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朱元璋下令貪污六十兩以上就斬首,明朝六十兩銀子換做現(xiàn)在是多少錢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24 04:25:56

    朱元璋下令貪污六十兩以上就斬首,明朝六十兩銀子換做現(xiàn)在是多少錢

    還不知道:明朝銀子的讀者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
    ,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中國歷史上對待貪官最嚴(yán)厲的時代

    ,那一定就是朱元璋當(dāng)政時期的明朝。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這么嚴(yán)苛
    ,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小時候
    ,受到了貪官污吏的剝削和壓迫。早在元朝時期
    ,元朝有一個制度用來滿足統(tǒng)治者的窮奢極欲
    ,這個制度就是淘金戶制度

    這個制度

    ,把一些人家劃為淘金戶
    。顧名思義
    ,就是要去淘金
    ,然后每年上交給官府一定數(shù)量的黃金,要不然就會受到懲罰
    。很不幸的是
    ,朱元璋一家就被劃為淘金戶
    。為了上交黃金
    ,朱元璋一家把所有東西都變賣來換黃金。這導(dǎo)致朱元璋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就是這樣餓死的

    后來朱元璋為了吃飽飯

    ,沒有辦法
    。就到皇覺寺出家
    。之后投靠了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的統(tǒng)治
    ,朱元璋一步一步奪得了起義軍的控制權(quán)
    ,打敗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這就是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這么嚴(yán)格的原因
    。其中
    ,朱元璋在位時
    ,曾經(jīng)頒布了一條法令
    ,就是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直接斬首

    朱元璋的這個命令可不是開玩笑的

    。曾經(jīng)有一個將軍
    ,因為戰(zhàn)功顯赫,被朱元璋封王
    。但是這個人殘暴不仁,危害百姓
    。就有人在朱元璋設(shè)立在午門外的鳴冤鼓擊鼓鳴冤。朱元璋派人調(diào)查以后情況屬實
    ,竟然做出決定
    ,要把這個官員活活地剝皮
    。朱元璋對待貪官的態(tài)度
    ,可見一斑

    六十兩銀子

    ,到底值多少錢呢?我們用米的價格進行換算
    ,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六十兩銀子,買到的米總數(shù)
    ,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十萬塊錢買到的米
    。所以可以大概估計出,六十兩銀子
    ,大概等于現(xiàn)在的十萬塊錢

    朱元璋規(guī)定貪污60兩銀子斬首
    ,明朝60兩是多少人民幣

    《明史?刑法二》:郭桓者,戶部侍郎也

    。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
    、趙全德等與桓為奸利
    ,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
    ,詞連直省諸官吏
    ,系死者數(shù)萬人

    以上是明初四大案之一,是明太祖重典肅貪的表現(xiàn)

    ,是明朝貪官的噩夢
    ,使他們坐臥不寧
    。郭桓只是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
    ,就貪污了幾百萬石,典型的?小官巨貪?
    。朱元璋接到御史余敏、丁廷舉報后
    ,雷霆大怒,下令徹查
    。最后的結(jié)果是六部左右侍郎以下都被處死,就連審刑官吳庸等人也被處死

    我國歷朝歷代對于治理貪官污吏

    ,是非常嚴(yán)厲的
    ,可是由于官官相護,好多大案都不了了之
    。而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個例,他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
    ,曾詔令天下:

    ?為惜民命

    ,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
    ,決不寬貸!從地方縣
    、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污
    ,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
    ,一查到底?

    朱元璋如果自稱肅貪第二

    ,那么沒有一個人敢稱第二。不管中央六部官員
    ,還是地方官吏,只要貪污超過六十兩
    ,一律處死
    。這是多么嚴(yán)厲的處罰
    ,簡直難以想象
    。那么
    ,朱元璋為何對貪官如此深惡痛絕呢
    ?這和他的早年經(jīng)歷有關(guān),慢慢道來

    公元1328年10月29日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家庭
    ,家境貧寒,他的父親為朱五四
    。他小時候經(jīng)常搬家
    ,居無定所
    ,四處流浪
    ,?飄到哪算哪?。這一年
    ,朱五四一家逃亡到了淮河邊上,妻子在鳳陽的燃燈村附近
    ,生下了朱元璋。(?世家沛
    ,徙句容
    ,再徙泗州?《明史?太祖本紀(jì)》)

