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jīng)]落的真的是因為招安嗎真相是什么
梁山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的文章
在古代
,只要能攀上皇帝
老子的高枝,就能讓身價倍增
。地痞無賴高俅靠球技成了徽宗身邊最得寵的玩伴
,所以
,他順利地躋身仕途
,成了位極人臣的達(dá)官顯貴
。作為北宋最出名的風(fēng)塵女子,李師師攀上了宋徽宗
,從此她的身價飆升,一發(fā)不可收拾
。
]落的真的是因為招安嗎真相是什么.png)
李師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與宋徽宗也真有過一段風(fēng)流情
。但《水滸》中的李師師基本上是小說家的虛構(gòu),人們自然希望了解那個真實的李師師
。關(guān)于李師師,除了宋代筆記野史里的雪泥鴻爪
,最集中的材料有兩種:
一是
、南宋平話《宣和遺事》;
一是、清初著錄的《李師師外傳》
。
兩者都是與《水滸》相去不遠(yuǎn)的小說家言。
相對說來
,后者是明季偽作
,自不足以征信,倒還是《宣和遺事》
,因說本朝史,總得有基本史實作為敷衍故事的背景與骨干
,去偽存真
,還可以沙里淘金。
無獨有偶
,梁山上的一百零八兄弟也想攀上徽宗的高枝。為了達(dá)成這一目的
,他們絞盡腦汁
。不得不說,梁山泊上的男人們思路清奇
,從常年的性壓抑中
,他們想到了李師師
,又從李師師的身上找到了一條可行的招安之路。
就像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
,這些男人意識到
,只要這名妓在皇帝老子耳旁吹一吹風(fēng)
,其效果就好過梁山千軍萬馬齊出動
。就這樣
,梁山之上顏值最高的燕青小哥被任命為公關(guān)主管,專門負(fù)責(zé)這場推銷梁山群雄的計劃
。
燕青的包里揣著大筆銀兩
,花起公款來自然十分大方。幾百兩紋銀砸下去
,老鴇李媽媽立馬樂得合不攏嘴
,替他引薦了這位讓皇帝魂牽夢縈的絕色佳人。燕青使出渾身解數(shù)
,將自己吹拉彈唱、琴棋書畫的本事都展現(xiàn)出來
,輕而易舉地俘獲了李師師的芳心
。
但凡去青樓尋歡的,有幾個是像燕青這般既有錢又有顏值
、才藝的公子哥兒?于是
,這段“姐弟戀”順其自然地開始了
,梁山與朝廷之間的交易也拉開序幕
。
以李師師的身份地位,她缺錢嗎?并不
。雖說
,全部收入都進(jìn)了老鴇的腰包,但這么多年客人的打賞
,拾掇拾掇都能裝個幾箱了。所以
,李師師幫助梁山的原因
,并不是因為金錢
,而是她理想中的愛情
。妓女、土匪
、金錢
、情色交易
,在李師師與燕青身上
,我們能輕而易舉地找到這些能夠吸引人眼球的因素,或許李師師亦是因為這種充滿新鮮刺激的曖昧而愿意幫助燕青
。
說起來
,幫助梁山的代價可不小
,李師師算是宋徽宗的禁臠
,由她來向皇帝老兒引薦男人
,這男人多半兇多吉少。然而
,李師師枕邊風(fēng)的能力非同一般,她非但能讓宋徽宗不吃醋
,還能促成梁山與朝廷順利接軌
。宋江努力了小半輩子,誰知這女人僅用三言兩語便決定了一百零八好漢“光明”的命運
。
在這里,不得不強(qiáng)調(diào)一點
,那就是梁山好漢的悲慘命運
,雖然與李師師有關(guān),卻并不是她造成的
。所以
,絕不能將黑鍋扣在這個女人的頭上
。畢竟
,就算梁山好漢沒有想到借助李師師牽線搭橋,也會通過其他方式完成招安
。宋江自大聚義那天開始
,就一直在貫徹一個原則:忠
。
即便是毒酒入喉
,他也不忘帶走有可能造反的李逵兄弟,那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fù)我我忠心不負(fù)朝廷
,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替天行道的忠義之名”著實令人淚目
。由此可見
,即便沒有李師師這個女人
,也沒有好漢們集思廣益出的計策,梁山的歸路仍是招安
。
只不過
,方式也許會偏激一些罷了
。
絕大多數(shù)讀者們夢寐以求的景象
,無非是像李逵所說的那般,面對昏君當(dāng)?sh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殺上東京
,奪了鳥位,擁宋大哥為小宋皇帝
。然而
,只要宋江在,這個場面永遠(yuǎn)不會出現(xiàn)
。為了一個忠字
,宋江甚至?xí)仐壦囈猿擅摹靶⒘x”
,而梁山群雄為了義氣
,亦會誓死追隨宋江。
不少讀者朋友認(rèn)為
,梁山之所以因招安而沒落
,罪魁禍?zhǔn)妆闶羌t顏禍水李師師
,梁山眾人努力了半生的結(jié)果
,全部都葬送在了這個女人手中。筆者卻認(rèn)為
,這種想法對于李師師而言太不公平
。她雖然是名滿天下的名妓
,但她只是個活在世俗里的女人
,她有自由追求理想中的愛情,也有自由滿足自己的欲望
,何錯之有呢?
