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整理了侯朝門的由來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快點來看看吧。候潮門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心馳神往,畢竟能夠等候潮水的到來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不過現(xiàn)在的候潮門遺址是在候潮路和江城路交叉口,隨著錢塘江河道的改變,這里已經(jīng)不是最佳聽潮和觀潮的地方 ,不僅是觀潮勝地
竹車門變候潮門
候潮門這個名字也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改成候潮門之前
,它有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名字:竹車門,這個名字的來源還要從錢镠說起。五代十國時期
,浙江屬于吳越國,而錢镠就是吳越王,為了保障杭州的安全,錢镠開始筑造捍海塘,同時筑造了竹車門,《吳越備史》中有記載:初定其基
,而江濤晝夜沖激,沙岸板筑不能就。王命強弩五百,以射濤頭,又親筑胥山祠,仍為詩一章,函鑰置于海門。其略曰:“為報龍神并水府,錢塘借取筑錢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里的王就是錢镠
,而這個事件就是傳說中的錢王射潮。傳說中錢镠命人射了三次潮,每次一萬支箭,最終射退了潮水,于是命人運巨石,并用竹籠裝起來做地基到了南宋時期
候潮門與錢塘江潮水
候潮門的位置和名字就決定了這個城門跟錢江潮水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不要以為只有現(xiàn)代人才喜歡觀潮
、聽潮,古代娛樂活動匱乏的情況下,看潮觀潮更加頻繁,而候潮門就是最佳的觀潮聽潮的地點。唐宋時期的候潮門就在錢塘江邊上,而錢塘江自杭州城東北繞城向南流去
,錢江潮來的時候剛好就打在候潮門的岸邊,但是候潮門的城門不是隨便能上去的,于是,大家把目光放在了候潮門外。為了便于觀潮,候潮門外建了很多觀潮的樓閣:北面有映江樓
當然
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就有一首詩《登樟亭驛》盛贊錢潮景:“百里嗚雷震
候潮門外酒壇兒
杭州十座城門十句諺語
而大量運輸黃酒需要考慮到經(jīng)濟成本
南宋時杭州的水門不止一個
這里不僅僅各式各樣的商販都有,比如南豬行
不過,隨著錢塘江東退
候潮門是南宋皇城的咽喉
南宋時期的候潮門雖然比不上朝天門尊貴的地位
候潮門附近有這么多重要的場所,它是南宋京城面向外部的一條重要通道,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
而一些官員
,不管是進京面圣,還是辭職或者免職要離開京城,都要從候潮門外的“樟亭驛”辦理手續(xù),等待上報后完成手續(xù)才進入或者離開。而且候潮門外也有一個大教場,也就是練兵的地方,宋孝宗趙昚登基第二年還來這里閱過兵。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候潮門離錢塘江越來越遠,也不再是皇城,候潮門的地位也逐漸下降候潮門城垣塌圮,已由工程局派工拆卸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路治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別在哪兩個城市
趙匡胤因其發(fā)跡在宋州
靖康二年(1127年)
擴展資料:
趙匡胤因其發(fā)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
靖康二年(1127年)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
北宋后宮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給金國
宋徽宗在朝政上毫無建樹
南宋的都城在現(xiàn)在的哪里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商丘古城(應(yīng)天府)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府)
應(yīng)天府:
公元1006年,宋真宗以帝業(yè)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yīng)天府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
臨安府:
公元1129年閏八月
,宋室南遷杭州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納土歸宋對宋朝的功績和對杭州的歷史貢獻,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升杭州為“臨安府”。公元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
,作為“行在”。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府,增建禮制壇廟。擴展資料
南宋歷史:
1、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二十一日
,趙構(gòu)從濟州南下,在應(yīng)天府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權(quán)。2、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
,完顏宗弼(兀術(shù))揮師南下,宋高宗再無路可逃,只能入海逃難,在溫州沿海漂泊了四個月之久3
4、公元1141年
5
6、1214年七月
,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7
、景炎三年(1278年),隨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余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后,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應(yīng)天府
百度百科-臨安府
關(guān)于南宋都城的資料 南宋王朝的都城是臨安
,位于現(xiàn)代浙江省的杭州市。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
,大觀元年(1107)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
、余杭、臨安、于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9個縣。當時人口已達20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
,改江寧府(現(xiàn)南京)為建康府,作為行都,稱“東都”。建炎三年(1129)閏八月,宋高宗至杭州
,以杭州州治為行宮。建炎三年(1129)七月,升杭州為臨安府
紹興八年(1138年),定臨安為都
紹興九年(1139年),以太后有歸期建慈寧殿
紹興十五年(1145年)建欽先孝思殿
擴展資料:
臨安工業(yè)有電纜
、電子、絲綢、醫(yī)藥和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等門類,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之一。中國電子商務(wù)百強縣第32名。浙江省17強經(jīng)濟縣市之一,浙江省首批小康縣之一,浙江省十七強經(jīng)濟擴權(quán)縣之一。臨安2013年全年實現(xiàn)GDP409.23億元
,財政總收入48.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1億元,分別增長10.1%和10.4%;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0元,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561元,分別增長11.1%和11.4%。2014年全年實現(xiàn)生產(chǎn)總值450億元,同比增長8%;分別為;投資、消費、出口均保持兩位數(shù)以上增長;規(guī)模工業(yè)銷售產(chǎn)值達到662.46億元。臨安2015年1季度實現(xiàn)GDP93.95億元,同比增長7.6%
,財政收入實現(xiàn)16.54億元,同比增長15.00%。固定資產(chǎn)投資額實現(xiàn)26.32億元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臨安 (南宋都城)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位于今天的哪個城市 北宋都城為東京開封府,即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
擴展資料:
南宋歷史概述
公元1127年
1206年
南宋在政治
南宋雖偏安于秦嶺淮河以南
北宋歷史概述
顯德七年(960年)
北宋疆域東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
宋朝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