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黃馬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在一些清宮戲當(dāng)中看到這樣一個場景,皇帝要賞賜某位功勛卓絕的大臣的時候
直到清朝
職業(yè)裝
在最開始
,黃馬褂只是一種職業(yè)裝,上班的時候需要穿著,但是只有使用權(quán),沒有擁有權(quán),當(dāng)你離開了這個職位,黃馬褂就被收回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也就是所有皇帝身邊服侍的人都要穿黃馬褂,如果是皇帝出巡
,大臣們也要穿著黃馬褂,其作用就是制造一種“御氣”,彰顯皇家威嚴(yán)無比。賞賜宗室群臣
皇帝恩賜宗室
、近臣和獎賞武職官員的黃馬褂,其中賞給武官的其實作為官服
行圍馬褂
清咸豐前
,清帝每年秋天都會到木蘭(今河北省承德市北400里處,現(xiàn)名“圍場縣”)打獵20天,進行“行圍”。而在行圍打獵的過程中,只要參與的文武官員射得獵物,或者是打獵完畢遇到獻禽的蒙古人時,清帝一般都要賞穿黃馬褂。當(dāng)然這種行圍馬褂其實與職任馬褂差不多
,它只有在行圍的時候才能穿,其他時候皆不能穿,只能是將它供奉在家中。而一旦違反,私自將其穿出去,則會被以覬覦皇權(quán)罪論處。清朝皇帝最擅長將不值錢的物件賦予皇家恩典,作為賞賜臣子的無上榮耀
。清朝的三眼花翎,就是有三個圈圈的孔雀羽毛,被清朝皇帝包裝成了皇親國戚才配擁有的高級官員的象征,能獲此殊榮的外姓臣子不過寥寥數(shù)人。黃馬褂也是如此,在清朝“賞穿黃馬褂”是足以讓臣子光耀門楣的賞賜。太平天國崛起后
,“賞穿黃馬褂”大多都是賞賜給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有功者。清朝末年黃馬褂也爛大街了,得太后歡心就能得到“黃馬褂”在古代并沒有什么特權(quán),但是卻代表著皇家的最高榮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393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