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唐儉
先介紹一下唐儉
吏部尚書唐儉與太宗棋
自古以來
唐儉做吏部尚書期間,有一次和唐太宗李世民下棋
,唐儉拿出真本領,率先搶占有利位置,讓李世民大為惱火,直接將唐儉貶到潭州去。這還不夠,李世民余怒未消,還想殺了唐儉,好在尉遲恭及時緩轉(zhuǎn),李世民才饒過唐儉。即使如此,唐儉也并沒有向李世民低頭認錯,因為這件事,唐儉在歷史上名聲大振。從側(cè)面可以看出,唐儉是一位性格耿直、不輕易讓步的大臣。李世民擅長用人,唐儉“不輕易讓步”的特點被李世民熟知后
早在隋朝末年,東突厥就已經(jīng)成為亞洲霸主
,對中原王朝虎視眈眈,公元615年,東突厥始畢可汗率領10萬騎兵將隋煬帝楊廣圍困于雁門關,差點活捉隋煬帝。李淵起兵反隋時
,因為背靠突厥,怕突厥從背后偷襲,于是派劉文靜出使突厥,和突厥結(jié)盟。武德九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登基,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趁李世民登基未穩(wěn),突然襲擊長安,李世民無力抵抗頡利可汗,只得上演一出“空城計”,和頡利可汗達成渭水之盟。渭水之盟對李世民來說
,其實是一個引以為恥的盟約,李世民一直在尋找機會給突厥還以顏色。貞觀三年冬天,突厥發(fā)生雪災,牛羊多有餓死,突厥人撕毀盟約,率先侵犯唐朝第二年春天
李世民聽聞頡利可汗要投降
,非常高興,立即宣布雙方休兵,然后派遣“不輕易讓步”的唐儉到突厥營中,和頡利可汗商議具體事宜。唐儉見到頡利可汗后
,堅守原則,恪盡職守,在大功告成之際,卻發(fā)生了變化,唐朝突然進攻了。按照之前的約定,談判期間雙方休戰(zhàn)
,李世民怎么突然讓唐朝的軍隊進攻呢?實際上,這并不是李世民的命令原來
“頡利雖敗
李靖認為,自己只需要一萬騎兵
不得不說
第二
當時的名將張公瑾就曾有這樣的擔心
“詔書已許其降
這里的“使者”就是指唐儉
但是,作為三軍主帥
“此韓信所以破齊也
言下之意
最終,李靖突襲陰山
原來
因為李靖的偷襲,唐儉差點成為炮灰
但從根本上看
,正是因為唐儉的談判,讓頡利可汗放松了警惕,李靖才偷襲得手。因此,唐滅東突厥,也應該有唐儉的一份功勞。唐儉在唐朝是一位低調(diào)且有作為的大臣
,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設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25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