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為仍由文王任統(tǒng)帥
。大軍抵達黃河南岸的孟津
,有八百諸侯聞訊趕來參加
,人心向周。商紂王孤立無援的形勢已經(jīng)形成
,諸侯均力勸武王立即向朝 歌進軍。武王和姜太公看到
,不少實力很強的諸侯并沒有到孟津歸附
。所以此時伐紂,時機還不成熟
。姬發(fā)在全軍度過黃河之后
,又下令全軍返回。并以“諸位不知天命”
,告誡 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
又過了兩年,武王探知紂王更加昏庸暴虐忠臣比干
、箕子忠言進諫
,一個被殺
,一個被囚
。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藥
,亡國在即。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cè) 目而視
,箴口不言
。姜尚向武王提議
,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
。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
,果斷決定發(fā)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
。出發(fā)前
,太史卜了一掛
,得兆 像大兇
。姜尚對《易經(jīng)》可謂大師級人物
。他知道“精義入神
,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易經(jīng)》)的道理
。掌握卦義的規(guī)律
,就是尊崇德的內(nèi)涵
。我正義之師就是崇 德之師
,崇德之師必有神助
,何怕卜兇。姜尚決定出兵
。
毅然率兵車三百乘,警衛(wèi)武士三千人
,甲士四萬五千人向朝歌進發(fā)
。大軍到達離朝歌七十里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四千乘在等待會合。
紂王聞知周兵已到
,調(diào)集都中士兵
。再加上把囚犯、奴隸
、戰(zhàn)俘,武裝起來
,共起兵十七萬相迎
。雙方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zhàn)”
。武王在陣前發(fā)表了誓詞
,歷數(shù)商紂 的罪惡,說明伐紂的正義性
,動員將士們英勇殺敵
,決戰(zhàn)開始后
,周軍士氣高漲
,奮勇殺敵
,商紂的軍隊在周軍凌厲的攻勢下,一觸即潰
。那些被迫參戰(zhàn)的奴隸、囚徒不愿為紂王 效命,反把武王看做救星
,倒轉(zhuǎn)矛頭引導(dǎo)周軍北入朝歌
,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
,自焚身亡
,商朝由此滅亡
。
姜尚的一生
,是沉靜而傳奇的一生
。從一文不名,到入周拜相
,看似偶然
,時則必然。中國有句古話:“天生我才必有用
。”大德大用
,小德小用
,無限大穹,自有安排
。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勵,轟轟烈烈又高深莫測
,實乃大智大慧、全智全能的人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v觀其一生的建樹
,無論從軍事、治國
、經(jīng)濟思想等各個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 最著
。太史公司馬遷也說太公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是后世兵家一直遵循的圭臬
。因此說
,姜太公稱得上是中華兵家之鼻祖
,戰(zhàn)略之淵藪。
創(chuàng)造機會 ,把握機會的姜子牙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
,亦作姜尚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商末周初人
,齊國的締造者。姜姓
,呂氏
,名尚,一生在政治
、軍事、思想等方面
,都做出過貢獻。
姜子牙早年很窮困,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湯陰縣)宰過牛
,養(yǎng)過豬,在黃河邊上的孟津賣過酒
。到最后也沒有賺多少錢
,前半生可以說過的十分不得已。但江姜子牙博覽群書
,滿腹經(jīng)倫。年近花甲
,游到西周的渭水河畔
,自編自導(dǎo)自演了一場大戲“直鉤釣魚"開啟了精彩人生,姜子牙深知直鉤是不可能釣到魚的
,但這樣與眾不同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沒過幾天直鉤釣魚的姜子牙終于傳到的周文王的耳朵里
,一天周文打獵路過渭水時看望了姜子牙
,一番交談之后發(fā)現(xiàn)姜尚上知天文
,下曉地理
,學(xué)識淵博
,神人也
!立即決定重用姜子牙
,這才有了姜子牙大展英才機會,直至最后成就輝煌
!
姜子牙一生曲折坎坷,但勤奮好學(xué)
,博覽群書
,口才甚佳
,最終創(chuàng)造了機會,把握了機會
,改寫了人生,成就了自己
,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成名比較晚,什么多少歲上位,多少歲成科學(xué)家,多少歲干嘛干嘛,
縱觀中國歷史,大器晚成不乏其人
,而最著名的
、最稱人稱頌的當(dāng)數(shù)下面九位
。
一.姜子牙
姜太公垂釣——愿者上鉤之典故
,已流傳數(shù)千年,其形象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
,稱得上是中國大器晚成第一人
。正所謂:做人不識姜太公
,閱盡史冊亦枉然。
姜子牙,姜姓
,呂氏
,名尚,一名望
,字子牙,尊稱太公望
,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
。商朝末年人
。漢族(華夏族),河南省衛(wèi)輝人
。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呂地(盡在河南南陽)
,因此得呂氏
。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jīng)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
,也開過酒店賣過酒
,聊補無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
,始終勤奮刻苦地學(xué)習(xí)天文地理
、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
,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就這樣一直到70歲,姜太公還是沒有機會展現(xiàn)自己
,一直默默無聞
。
當(dāng)時,正是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時期
。殷紂王暴虐無道
,荒淫無度,朝政腐敗
,民不聊生
。而西部的周國由于西伯姬昌(后為周文王)倡行仁政
,發(fā)展經(jīng)濟
,實行勤儉立國和裕民政策
,國勢日強
,天下民眾傾心于周
,四邊諸侯望風(fēng)依附
。壯心不已的姜尚
,獲悉姬昌為了治國興邦,正在廣求天下賢能之士
,便毅然離開商朝
,來到渭水之濱的西周領(lǐng)地
,棲身于磻溪,終日以垂釣為事
,以靜觀世態(tài)的變化,待機出山。
一般人釣魚
,都是用彎鉤
,上面接著有香味的餌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
,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釣鉤是直的
,上面不掛魚餌
,也不沉到水里
,并且離水面三尺高。他一邊高高舉起釣竿
,一邊自言自語道:“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愿意的話
,就自己上鉤吧!”
