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公元683年
,唐高宗李治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由太子李顯繼位,尊武則天為太后,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決定。唐高宗的這份遺詔,相當于給武則天干政提供了“合法”的依據(jù)。55天后,武則天廢除了唐中宗李顯,立她的第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實際上,唐睿宗不過是一介傀儡,朝堂上的話語權(quán),全部掌握在武則天手中。公元690年
,做了7年皇太后的武則天,終于宣布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后,重視農(nóng)桑,選拔人才,唐朝(武周)的經(jīng)濟發(fā)展整體上向好。只是,武則天篡奪了李唐的江山,很多李唐宗室成員紛紛起兵討伐武則天,因此發(fā)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和平叛。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僅有的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也和武則天貌合神離。李顯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武則天為了鞏固政權(quán)
,不得不大肆啟用武氏宗親,例如武則天的兩位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先后成為朝堂之上的政治明星,甚至有人認為武則天會把皇位傳給自己的侄子。武則天登基時已經(jīng)67歲,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則天開始為自己的身后事發(fā)愁。那些忠于李唐的大臣,也開始用各種辦法勸說武則天把李顯從廬陵召回京城,立為太子。最早勸說武則天的大臣,是宰相王方慶。唐朝實行“群相制度”,即同一時間有多個宰相
,王方慶便是其中之一。王方慶出身于瑯琊王氏,是東晉時期著名的王氏家族的后裔,王方慶的十一世祖是東晉名臣王導(dǎo)。眾所周知,東晉著名書法家、“書圣”王羲之是王導(dǎo)的侄子,也就是說,王羲之是王方慶的第十世伯祖。有一次,武則天向王方慶討要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王方慶說:“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
,先有四十余紙,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也就是說
王方慶學(xué)識淵博
沒多久
,武則天也聽聞了這件事。在王方慶入宮奏事的時候王方慶早有準備,他本就希望武則天來問這個問題
“廬陵是陛下愛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廬陵王李顯是陛下的愛子,尚且遠在廬陵
武則天有四個兒子,因為前兩個兒子都已經(jīng)去世
聽完王方慶的解釋
不久后
武則天突然想起了王方慶的話
武則天晚年,脾氣暴躁
戰(zhàn)國時期有“觸龍說趙太后”,唐朝時期王方慶用親生兒子來諷諫武則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26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劉詢登基后為何要給祖父劉據(jù)“戾太子”···
下一篇:
,為什么膝下沒有一兒半女呢" rel="prev">
楊貴妃得到了唐玄宗的專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