱慈照不從
,不久又讓他行跪拜禮,他依然不從
,并狠狠說道“何不殺我”
,李自成回答道“汝無罪,姑免”
。
朱慈照是崇禎諸皇子中在1644年后記載最為詳細的一個
。1644年李自成兵敗山海關(guān)后,大順軍退出北京
,朱慈照亦跟隨之
,在逃亡的過程中,他與大順軍失散
,與一位姓毛的將領(lǐng)逃到河南種了一年的地
,之后清軍清查“流賊”,毛將軍逃跑,朱慈照只得一個人流浪。流浪到鳳陽后
,他遇到了一個依然忠于故明的前明給事中王老大人
,然后被他收留,并改名為“王士原”(倒過來就是“原是王”)
。
可好景不長
,王老大人死后,孤獨無依的朱慈照又過上流浪的生活。但不得不說朱慈照真的很幸運
,在流浪到浙江后
,他又遇到一個依然忠于故明的姓胡的老臣,胡姓老臣不但收留了他
,還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此后在這里,他以教書為生
,并與胡氏幸福的度過了幾十年的生活
,在此期間他隱姓埋名,對自己曾經(jīng)的身份閉口不談
,如此也并未被清政府發(fā)現(xiàn)
。
但是他始終心念明朝,雖不敢明言
,但還是依然遵循著明朝皇室的一絲傳統(tǒng)
,比如在取名上,他就嚴格遵循著朱元璋所定下的祖制
,他為每個兒子取名時都以“和”字排輩
,且最后一字都為帶有土部的怪字。而這些有別于常人的舉動
,最終引起了周邊有心之人的懷疑
,最后加上念一和尚在浙東起義時是打著他的旗號,如此清政府最終發(fā)現(xiàn)了這位前明的皇子
。
《清實錄卷》載:“丁未
。先是奉差查審大嵐山賊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賊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
、下九卿詹事科道會審
。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禎第四子”,此時朱慈照全家被捕
,他的妻妾和女兒都自縊而死
,兒子都被清政府抓獲。之后75歲的朱慈照承認自己是前明皇子
,而后康熙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
,未嘗無謀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钡睦碛蓪⑵淞柽t處死
,所有兒子都被判斬立決,無一幸免
。
長平公主
長平公主
,崇禎次女,母為莊烈愍皇后周氏,16歲被許配給都尉周顯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前夕
,崇禎為了不讓她們受辱,遂狠下心來親手欲用劍斬殺長平公主
,斷其左臂
,長平公主因疼昏死過去,可崇禎誤認為她已死
,遂逃過一劫
。
順治二年,長平公主上奏順治帝“九死臣妾
,跼蹐高天
,愿髡緇空王,稍申罔極”
,就是要求出家
,未獲批準,后被順治帝許配給周顯
。順治三年
,長平公主因思念父母,最終抑郁成疾
,病逝而亡
。死后葬于廣寧門外周氏宅旁。
而在民間傳說中
,長平公主被砍殺僥幸留的一命后
,于明亡后出家為尼,并學(xué)得一身極其高超的武藝
,成為獨臂神尼
,并進行反清復(fù)明的行動,而后又收了呂四娘等人為徒
。之后如金庸小說《碧血劍》的阿九
、《鹿鼎記》中的九難以及梁羽生小說《江湖三女俠》的獨臂神尼等就都是以長平公主為原型。
昭仁公主
昭仁公主
,生母不詳
。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前夕
,崇禎害怕自己的女兒受辱
,遂忍痛用劍于昭仁殿砍殺而死,死前年僅6歲
。
總得說作為亡國之君的子嗣
,他們的結(jié)局都不好
,要嗎失蹤
,要嗎被殺
,要嗎抑郁而終,要嗎被凌遲
,總之是無一善終
。
崇禎皇帝怎么死的
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
崇禎十六年(1643年)正月
,李自成部克襄陽
、荊州、德安
、承天等府
,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
。崇禎十七年(1644年)
,三月一日,大同失陷
,北京危急
,初四日,崇禎帝任吳三桂為平西伯
,飛檄三桂入衛(wèi)京師
,起用吳襄提督京營。
六日
,李自成陷宣府
,太監(jiān)杜勛投降,十五日
,大學(xué)士李建泰投降
,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明王朝面臨滅頂之災(zāi)
。太監(jiān)曹化淳說:“忠賢若在
,時事必不至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明軍在與農(nóng)民起義軍和清軍的兩線戰(zhàn)斗中
,屢戰(zhàn)屢敗,已完全喪失戰(zhàn)斗力
。
三月十七日
,農(nóng)民起義軍圍攻京城。十八日晚
,崇禎帝與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稱萬壽山
,今北京景山)
,遠望著城外和彰義門一帶的連天烽火,只是哀聲長嘆
,徘徊無語
。李自成軍攻入北京。
太監(jiān)王廉急告皇帝
,崇禎帝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
!”太監(jiān)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
。崇禎帝命人分送太子
、永王、定王到勛戚周奎
、田弘遇家
。回宮后寫下詔書