    至正三年(1343年),安徽濠州發(fā)生旱災(zāi)

    ,第二年春天又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蝗災(zāi)和瘟疫。本來元朝的殘暴統(tǒng)治
    、貪官污吏橫行,已經(jīng)民不聊生了
    ,再加上天災(zāi),貧苦老百姓生計更加艱難了
    。朱元璋的父親
    、母親以及大哥三人先后去世,朱元璋和他二哥
    ,連棺材都買不起
    。如果不是鄰居劉繼祖給了他們一塊墳地
    ,朱元璋父母可能暴尸田野。因此
    ,朱元璋

    因此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
    ,回憶起元朝?苛政猛于虎也?的殘暴統(tǒng)治,自己窮困潦倒的生活
    ,才下定決心
    ,豎琴貪官
    ,還天下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朱元璋是開國皇帝
    ,曾帶兵打仗
    ,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而軍隊中軍紀(jì)嚴(yán)明,如果有人違反軍令
    ,大多軍法處置,斬首示眾
    。因此
    ,朱元璋將軍隊上的做法
    ,借鑒到了治理貪官上
    。他覺得只要實行最嚴(yán)厲的處罰
    ,就可以杜絕貪污腐敗
    ,解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天下黎民百姓

    在朱元璋當(dāng)皇帝的30年中,他與貪官斗智斗勇

    ,一直高壓反腐,手腕之強硬
    ,簡直聞所未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
    ,包括郭桓案之內(nèi)的六次大規(guī)模肅貪運動中
    ,朝廷斬殺的貪官污吏有十五萬多人。

    像監(jiān)察百官的錦衣衛(wèi)

    ,就是朱元璋設(shè)立的。他們作為朱元璋的耳目
    ,潛伏在各級官員身邊,監(jiān)視百官
    ,如果有不法行動,尤其是貪污腐敗
    ,朱元璋都會第一時間知道。

    如果這個貪官貪污超過六十兩銀子

    ,那么他就有生命危險了
    。朋友們關(guān)心的問題來了
    ,朱元璋規(guī)定的六十兩銀子
    ,折合成人民幣
    ,大概相當(dāng)于多少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看古裝劇

    ,我們經(jīng)常見皇帝隨手賞黃金千兩、白銀萬兩
    ,六十兩銀子好像太少了
    。其實那是現(xiàn)在電視劇夸張了
    ,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古代
    ,老百姓之間很少能夠使用到銀子
    ,至于黃金
    ,那就是傳說中的了。他們使用最廣泛的是銅錢了
    ,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到1500文銅錢,這已經(jīng)是一筆?巨款?了。下面以古代主食大米為例
    ,計算一下60兩銀子到底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多少錢

    據(jù)《明史?食貨二》:?於是戶部定:鈔一錠,折米一石

    ;金一兩,十石
    ;銀一兩
    ,二石
    。?

    由以上可知

    ,明朝一兩銀子可以購大米二石
    。又據(jù)《中國歷代糧食畝產(chǎn)研究》可知,明朝的一石米約重153.5斤
    。這個斤不是現(xiàn)在500克的斤
    ,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如果按照500克一斤換算,那么一石米就是182.5斤
    ,也就是91.3公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在的大米價格為每公斤4元到6元左右
    ,咱按5元計算

    因此

    ,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明朝一兩銀子購買二石大米
    ,而一石大米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91.3公斤(182.5斤)
    ,而每公斤大米5元
    。所以
    ,一兩銀子是2*91.3*5=913元,那么60兩銀子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54780元
    。5萬多元
    ,大概也就是一個普通上班族一年多點的工資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雌饋泶_實不多啊
    ,可是在古代,那就相當(dāng)于一條命
    ,還是當(dāng)官的命。

    ?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
    ,朱元璋為了肅貪
    ,規(guī)定了凡是貪污超過60兩(相當(dāng)于5萬多元)的官員,就可以處以死刑
    。這放在現(xiàn)代,是難以想象的
    。而出生低微的朱元璋知道60兩對于普通人來說,就是一筆巨款了
    ,因此才從重從嚴(yán)處罰貪官。