一天
,有個打柴的來到溪邊
,見太公用不放魚餌的直鉤在水面上釣魚
,便對他說:“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
,100年也釣不到一條魚的!”
太公只是笑了笑
,不為所動
。
這一釣
,終于釣來了周文王
,周文王通過了解知是奇人,親自上門請他出山
,并興奮地說道:“我先君太公預(yù)言‘當(dāng)有圣人至周
,周才得以興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褪悄俏皇ト税桑课姨?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見他誠心誠意來聘請自己
,便答應(yīng)為他效力。于是
,姬昌親自把姜尚扶上車輦,一起回宮
,拜為太師
,稱“太公望”。從此
,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來,姜尚輔佐文王
,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fā)
,滅掉了商朝
,被武王封于齊地
,實現(xiàn)了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
二.百里奚
百里奚可以是中國歷史大器晚成僅次于姜太公的另一位奇人,其成功歷程曲折離奇
。正應(yīng)了一段古文:“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百里奚
,虞國人
,字井伯,娶妻杜氏
,其才華橫溢
,可由于家境貧寒,30多歲了
,還沒有什么作為。杜氏說:“好男兒志在四方
,你只是呆在家里,有何出息呢
?”
,奚聽從妻子的勸告
,準備出去闖蕩
。臨別前
,杜氏殺掉唯一的老母雞,沒有柴燒
,只得拆下大門閂當(dāng)柴
。百里奚飽餐一頓,杜氏抱著饑餓的兒子相告“你富貴以后
,可別忘了我們”
,百里奚含淚而別
。
百里奚來到齊國
,欲求事于齊襄公
,由于無錢送禮
,沒人給他引薦
,久而久之
,其生活更加窮困,只得一路乞討度日
。奚來到一個小鎮(zhèn)上,有位叫蹇叔的義士見百里奚相貌堂堂
、談吐比凡
,就把他收留在家里
。但是,蹇叔家本來就不寬裕
,時間一長,家里開銷就漸漸地不支
。蹇叔問百里奚:“會做些什么?”百里奚回答:“會養(yǎng)牛
。”蹇叔就讓他去飼養(yǎng)牛
,牛養(yǎng)得膘肥體壯的
。百里奚聽說周王喜好牛
,凡給他養(yǎng)牛
、獻牛的都有重用,蹇叔勸告說“一個君王
,不務(wù)正業(yè),不理朝政
,卻偏愛牛
,不會有好下場的
,你不能去”。后來
,齊國公子無知弒齊襄公而自立,向天下廣招賢才
,百里奚想去應(yīng)聘,蹇叔勸道:“齊國群公子出逃在外
,無知初即位
,而且即位不正當(dāng)
,必有內(nèi)亂
,你不能去”
。蹇叔見百里奚求仕心切,正好他的朋友宮之奇在虞國任國相
,就向他推薦了百里奚
。蹇叔見虞公剛愎自用
、聽不得諫言
,想想又不想讓他去
,但百里奚因長期顛簸
、生活潦倒
,執(zhí)意留在虞國,蹇叔無奈,只好告別
,回到家鄉(xiāng)宋國去了。
晉獻公派兵攻打虢國
,借道于虞國,大夫?qū)m之奇以“唇亡齒寒”屢諫虞公而不聽
,最終虞國滅亡
,虞公和奚被俘獲到晉國
,晉獻公見百里奚有才華,欲任用之
,百里奚說“君子不適仇國,何況為它服務(wù)呢
?我就跟隨虞公吧”
。秦穆公結(jié)姻于晉國公主伯姬,晉獻公見奚不識好歹,就把他作為陪嫁人員
,給了秦國
。百里奚一路上回想起自己曲折的出仕道路,最終卻落得個給人作陪嫁的屈辱結(jié)局
,實在是太窩囊
。于是
,他借機逃脫。后到楚國為人牧馬
。秦穆公聽說百里奚很有才華
、有志氣,派人以五匹羊皮換回百里奚
,百里奚又向穆公舉薦蹇叔說“我曾經(jīng)二次聽從了蹇叔的意見,因而二次躲過了災(zāi)禍
;最后一次沒聽他的,就遭遇了虞國的滅亡而成為人奴
。蹇叔強于我百倍”
。穆公于是下令,去宋國請回蹇叔
,分別封二人為左
、右庶長,謂之“二相”
,百里奚終于登上了相位
,而此時他也已經(jīng)70歲了。
二人齊心協(xié)力
,共同輔佐穆公,從而最終成就了穆公的霸業(yè)
!
百里奚做了秦國的相國
,位高權(quán)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一時間把妻兒給忘了。杜氏帶著兒子輾轉(zhuǎn)來到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