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司馬光,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司馬光砸缸”的典故應(yīng)該是人人都知道的吧?歷史上的司馬光,不僅少年聰慧,還博學(xué)多知,年僅19歲就考上進士
,進入北宋朝廷后更大放異彩。他的謚號是“文正”,這個謚號在古代是對文臣的最高贊美,宋朝319年的歷史上,也就9個人拿到。北宋學(xué)者程頤感嘆:我這輩子見過很多人
,能稱得上完美一詞的,也就司馬光、邵雍、張載這3個。司馬光生前歷任開封府推官、龍圖閣直學(xué)士、樞密院副使、尚書左仆射兼職門下侍郎(副宰相),死后仍從祀孔廟、歷代帝王廟,堪稱文臣表率。當(dāng)然了
,司馬光并不是完人,“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司馬光”,只不過司馬光性格溫良正直、忠君愛友、思想教育方面成就很高,這才備受推崇。但很少有人知道,司馬光還是個難得的忠于婚姻的男子,他拒絕納妾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古代的文人墨客多半愛流連秦樓楚館,家中紅旗不倒
司馬光的夫人姓張
,名字不詳(傳說名叫張儒秀)。兩人結(jié)婚30多年,張夫人竟然毫無懷孕動靜,她急得很,經(jīng)常在家求告老天爺,出門在外也注意做善事,就為了積點德,讓上天垂憐賜個孩子。反而是身為丈夫的司馬光半點不急
。在古代,聰明的正妻為了確保自己地位穩(wěn)固,會給丈夫安排妾室,而不是等著丈夫變心,主動將新人拉進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古今譚概》記載了張夫人給司馬光納妾的過程
,張夫人將新人打扮好,悄悄送進司馬光的書房,沒想到司馬光連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八風(fēng)不動,坐在那兒繼續(xù)看書——“乘間俾盛飾送入書房,公略不顧。”這位美女可能覺得司馬光看書太認(rèn)真
“此是《尚書》
北宋學(xué)者邵伯溫(1055年~1134年)寫了一本《邵氏聞見錄》,里面有一些批評王安石的句子
結(jié)果王安石上來就問:“何物也?”女子回答:“夫人讓我來伺候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王安石聽完不僅將女子完璧歸趙,讓他們夫婦團圓
,還給了90萬錢,讓他們以后好好過日子。司馬光和王安石類似,他沒有親兒子司馬康還幫司馬光做修《資治通鑒》的工作
司馬光與妻子琴瑟和諧
“年去年來來去忙,蹔偷閑臥老僧床。驚回一覺游仙夢
宋朝元祐元年(1086年),67歲的司馬光病逝
1.柳宗元。祖籍河?xùn)|(今山西省.永濟市)
文正
,按謚法:道德博聞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說,能夠被賜予“文正”的官員,生前不僅德才兼?zhèn)洌乙”M職守,忠君愛民。1. 寫出文言文《司馬光》的現(xiàn)代文翻譯 原文:司馬光
父池
,天章閣待制。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
其后京、洛間畫以為圖
年甫冠
除奉禮郎
服除,簽書武成軍判官事
中官麥允言死
允言近習(xí)之臣
加集賢校理。從龐籍辟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蠶食其地
籍從其策;而麟將郭恩勇且狂
籍沒
交趾貢異獸
,謂之麟,光言:“真?zhèn)尾豢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修起居注,判禮部
光言:“四方見、京師不見
同知諫院
詔置末級
諫官范鎮(zhèn)首發(fā)其議,光在并州聞而繼之
,且貽書勸鎮(zhèn)以死爭。至是,復(fù)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斷力行?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選宗室為繼嗣者乎
?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帝曰:“此何害
,古今皆有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小人無遠慮
,特欲倉卒之際,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光孝友忠信
,恭儉正直,居處有法,動作有禮。在洛時,每往夏縣展墓,必過其兄旦,旦年將八十,奉之如嚴(yán)父,保之如嬰兒。自少至老,語未嘗妄
,自言:“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他的父親司馬池
,曾任天章閣待制。宋仁宗寶元初年,司馬光考中進士,這年他剛二十歲。他不喜歡華麗
,在參加聞喜宴時,唯獨司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進士的人告訴他說:“君王賞賜的花,不戴不恭敬。”于是司馬光才戴上一枝。朝廷授予他奉禮郎一職
,因司馬池在杭州,司馬光便請求任蘇州判官以便能侍奉父親,朝廷答應(yīng)了。他與別人一同負(fù)責(zé)諫院工作的時候,宋仁宗用于贈送司馬光率領(lǐng)同僚三次上書
皇上沒有答應(yīng)。司馬光便把皇上賞賜的珠寶作為諫院的辦公費
御史中丞王陶因為議論宰相不值日而被罷官
,讓司馬光代替他。司馬光說:“王陶由于議論宰相被罷免了官職,那么御史中丞我現(xiàn)在不能擔(dān)任。我希望等到宰相值日后,再來就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掌管政務(wù)的官吏,認(rèn)為河朔一帶天旱歉收
,國家用度不充足,請求在南郊祭祀時不要賞賜黃金絹帛之類?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司馬光和王珪、王安石同時被召見
,司馬光說:“救災(zāi)和節(jié)約用度,應(yīng)該從貴戚和近臣開始,這件事可以這么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善于理財?shù)娜?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增加賦稅而國家的財用就能夠充足
對這個問題
王安石開始主持政務(wù)
皇帝于是任命司馬光為樞密副使
我只是憑俸祿和職位使自己榮耀,卻不能拯救百姓于災(zāi)難之中
他居住在洛陽的十五年
他所到之處,老百姓攔在路上聚集圍觀
2. 司馬光 字君實 一、譯文:司馬光
一天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個孩子登上水缸
二、原文:元末 脫脫
司馬光
擴展資料
一
、人物簡介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xué)家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