反倒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集團(tuán)
,絕大多數(shù)好漢都在做著招安的美夢
,尤其是早年效忠于朝廷的將領(lǐng)之流,他們絞盡腦汁地想著招安的法子
,甚至
,不惜讓弟兄勾引李師師亦達(dá)成目的。說起來李師師在這盤棋里不過是一枚白子罷了
。后來人為何會對其嗤之以鼻?多半是因為她是那“一點朱唇萬人嘗”的青樓女子,出身和社會地位已注定她會遭到后人的鄙視
。
總而言之
,李師師的確是“紅顏”,但“禍水”二字與她絕無關(guān)聯(lián)
。只不過
,老百姓總喜歡將歷史的黑鍋甩給女人,所以
,才會讓妲己
、褒姒、楊玉環(huán)
、李師師等女人為時代的錯誤買單罷了。
真實歷史上宋江被招安,到底是因為什么?
現(xiàn)在能看到的《水滸傳》
,沒有講到宋江招安的事情
,只是寫了宋江以及梁山好漢以“替天行道”為綱領(lǐng)
,暫居水泊,等候朝廷招安
。而宋江主動接受朝廷招安
,則是續(xù)書《征四寇》的故事
。正史
、野史,以及一些敘事紀(jì)實性文學(xué)作品雖然也有宋江起義的故事
,但宋江等人的結(jié)局如何
,則語焉不詳
,是否招安
,以怎樣的方式招安,更是難以考證
。
雖然如此
,但也不是一點線索都沒有,考查諸多版本的宋江事跡
,還是能夠大致了解到關(guān)于宋江招安與否,是主動招安還是被動招安的一些歷史陳跡
。從這些歷史陳跡中
,或可一窺歷史陣容。
《大宋宣和遺事》中的宋江故事
研讀《水滸傳》,不可不了解《大宋宣和遺事》
,施耐庵創(chuàng)作這部巨著,主要藍(lán)本就是這部筆記野史
。在這部著作的“元集”
、“亨集”中,都提到了宋江起義
,大致故事與《水滸傳》比較接近
。
此書從著名奸臣朱勔鼓動宋徽宗大興花石綱事,引出梁山好漢的故事
。楊志
、盧進(jìn)義、孫立
、林沖
、王雄、徐寧
、李應(yīng)、關(guān)勝
、穆橫
、花榮
、張青等押運花石綱的指使,因為義氣救了殺了人的楊志
,上了太行山落草為寇
。后來,被宋江齊聚到梁山濼(泊)聚義
。
宋江的故事與《水滸傳》很接近
,也是在晁蓋劫取生辰綱之后
,通風(fēng)報信時出場的
。晁蓋綽號“鐵天王”,伙同吳加亮
、劉唐、秦明
、阮進(jìn)、阮通、阮小七
、燕青七人劫取了生辰綱
,在宋江的幫助下,這幾人率先上了梁山
。晁蓋落草后,派劉唐前往鄆城縣
,以金銀相謝宋江
。宋江不合把金銀交給了閻婆惜,從而泄露了私通梁山草寇的機(jī)密
。宋江一時忿起
,殺了閻婆惜和奸夫吳偉
,徑直上了梁山
。
逃亡過程中,宋江在九天玄女廟得到一部天書
,上面寫著三十六人的姓名
。宋江上山時
,晁蓋已經(jīng)去世了
。于是,宋江按照天書上的名單
,聚齊了三十六人
。這大概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間的事情。
此后
,宋江四處出擊,攻奪淮陽
、京西
、河北三路二十四州八十余縣。朝廷先后派呼延綽
、李橫佂剿
,均戰(zhàn)敗而投降宋江
。最后一個入伙的
,則是僧人魯智深。
宋江勢力越來越大
,朝廷宣諭招降
。世代將門之后張叔夜奉諭,招降了宋江
,并封他為武功大夫
。然后,宋江因為收剿方臘有功
,被封為節(jié)度使