    朱元璋曾規(guī)定
    ,貪污60兩銀子就判死刑,60兩值多少錢
    ?算多么

    幾百年來

    ,朱元璋一直是位飽受爭議的皇帝,一方面
    ,他統(tǒng)一了天下,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
    ;另一方面
    ,他又以相當(dāng)殘酷的手段整治朝綱,不少官員都死在了他的手下。朱元璋之所以這么痛恨貪官污吏
    ,與他的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
    ,如果不是元朝官員太過橫征暴斂
    ,再加上那幾年的大饑荒,想必他的家庭也不會支離破碎
    ,父母也不會淪落到連個下葬的地方都沒有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推崇“以猛治國”

    ,頒布了一系列嚴(yán)厲的制度,在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了一場“反貪官”運動
    ,將斗爭矛頭直指各級貪官污吏。其中
    ,有一項“大寫加粗”的重要制度——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
    。乍一看
    ,這個數(shù)字并不算多
    ,為了區(qū)區(qū)60兩就要人性命,怎么看都有點“借題發(fā)揮”的意思
    。然而
    ,事實果真如此么

    要判斷60兩銀子的具體數(shù)值

    ,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將其折算成人民幣
    ,但是又不能直接換算
    ,畢竟銀子的價格一直在變化
    ,在明朝的各個時期都是不同的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按照購買力來計算
    。明初時
    ,朱元璋禁止百姓以金銀交易
    ,銀貨幣流通沒有法定的制度
    ,洪武九年(1376年)
    ,規(guī)定賦稅可“以銀鈔錢絹代輸出”

    在此基礎(chǔ)上,折算的標(biāo)準(zhǔn)是:凡銀以兩計

    ,錢以千文計,鈔以貫計
    ,各以一準(zhǔn)米一石
    。此外
    ,戶部又制定了相應(yīng)的折算比例:金一兩折米20石,銀一兩折米4石
    。由此得知
    ,一兩銀子可以買4石大米
    ,需要注意的是
    ,明朝時期的銀貨幣制度是稱量貨幣制度,銀錠和銀塊在使用時必須先鑒定成色
    ,再稱重量
    ,這樣才能確定其幣值

    其次

    ,根據(jù)《中國歷代糧食畝產(chǎn)研究》記載
    ,明朝洪武年間,一石相當(dāng)于153斤
    ,而一斤又相當(dāng)于594克
    ,所以一石的重量就是90882克,即一石大米是90882克
    。若將這一石大米換算成現(xiàn)在的重量
    ,則要再除以500克,也就是182斤
    。換句話來說,古代的一石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82斤

    這么一來

    ,就簡單多了,由于“銀一兩折米4石”
    ,又“一石折現(xiàn)在182斤”,所以明朝洪武年間
    ,一兩銀子就可以購買728斤大米。按照現(xiàn)在市場價來看
    ,大米的均價大概在3元左右
    ,因此可以算出
    ,一兩銀子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2184元。最后得出結(jié)論
    ,60兩銀子大約相當(dāng)于人民幣13萬元左右
    ,只要官員貪污13萬元以上
    ,就會被判死刑

    可是到了明朝萬歷年間

    ,銀子的價格又下來了
    ,根據(jù)《萬歷十五年》記載,那時候一兩銀子才堪堪能換2石大米
    ,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六七萬
    。然而
    ,即使銀子貶值了,貪官污吏的現(xiàn)象還是沒有得到遏制
    ,朱元璋一怒之下,又取消了60兩限度:凡貪污之人
    ,立斬不赦。就這樣
    ,朱元璋以貪污的罪名“懲戒”了一批又一批人,幾萬名貪墨分子就這樣死在了鍘刀下

    朱元璋規(guī)定,貪污60兩以上就判死刑
    ,60兩放現(xiàn)在是多少錢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

    ,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對于官員的法律和制度經(jīng)過后世的評價
    ,這些律例很嚴(yán)苛在里面朱元璋就有著這樣一條規(guī)定:貪污60兩銀子以上就斬首!這跟17世紀(jì)清朝極其重視吏治嚴(yán)懲貪官的雍正帝相比
    ,朱元璋還是嚴(yán)格的
    ,這從金額的數(shù)目中就能看出來畢竟人家是不能貪污萬兩,而他是貪污60兩就直接斬首



