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諸葛三兄弟的文章
"既生瑜
那么問題來了
個人經(jīng)歷和實力決定了他們各擇其主
諸葛亮
建安十二年(207)
而諸葛瑾,作為諸葛亮的兄長
,其才華也是不凡的。他在少年時就曾游學于洛陽等地,積累起了不錯的名聲。建安五年(200),中原陷入戰(zhàn)亂,諸葛瑾不得不南下去江東避難弘咨自然是樂于幫孫權(quán)招攬人才的
至于諸葛誕
因而他后來為曹魏效力
所以諸葛家三兄弟選擇的主上不同,最根本的還是他們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
分侍三家并不意味弟兄反目
劉備、孫權(quán)和曹操
所以諸葛三兄弟雖然各在一方
,但他們的溝通渠道并沒有消失。以諸葛瑾為例
。他在東吳的身份,雖是謀士,但更像是"門面",是孫權(quán)用來招攬士人的"工具人"。因為諸葛瑾雖博覽群書,但他算不上精通軍政事務(wù)
。所以孫權(quán)沒有讓諸葛瑾成為自己手下的政治家或者軍事家,而是成了一位思想文化界的孫權(quán)"官方發(fā)言人"。但孫權(quán)也知道諸葛瑾和諸葛亮保持著聯(lián)系
。所以當東吳想要和蜀漢合作的時候,諸葛瑾就總是成為使者。當東吳和蜀漢鬧翻的時候,諸葛瑾也得奉孫權(quán)之命和諸葛亮保持熱絡(luò),以備下次需要合作時能盡快搭上線。是故分侍三家
,并不意味著諸葛三兄弟是從根本上割裂了聯(lián)系。畢竟國情和私情,是兩個層面的事務(wù),不是一對"你死我活"的矛盾。各謀生路才是利益最大化
都說"一個蘿卜一個坑"。諸葛亮在蜀漢扮演的角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是整個政權(quán)的二把手;諸葛瑾在東吳扮演的角色是"門面",是孫權(quán)與蜀漢的"聯(lián)絡(luò)員";諸葛誕在曹魏扮演的角色的武將,是接觸曹魏核心權(quán)力的重要人物如果把諸葛亮塞去曹魏
且三國鼎立
,按照當時的局勢必有一勝。而兄弟三人都有不低的地位。所以在鼎立局面被打破后,按道理他們至少是有能力保住瑯琊諸葛氏的。只可惜后來諸葛誕因為自己指揮失誤,在曹魏甘露三年(258)給朝廷造成了巨大損失,才導致夷滅三族的悲劇。總的來說,諸葛三兄弟分侍三國
,是他們從實際出發(fā)作出的較為正確的選擇,并非不可理喻之事。他們生在亂世,能留下聲名,已是他們的成功。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28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