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明朝國運的文章
問: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皇帝最不靠譜?答:當然是明朝。
不論是煉丹修道的嘉靖,還是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歷,或者是癡迷木匠的天啟,以及貪玩好斗的正德
可問題是
,既然明朝的皇帝們這么的不靠譜,為什么卻能夠維持大明王朝長達276年的國運呢?杜絕了后宮專政
明朝之所以國運很長,首先是完美的解決了后宮干政的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后宮和外戚干政曾經葬送過許多強大的王朝,例如西漢亡于王莽之手,東漢亡于何進之亂,北魏亡于胡太后亂政,就連強大的唐朝也一度被武則天改弦更張,變成了大周。朱元璋為了解決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改變了皇帝選妃的制度
。在明朝以前,皇帝的后妃一般都從功臣或者世家大族的女子中選出,她們身后有強大家族的支持《明史·后妃傳》記載:
凡天子親王之后
有了這個制度,明朝所有的皇后和妃嬪大多來自民間
,出身寒微。她們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和高貴的出身,也就不容易萌生政治野心,從根源上杜絕了干政的政治條件。同時,朱元璋還曾在《皇明祖訓》中規(guī)定了一系列的嚴格規(guī)定
,對后宮干政者進行極刑嚴懲。例如規(guī)定"凡宮闈當謹內外,后妃不許群臣謁見",以及"凡私寫文帖于外,寫者接者戒斬"等。通過這些手段,明朝成功遏制了后宮干政的發(fā)生
,杜絕了女主和外戚亂國的事件。極低的稅賦政策
在所有朝代中,明朝可以稱得上是稅賦最低的一個
。朱元璋出身低微,對百姓的疾苦深有感觸,于是便推行了一套極低稅率的農業(yè)稅和商業(yè)稅體系,并且要求后世不可妄自變更,以此來達到惠民利民的目標。那么
,明朝的稅賦到底有多低呢?按照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明朝財政收入最高的時期出現(xiàn)在萬年年間,但也僅僅只有不到3000萬兩白銀的數(shù)值。而清朝光緒年間的財政收入則可以高達9000萬兩白銀。即便是國土面積相對較小的北宋,其最高的稅收總額也為一億六千萬貫,按當時的兌換比率,折合白銀約8000萬兩。由此可見
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在歷史上
他在《皇明祖訓》中強調:
吾恐後世子孫
,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zhàn)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為了對子孫進行約束
,他甚至還在《皇明祖訓》中列出了明朝周邊的所有小國的名錄,被稱為"不征諸夷國名",凡進入這個名錄的國家,明朝都不可以對其進行主動討伐。在朱元璋的祖訓約束下,明朝的確沒有向周邊小國無故發(fā)動過討伐戰(zhàn)爭。萬歷年間雖然曾經出兵和日本作戰(zhàn),但原因也是由于日本首先發(fā)起了侵略朝鮮的戰(zhàn)爭。沒有了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明朝就避免了錢糧的損耗,降低了發(fā)生大規(guī)模動亂的風險。自我運行的文官體系
明朝之所以國運長久
,還因為取消了丞相制度另外
萬歷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既沒出大亂子
天子守國門
歷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王朝滅亡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之手
這種"天子守國門"的制度使得明朝皇帝和官員的危機意識增強
很多人可能會提出質疑
明臣救時
明朝國運長久
土木堡之變后
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于謙和張居正這樣的名臣
結束語
事實上
明朝的皇帝的確很不靠譜,但由于制定了一系列的國策和政策
引述資料:
《明史》
《萬歷十五年》
《皇明祖訓》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1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
明朝閹黨專權
明英宗朱祁鎮(zhèn)是明朝的第6位皇帝,很多人說他是明朝最爛的皇帝
明朝天災不斷
明朝滅亡不僅是由人禍導致的
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2 明朝有600年的國運,這本來就是個傳說
,具有迷信色彩,事實上明朝在歷史上只有不到300年,但這也表明很多人都認為明朝不應當早亡,憑借其實力是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畢竟明朝的軍事實力在中國古代達到了頂峰,明朝后期還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其先進程度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世界最高水平,可最后明朝只延續(xù)了276年,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明朝末年可以說是國運極差
,遇到小冰河時期,氣候惡劣,常常是糧食顆粒無收,大批大批的百姓流離失所,交不起收稅的農民們只好造反,全國各地都出現(xiàn)了小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其勢力越來越大,三場戰(zhàn)爭將明朝打得筋疲力盡、奄奄一息,再加上外來女真部落的侵擾,明朝終于是抵擋不住,最后崇禎皇帝還在煤山上吊,上演了一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悲劇。其次
,明朝本身的政治體系也出了問題。從明中期開始,宦官集團就出現(xiàn)了掌權的情況,皇帝不上朝,國家大小事一應交給了太監(jiān),結果就形成了文官與宦官相抗衡的局面,像是劉瑾、魏忠賢都是明朝有名的權勢熏天的大太監(jiān),攪得朝廷烏煙瘴氣,貪污受賄,打擊與之對抗的正直文官,使得朝廷中忠義之士越來越少,肯為山河社稷著想的.官員越來越缺乏。并且明朝的黨爭也很嚴重,像是嘉靖年間大臣們不干正事,只喜歡在朝堂上明爭暗斗,到處搞陰謀,而明末時期東林黨的崛起徹底拉開了黨爭的帷幕,全國各地的老鄉(xiāng)組成的黨派相互爭斗,局面逐漸失衡,最終將明朝的家底都給折騰殆盡。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打下的基礎可以說是非常扎實的
,畢竟后來出了那么多“不靠譜”的皇帝,有的不上朝,有的被俘虜,有的不務正業(yè),國家卻還能照常運轉下去,況且歷史上最強盛的漢唐也不過三百余年,明朝的滅亡也是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趨勢的必然性。明朝本來有600年國運3 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什么
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土木之變。
土木之變致使明英宗被王振集團出賣
;四朝老臣張輔、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鼎、張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殺,無數(shù)文官武將戰(zhàn)死。財產損失不計其數(shù)
隨著開國武人勛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
明英宗南歸后
擴展資料: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之禍,指發(fā)生于明朝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zhèn)北征瓦剌的兵敗事變。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御系統(tǒng)組成部分。土木堡之變后,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
,這必然會引起相關的政策、制度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xiàn)在邊防形勢和軍事制度的改變上。盡管有景泰帝的改革
,但也達不到明朝頂峰時的狀態(tài)。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yōu)楸粍臃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明朝與清朝享國276年這即是巧合也是天意
明朝從朱元璋農民起義建國
朱棣的兒子以及他的孫子在位,都還算正常
要不是張居正萬歷年間居中維護,明朝會更早的滅亡
清朝從努爾哈赤興起
之后康熙帝無比賢明,文治武功一時鼎盛
由此可以看出享國276年
也是必然的為什么這樣說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16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