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詩有哪些
王之渙現(xiàn)存詩作六首,全收錄在《全唐詩》中
,其中《登鸛雀樓》
、《涼州詞二首》最為膾炙人口
。
《登鸛雀樓》一詩氣勢連貫
,厚重有力
,虛實(shí)相生
,意境雄渾
。全詩精簡的概括出了大自然的雄偉壯麗,也表達(dá)了王之渙的盛唐情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稕鲋菰~二首》是王之渙的組詩作品,兩首分別描繪了黃河風(fēng)光和唐朝與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
。第一首中這句“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通過一個特殊視角突出邊塞的悲涼之情
。第二首詩中“漢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親歸去來”,從“和親”問題烘托出唐朝國力強(qiáng)盛
。

王之渙所寫的《送別》
、《宴詞》、《九日送別》等另四首詩也堪稱佳作
,都值得大家去品析
。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
。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王之渙的詩有哪些
王之渙僅存的六首詩
王之渙僅存的六首詩介紹如下:
1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
,桃溪淺處不勝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堆缭~》
2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
,應(yīng)為別離多
。——《送別》
3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
4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涼州詞·其一》
5
、單于北望拂云堆
,殺馬登壇祭幾回。漢家天子今神武
,不肯和親歸去來
。——《涼州詞·其二》
6
、薊庭蕭瑟故人稀
,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
,明朝應(yīng)作斷蓬飛
。——《九日送別》
拓展知識:
1
、王之渙是唐朝偉大的詩人之一
,在那個詩歌繁榮的時代,走過了55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
,卻留下很少作品傳世
,僅僅只有六首,但這六首詩作
,卻足以讓他的名字家喻戶曉
,傳唱至今。
2
、后人論資排輩把他一首五絕排名第一
,一首七絕也有問鼎七絕第一的可能,憑借兩首邊塞風(fēng)格的詩,躋身于邊塞四大家之一
。牌不多
,卻都是王炸般的存在,他就是——王之渙
。
王之渙的作品有哪些
王之渙作品傳世很少,載于《全唐詩》卷二百五十六的僅有六首詩
,包括《登鸛雀樓》《送別》《宴詞》《九日送別》和《涼州詞二首》
。
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淩? (一作季凌?
,一作季陵? ?)
,祖籍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朝詩人
。 王之渙幼年聰穎
,弱冠能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犊写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倜儻有異才。以門蔭入仕
,授衡水主簿
,在任上娶衡水縣令李滌第三女為妻。后受人誣謗
,拂衣去官
。天寶元年(742年),補(bǔ)文安縣尉
,清白處世
,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
,時年五十五歲
。歸葬洛陽縣北邙山祖墳。
王之渙寫西北風(fēng)光的詩篇頗具特色
,大氣磅礴
,意境開闊,熱情洋溢
,韻調(diào)優(yōu)美
,朗朗上口,廣為傳頌
。其詩用詞十分樸實(shí)
,然造境極為深遠(yuǎn),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1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