,命成國公朱純臣統(tǒng)領(lǐng)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
。
又命周皇后、袁貴妃和3個兒子入宮
,簡單叮囑了兒子們幾句
,命太監(jiān)將他們分別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著對周皇后說:“你是國母
,理應(yīng)殉國
。”周皇后也哭著說:“妾跟從你18年
,陛下沒有聽過妾一句話
,以致有今日。
現(xiàn)在陛下命妾死
,妾怎么敢不死?”說完解帶自縊而亡
。崇禎帝轉(zhuǎn)身對袁貴妃說:“你也隨皇后去吧!”袁貴妃哭著拜別,也自縊
。
崇禎帝又召來15歲的長平公主
,流著淚說:“你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來啊!”說完左袖遮臉,右手拔出刀來砍中了她的左臂
,接著又砍傷她的右肩
,她昏死了過去。 同時也揮劍刺死了自己年僅六歲的么女—昭仁公主
。
崇禎帝又砍死了妃嬪數(shù)人
,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張皇后自盡。懿安張皇后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
,自縊身亡
。十九日凌晨
,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
然后崇禎帝手執(zhí)三眼槍與數(shù)十名太監(jiān)騎馬出東華門
,被亂箭所阻
,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
,后轉(zhuǎn)向安定門
,此地守軍已經(jīng)星散,大門深鎖
,太監(jiān)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
,大火四起
,重返皇宮,城外已經(jīng)是火光映天
。
此時天色將明
,崇禎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
,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
,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
,一旦棄之
,皆為奸臣所誤,以至于此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弊詈笤诰吧酵岵睒渖献钥O身亡,死時光著左腳
,右腳穿著一只紅鞋
。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jiān)王承恩陪同
。?
崇禎帝吊死前于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
,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
,然皆諸臣誤朕
,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
,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
,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
。任賊分裂朕尸
,勿傷百姓一人
。”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
好學(xué)不倦:
崇禎帝還是一個好學(xué)不倦的皇帝
,博覽群書
,舉凡《四書》《五經(jīng)》《資治通鑒》《通鑒綱目》《大學(xué)衍義》《貞觀政要》《皇祖明訓(xùn)》《帝鑒圖說》等典籍幾乎朝夕不離手。
他還命令武英殿中書
,畫歷代明君賢臣圖
,寫《正心誠意箴》,制成屏風(fēng)
,分別安放在文華殿
、武英殿,以便隨時激勵自己
。
年號起名: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
,即明熹宗朱由校駕崩后十余日,朱由檢在皇極殿即皇帝位
,改年號為崇禎
。在選擇年號問題上,朱由檢頗有斟酌
。
當時閣臣提供四個年號供他選擇
,一為“乾圣”,朱由檢說“乾為天
,圣則安敢當”
;二為“興福”
,朱由檢說“中興甚好
,亦不敢當”;三為“咸嘉”
,朱由檢認為“咸旁為戈
,今方欲息干戈,勿用”
,于是選擇崇禎為年號
。?
僧尼相配:
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天清軍內(nèi)犯,兵部主事沈迅提出了一個荒唐的建議
,請求崇禎帝以天下僧人配尼姑
,編入里甲,三丁抽一
,可得兵數(shù)十萬
。崇禎帝居然認為沈迅的建議十分有理,其言可行
,立即將沈迅改任兵科給事中
。
占卜迷夢:
一夜崇禎皇帝夢見人寫個"有"字
,便叫宦官悄悄去拆字以占吉兇。那太監(jiān)剛說拆個"有"字問軍國大事
,先生就說:“不好!‘有'字是大明江山已去了一半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朱由檢
死后被清算的張居正,其張氏子孫們有哪樣的結(jié)局?
01
萬歷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公歷7月9日)
,大明朝太師(死前九日晉)兼太子太師
、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xué)士張居正病逝
,神宗為之輟朝
,贈上柱國,謚?文忠?