    之所以朱元璋會制定這樣嚴(yán)格的利益

    ,是我想這跟他的少年經(jīng)歷有關(guān),跟雍正帝不同的是
    ,朱元璋是農(nóng)民出身而且家徒四壁十分窮苦,為了活命還經(jīng)常搬家居無定所
    。他家的窮苦用一句兩句話說不清楚
    ,我只能說在朱元璋的父親
    。朱五四病逝后
    ,朱家兄弟有八個人竟然買不起一口薄薄的棺材

    而他在自己四處流浪的時候

    ,所見所聞都是貪官污吏橫行。也許是因為這樣的經(jīng)歷
    ,所以在朱元璋于1368連建立明朝的時候就嚴(yán)懲貪官污吏,只要涉及貪污就不要心慈手軟
    。而且他的這個莉莉并不像其他皇帝一樣,只是說說而已在朱元璋上位的30多年里
    ,他始終貫徹著這個律法,對于貪官污吏沒有容忍度



    在他掌權(quán)的這么多年中,他斬殺的貪官污吏根據(jù)史料記載有15萬

    。而且為了肅清貪官污吏
    ,他還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午門外特設(shè)“鳴冤鼓”用來避免官官相護的情況
    ,而且也準(zhǔn)許平民百姓進行舉報,只要他發(fā)現(xiàn)了貪官污吏已經(jīng)查實就可以得到重賞

    這樣來看的話朱元璋的這些辦法應(yīng)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貪官污吏

    ,給那些平民百姓帶來一定的保障。既然是一個好的政治制度
    ,為什么還有人說朱元璋太過于嚴(yán)苛是因為他定的金額太過于不合理了嗎
    ?那么60兩到底是多少錢呢



    相信那些看過很多古裝劇的朋友們經(jīng)常看見那些大俠

    ,主角一擲千金的片段
    。那么從這里看是不是六十兩真的不多
    ?在這里我們就的借助一些經(jīng)濟學(xué)的知識了,其實在每一個朝代的時候可能相同金額的大小就不相同
    ,甚至有的時候一年一年的金額也不一樣

    這是因為金額的變化很很多的因素有關(guān),如果在這個時候當(dāng)然進行了通貨膨脹或者說通貨緊縮金額就會發(fā)生變化

    。在朱元璋的時代因為明朝建立沒有多久銀子的購買力強
    ,一兩銀子大概就可以買六百多斤大米
    ,按照明朝中期,當(dāng)時一石約為94.4公斤



    這樣來算

    ,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
    ,也就是377.6斤
    ,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差價來算的話
    ,一兩銀子就大概是1100元左右,而在明朝初期
    ,因為物資匱乏,銀兩的價值肯定要比中期稍微高一些,那么一兩銀子也就是在1500元左右
    ,按照60兩來算
    ,也就是大約9萬塊,這個數(shù)字在古代來說
    ,足以被砍頭了



    為了十萬八千元就判處官員死刑確實有點嚴(yán)苛

    ,這是從哪說呢
    ?不知道你們你有沒有看過2018年的《人民的名義》在哪部電視劇中
    ,也有很多貪官污吏在那個里面沒有貪圖百萬金額的都不好意思抬頭。而那些貪官污吏大多只是在監(jiān)獄里好好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

    朱元璋下旨:貪污60兩銀子以上斬首
    ,那時60兩銀子現(xiàn)在值多少錢?

    引子

    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兩絲
    。得不知寒人要暖
    ,少奪人衣做地衣

    我們?nèi)A夏歷史有著整整五千年的傳承,在這五千年里面

    ,封建王朝的歷史差不多就是兩千多年。而在這兩千多年的
    ,出現(xiàn)好幾百位皇帝,在這些皇帝當(dāng)中
    ,說到起點最低的,莫過于朱元璋了
    ,而且朱元璋也是華夏歷史上整治貪官污吏最狠的皇帝
    。在明朝的時候
    ,朱元璋就規(guī)定了,凡是官員貪污60兩以上的
    ,統(tǒng)統(tǒng)斬首。那么問題來了
    ,明朝的時候60兩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多少錢呢
    ?居然需要斬首

    朱元璋是在公元1328年的時候出生的

    ,而作為一個貧窮農(nóng)民的兒子,朱元璋小時候的生活自然是過得慘兮兮的
    。而且在元朝的時候,統(tǒng)治是非常的黑暗的
    ,整個國家的人口被劃分為四個等級,作為最后一個等級
    ,漢人的生活可謂是苦不堪言
    ,而深受其害的朱元璋自然是過得不好了