。
這是《大宋宣和遺事》所記載的宋江故事
,故事的結(jié)局還算比較完滿
。宋江是被張叔夜招降的,既不是主動招安
,也不是因為被張叔夜打敗而被動接受了招安
。
《宋史·張叔夜傳》的宋江結(jié)局據(jù)記載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
,離開梁山泊,以流寇的形式四處出擊的梁山好漢抵達(dá)海州(今連云港海州區(qū))
。張叔夜招募三千勇士
,伏擊宋江。宋江棄州登岸后
,張叔夜遣人燒毀舟船
,斷了梁山好漢退路。然后
,擒獲了宋江的副將
,迫使宋江率領(lǐng)全伙投降。
寫到這里
,便沒了下文
。金圣嘆大概據(jù)此在盧俊義的惡夢中,增加了張叔夜將梁山好漢全部斬首
。那么,梁山好漢是不是被當(dāng)場斬首了呢
?
北宋名臣
,靖康之難中被俘而堅貞不屈的李若水,在張叔夜收剿宋江之后
,寫了一首《捕盜偶成》
。這首詩中有一句“大書黃紙飛敕來
,三十六人同拜爵”
,說明宋江在戰(zhàn)敗之后
,得到赦免詔書,接受了朝廷招安
。這種招安方式,與《大宋宣和遺事》的記載略有不同
,中間多了一場戰(zhàn)斗。但是
,結(jié)果卻是相差不多
,宋江并沒有被斬首,而是與其他梁山好漢一起被封了官爵
。
《宋史·徽宗本紀(jì)》的宋江招安與《宋史·張叔夜傳》一樣
,這是正兒八經(jīng)的正史
,其中,關(guān)于宋江的事情
,也基本一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痘兆诒炯o(jì)》是這樣記載的:“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
,遣將討捕,又犯京東
、河北
,入楚、海州界
,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宋江兵犯海州
,宋徽宗下詔命張叔夜“招降之”。這也能證明
,宋江等梁山好漢是被招降的
,而并沒有被剿滅
。至于是否經(jīng)歷了一場戰(zhàn)斗
,《徽宗本紀(jì)》中沒有詳細(xì)記載。但是
,從兩段傳記中可以互相印證的情況分析
,《張叔夜傳》所記載的“擒其副將
,江乃降”應(yīng)當(dāng)是準(zhǔn)確的
。也就是說
,宋江因為被張叔夜打敗而投降,然后接受了朝廷招安
。
《東都事略》中宋江也是被招降南宋孝宗時的史學(xué)家王稱所撰《東都事略·徽宗紀(jì)》這樣記載宋江的事情:“宣和三年(1121年)……夏四月庚寅
,童貫以其將辛興宗與方臘戰(zhàn)于青溪
,擒之
。五月丙申,宋江就擒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其他文獻(xiàn)記載,宋江是宣和三年二月被張叔夜招降的
,而方臘則是在這一年的一月就被擒了,宋江征討方臘的歷史就不可肯能存在
。而《東都事略》則把方臘被擒推后了三個月
,把宋江就擒也推后了三個月,這幾為宋江隨朝廷佂剿方臘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
。但是
,其他記載卻非常清楚的記載了宋江參與了對方臘的作戰(zhàn)
。這是怎么回事呢
?