。
張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
,神宗命潘致仕
。潘晟是張居正生前所薦,他的下臺
,標志著明神宗朱翊鈞清算張居正日子的到來
。
同年十二月,朱翊鈞多年的?大伴?馮保因為失去政治盟友張居正
,被人彈劾十二大罪狀
,朱翊鈞?念系皇考托負,效勞日久
,故從寬著降奉御
,發(fā)南京新房閑住。?看在多年陪伴情分上
,寬大處理
,罰出北京城,往南京養(yǎng)老賦閑
。朱翊鈞派人查抄了馮保的家
,得金銀一百余萬、珠寶無數(shù)
。朱翊鈞領(lǐng)略到抄家獲財?shù)男腋8?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
朱翊鈞對待?大伴?馮保的態(tài)度成為一種暗示
,成為扇動的蝴蝶的翅膀
。首先是
,陜西御史楊四知上疏彈劾張居正十四大罪,萬歷十一年三月
,張居正死后9個月
,朱翊鈞在奏疏上批示:?居正朕虛心委任,寵待甚隆
,不思盡忠報國
,顧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
。念系皇考付托
,待朕沖齡,有十年輔佐之功
,今已歿
,姑貸不究,以全始終
。?
緊接著
,御史丁此呂上疏檢舉:萬歷七年己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主考高啟遇出的考試題為:?舜亦以命禹?,丁此呂認為這是高啟遇奉進張居正
,舜是皇上
,禹是張居正。
然后是
,御史羊可立上疏言張居正構(gòu)陷廢遼王
,?已故大學(xué)士張居正隱占廢遼府第田土,乞嚴行查勘
。?遼王名叫朱憲節(jié)
,飛揚跋扈,無惡不作
,隆慶皇帝在世時
,在張居正等一幫大臣的聯(lián)手下,遼王朱憲節(jié)被廢為人
。
廢遼王家人心心念念為遼王翻案
,廢遼王次妃王氏上疏鳴冤,上疏中說了一句關(guān)鍵的吸引朱翊鈞的話:?庶人金寶萬計
,盡入居正府矣
。?
查抄罪臣獲取巨金上癮的朱翊鈞一聽這話,萬歷十二年(1584年)四月詔令查抄張居正家產(chǎn)
。朱翊鈞在張居正在位時
,曾經(jīng)對張居正說過一句話:?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
。?
現(xiàn)在說說張居正的?好學(xué)生?朱翊鈞是如何看顧張先生子孫的:查抄人員以刑部侍郎邱橓領(lǐng)銜
,邱橓未到江陵以前,荊州府
、江陵縣親自到張宅封門
,張宅子女躲到空屋里,不敢出來
。沒有食物
,不要緊,他們只是不敢出來
!直到五月初五
,邱橓到了,打開宅門
,餓死的已經(jīng)十余口
。
朝廷查抄人員在張府共抄出黃金2400兩,白銀10000多兩
,金器3700兩
,銀器10000兩。這些金銀已是不少
,張先生本來也沒有海大人清廉
。然而還是和早先估計的相去甚遠。查抄人員嚴加拷問
,嚴刑逼供,要張家交出寄存在外的200萬兩金銀
。長子張敬修受不了折磨
,自縊而死;三子張懋修自殺未遂
,僥幸保存一條性命
。
張敬修臨死的血書,字字泣血:
嗚呼
,天道無知
,似失好生之德,人心難測
,罔恤盡瘁之忠
。嘆解網(wǎng)之無人,嗟縲紲之非罪
,雖陳百喙
,究莫釋夫譏讒,惟誓一死,以申鳴其冤郁
邱侍郎
、任撫按
、活閻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
,奉天命而來
,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可也
,何忍陷人如此酷烈
!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憐之,今不得已
,以死明心
。嗚呼,炯矣黃爐之火
,黯如黑水之津
,朝露溘然,生平已矣
,寧不悲哉
!
張敬修的死,震動朝廷
,申時行和六部大臣疏請從寬處分
;刑部尚書潘季馴復(fù)言?居正母逾八旬,旦暮莫必其命
,乞降特恩宥釋
。?在這種情形之下,明神宗下詔特留空宅一所
,田十頃
,贍養(yǎng)居正的母親。
最后
,明神宗上諭說:
遼府廢革
,既奉先帝宸斷,又無應(yīng)繼之人
,著推舉親枝
,以本爵奉祀,仍準王歸葬原封
。抱養(yǎng)子述璽準依親居住
,給與庶糧二百石,本折中半支
。(本指本色
,折指折價
,言實物及代價各半支給也)王氏從厚,援徽府例贍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