    雖然小時候朱元璋日子過得清貧,但是在父親的努力之下

    ,一家人倒是沒有出現(xiàn)餓死人的情況。不過老天似乎不想讓朱元璋好過一樣
    ,在短短的半年之內(nèi),朱元璋的家鄉(xiāng)就遭遇了蝗災(zāi)還有瘟疫
    ,家里面的人除了朱元璋之外
    ,就算下一個哥哥還活著
    。而且禍不單行的是
    ,朱元璋家里面又遭到貪官污吏的勒索
    ,將家里面的錢全都給拿走了,無奈之下
    ,朱元璋只能跟哥哥拿著幾件破衣服
    ,就將家人的遺體下葬了
    ,可謂是凄慘至極
    。也正是因為這次事件
    ,讓朱元璋心中非常的痛恨貪官污吏
    ,心中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到了25歲的時候

    ,朱元璋參加了軍隊
    ,靠著自己的膽量還有聰明的頭腦
    ,很快就得到了一位大將軍的賞識,而這位大將軍甚至還將自己的女兒都嫁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可謂是一飛沖天了。

    朱元璋一當(dāng)上皇帝

    ,就立馬開始整治全國貪污的現(xiàn)象
    ,最后經(jīng)過了錦衣衛(wèi)的調(diào)查
    ,朱元璋發(fā)現(xiàn)全國上下的官員,幾乎就不存在著不貪的現(xiàn)象
    。因此朱元璋震怒
    ,馬上就頒布了“凡是貪污六十兩銀子的人,一律處死”的規(guī)定
    ,為了懲罰這些貪官污吏
    ,朱元璋甚至還發(fā)明了一種名為“剝皮塞草”的刑罰
    ,正是這項處罰的出現(xiàn)
    ,讓天下貪官無不膽寒。

    結(jié)語

    那么在明朝的時候

    ,60兩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多少錢呢
    ?根據(jù)史書的記載,明朝時期的一兩銀子是可以買到兩石糧食的
    ,而這兩石糧食放到現(xiàn)在的話
    ,相當(dāng)于190公斤的大米
    。我們要是按照200公斤來換算的話
    ,60兩銀子一共能夠換算到12000公斤的大米
    。按照我們現(xiàn)代的米價來計算的話
    ,一斤大米的價格相當(dāng)于2~3元
    ,我們就按照最高標(biāo)準(zhǔn)來計算,也就是一斤米3元錢
    ,那么12000公斤大米就差不多相當(dāng)于7萬多塊錢了。所以說在明朝的時候
    ,60兩也不過是7萬多塊錢的價值而已

    這樣看來的話,朱元璋的政策就過于刻薄了

    ,放在現(xiàn)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但是就是在朱元璋的年代,貪官污吏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少的存在
    ,而這都是離不開朱元璋的“殘忍”手段。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11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一定要談到長子西征
    。這只由各部落首領(lǐng)長子構(gòu)成的西征軍,先后征服了北歐
    、西歐,中亞等廣大區(qū)域
    ,迅速擴大了元朝的地盤。元朝的疆域最大時達(dá)到2000萬平方公里
    拓跋浚僅活了26歲皇后李未央被賜死(歷史上《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是誰)
    最近有唐嫣羅晉主演的歷史大劇《錦繡未央》熱播,這部電視劇雖然制作有些粗糙
    ,但還是深受好評
    七十二賢之閔損簡介閔損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著西方文化不斷輸出中國
    ,以前常用來當(dāng)孩子睡前故事的各種典故
    ,漸漸的變成了西方的童話故事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鮮卑族
    ,南北朝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曾經(jīng)看上了一個女人
    ,叫賀夫人,這個賀夫人是拓跋珪母親的妹妹
    ,也就是拓跋珪的姨母
    ,拓跋珪和這位姨母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拓跋紹,拓跋紹性情很殘暴
    ,曾被父親拓跋珪懲罰過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之后,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句話叫:“唐之元載,宋之蔡京
    ,明之嚴(yán)嵩
    ,清之和珅”,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唐代元載、宋代蔡京 !.png" alt="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 onerror="nofind(this)" >
    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