宋末元初人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記》引用《東都事略·中書侍郎侯蒙傳》,說“宋江三十六人橫行河朔
,京東官軍數(shù)萬無敢抗者
,其材必有過人,不若赦過招降
,使討方臘,以此自贖
,或可平東南之亂
。”這里也說的是赦免宋江而招降之
,同時
,還透露出一條重要信息
,就是讓宋江將功折罪
,以賊擊賊
,平定東南之亂。
宋江到底招安了沒有《東都事略》的記載與其他正史出現(xiàn)矛盾
,有觀點認(rèn)為,其原因是宋江招安后
,參與了佂剿方臘的戰(zhàn)爭
。在平定東南之亂后的一個月,又重新扯旗起義
。然后,被宋將折可存剿滅
。這件事情在《東都事略》中也講得很清楚
,但卻沒有提到折可存其人
,只是說童貫率領(lǐng)部下辛興宗擒獲方臘
,然后,回兵拿下了宋江
。
《宋史·楊震傳》說
,在鎮(zhèn)壓方臘起義軍的戰(zhàn)役當(dāng)中,宋將折可存所剿滅的是起義軍的別部呂師囊的一支
。折可存墓志則記載,得勝班師回京后
,宋徽宗又下詔命他征討方臘
,一個月后,宋江就擒
。
從《東都事略》和折可存墓志可知
,宋江并沒有被張叔夜招降
,也沒有受到朝廷招安
,而是被折可存收剿了。
我認(rèn)為
,《東都事略》與折可存墓志的記載比較可靠
,因為這兩個史料距離宋江起義時間最近,尤其是折可存
,他的墓志是很難造假的。
折可存死于靖康元年
,離宋江就擒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
,記載應(yīng)當(dāng)比較準(zhǔn)確
。王偁則生活在南宋時期,慶元年間(公元1195-1200)曾任吏部郎中
,其父在宋高宗紹興年間任實錄修撰官,已經(jīng)做了北宋歷史的一些資料收集及長編草稿的工作
。王偁繼承父志
,完成了《東都事略》。
而《宋史》是元代脫脫于公元1244年編纂完成的
,距離宋江被擒已經(jīng)過去了223年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端问贰吩u價頗低
,因為史料嚴(yán)重缺失,諸如折可存這樣的名將都沒有立傳(高俅也沒有立傳)
,其可信度并不高
。宋江起義的事情雖然記載得大體上與《東都事略》、折可存墓志有近似之處
,但時間上卻不甚清晰。所以
,我認(rèn)為
,宋江被折可存擒獲的可信度要大于宋史的記載。
也有一種觀點認(rèn)為
,折可存是張叔夜的部下
,說張叔夜擒宋江也沒錯。從李若水的《捕盜偶成》中可以證實
,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所以
,即便是折可存擒了宋江
,梁山好漢最終也是被招安了。至于是否參與征討方臘
,不在本題范圍之內(nèi)
,此處不做深入探討
。
《水滸傳》印證宋江卻是招安了施耐庵創(chuàng)作《水滸傳》還是比較嚴(yán)謹(jǐn)?shù)?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既取材于野史,又參照了諸如《東都事略》之類的官方記載
,寫宋江招安
,大概也不會太離譜
。
從“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一回中
,能夠探知宋江最終是被招安了。而且
,招安之后還“重登紫府”被封了官爵
。但是,宋江的結(jié)局非常不好
,是死于“二龍戲珠”之難
。
宋江在受了三卷天書后,被兩個青衣女童推下了橋
,橋下有一個池子,宋江看到池子中有兩條龍在戲耍寶珠
。這是暗喻宋徽宗和宋欽宗在國難當(dāng)頭時,先是互相甩鍋
,誰都不愿意當(dāng)皇帝擔(dān)當(dāng)國家大任
。然后,又相互絞殺
,與宋徽宗一同南渡,試圖到鎮(zhèn)江復(fù)辟的童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