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第九子曹宇有多長壽差點活到三國統(tǒng)一
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曹宇,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
曹操的一生
,不知道該用什么詞形容合適
,他費盡心思從漢獻帝手里搶來江山,最后
,他的江山又被幾乎相同的方式奪走,這一點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一.png)
除此以外
,曹操雖然生了很多兒子,但是長壽的卻沒有幾個
,在那么多兒子中
,有幸活到古稀的只有一個
,還差點活到三國統(tǒng)一,他的兒子還當上了皇帝
。那么
,這個人是誰
,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一
、曹操第九子
曹操身為亂世梟雄,對權(quán)力有著近乎癡狂的執(zhí)念
,除了權(quán)力以外
,曹操對美色同樣癡迷,娶了多個女人
。后宮充足了
,兒女也就多了起來
,光是兒子就生了二十五個。
古人都說不能做壞事
,尤其不能制造太多殺戮
,否則會遭報應(yīng)。這個觀念雖然迷信
,但是用在曹操身上卻非常適合
。他的兒子有不少,能活過四十歲的卻沒幾個
,超過六十歲的更是只有一人
,這個人就是曹宇
。
按照正史上列出的順序
,曹宇是曹操的第九個兒子,由環(huán)夫人所生
,作為從曹魏初始一直活到接近三國統(tǒng)一的人物
,曹宇的人生是充滿傳奇的。
在他的兄弟個個早逝的時候
,他一心以為自己也活不久了
。結(jié)果,他不但沒有和其他兄弟一樣早逝
,反而活到了古稀之年
,看著兄弟一個個早逝
,曹宇卻有幸見證魏國的整個興衰,還差點當上輔政大將軍。
曹操一開始在為兒子取名這件事上非常隨意
,之后,隨著兒子們一個個早逝,遭受了太多喪子之痛的曹操這才開始注重名字。為了讓兒子長壽一些
,曹操在為曹宇取字的時候費了不少腦細胞
,最終為他的字取為
彭祖。他之所以想到彭祖,是因為此人非常長壽
,曹操認為借用這個字
,會讓兒子更加長壽一些
。
沒想到
,向來喜歡用實力說話的曹操也會有這么一天
,看來他也不是無情之人,至少對待曹宇并不無情。說來奇怪
,難得曹操虔誠一次
,他的期望竟然真的實現(xiàn)了。
二
、能力普通成為他的保命符
關(guān)于曹宇的性格
,正史上沒有過多描述
,但是有一點倒是記錄得挺清楚
,曹宇的能力比不上其他兄弟。身為曹操之子
,能力不足似乎有點丟人
,畢竟其他兄弟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
,尤其是曹植和曹沖等人
。
同樣作為曹操之子
,他沒有能力治國安邦,平庸的他甚至不足于和其他兄弟相比。不過
,這個缺點卻反而成為了他的優(yōu)勢,他知道自己不是兄弟們的對手
,便不爭不搶
。所以,當曹丕為了王位而陷害兄弟時,卻獨獨沒有對他做不利的事情。
平凡的曹宇,過著比其他兄弟更加平凡卻更順遂的生活
,到了該娶妻的時候,父親為他做主
,把大臣之女許配給他,還把他封為侯爺
,讓他繼續(xù)過安穩(wěn)的生活
。
在皇帝一屆屆的更換時
,曹宇卻因為識時務(wù)而躲過了諸位皇帝的殺伐
,在候位方面反而不斷上升
,最終被封為燕王。圖片:曹操許配大臣之女給曹宇劇照
三
、成為明帝最親近的人
論輩分
,曹宇與曹叡是叔侄關(guān)系,但是他們的年齡卻非常相近,再加上兩人從小就一起讀書,一起玩耍,關(guān)系比親兄弟還親。曹叡當上皇帝后
,身為叔叔兼玩伴的曹宇跟著風光了起來。
當時所有諸侯都不可以參政,曹宇卻得到準許可以參政
,以曹宇的身份
,是沒有資格輔佐皇帝的
,但是曹叡同樣開了先例
,讓這個親近的叔叔到身邊輔佐他
。
對于曹叡來說,曹宇的身份絕對不是叔叔那么簡單,而是比親兄弟更為親近的人
。作為皇帝,曹叡需要防備的人有很多,就連睡覺都不得安穩(wěn)
,只有叔叔
,能給他別人無法給予的安全感。
如果非要找一個不想他死的人,這個人一定是他的叔叔曹宇。所以
,哪怕他對所有人都充滿防備,對曹宇卻不存在絲毫懷疑
,叔侄之間擁有這樣的關(guān)系
,既是曹叡之幸,又何嘗不是曹宇的大幸呢?圖片:曹叡當上皇帝劇照
曹叡在臨終以前,再次召見曹宇
,一來他想見自己叔叔最后一面,二來,他還要委托叔叔辦一件事情。238年,身體再也支撐不住的曹叡
,任命叔叔為大將軍,準備讓他和其他幾位將軍一起輔佐曹芳。
不過,曹叡的這條旨意并沒有實現(xiàn)
,就在曹宇快要當上大將軍的時候
,卻遭到朝中另一個勢力的反對
。曹宇向來不喜歡參政
,雖然有幸被侄子召進京城輔佐
,可是并沒有深入朝政。
這一點正是他讓曹叡放心的地方
,但是在曹叡臨終時,原有的優(yōu)勢卻反而成為了劣勢
,讓他處于被動狀態(tài)
。最終
,曹宇輸給了朝中的復(fù)雜關(guān)系
,被明帝下旨廢除大將軍之職,還被當場趕出宮
。
對于明帝的出爾反爾,曹宇并沒有覺得可惜
,因為他過了那么多年平凡日子
,原本對朝政和官場就有些反感
。最讓他心痛的是曹叡的去世,原本好好的兩人
,卻只留下他自己茍活于世
,曹宇只要一想到這點就心痛不已,為了避免觸景傷情
,曹宇立馬離開洛陽,回到自己的封地
。
四
、兒子當上皇帝
在曹叡去世以后
,曹宇更加看淡朝堂風云,不管皇帝是誰,他依然平靜的過自己的生活
,從不去過問朝堂之事
,他的這種行為
,使所有的皇帝對他更放心
,所以他的待遇也越來越好
。
曹宇知道朝堂危險
,所以一直不愿意靠近,做一個清閑王爺已經(jīng)知足了
。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是遠離了朝堂
,可親兒子卻當上了皇帝
,也就是元帝,元帝本名曹璜
,后來改名為曹奐
。
對于自己兒子當皇帝這事
,曹宇曾經(jīng)想過反對,他知道朝中實權(quán)早已不在曹氏家族
,而在司馬家族手上
。將來一旦司馬家族的人要上位
,第一個要除掉的便是他的兒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沒有人會顧及他的想法
,也沒人知道他的擔憂
。
在曹璜當上傀儡皇帝以后,曹宇的食邑再次得到增加,但同樣沒靠近政治半分
,關(guān)于這一點,已經(jīng)看淡世事的曹宇更加不在乎。
對于曹宇而言
,他是有些自卑的
,因為比不上其他兄弟
,但是,他的平庸卻反而成了他長壽的法寶
。他平庸,所以不用進入朝堂過爾虞我詐的生活
,兄弟們也對他沒有防備
,更加不會對他下黑手,還能得到所有人的庇護
,成為長壽之人
。所以
,平庸的人也不是一無是處,只要換種方式
,會活得更加精彩
。
曹操有幾個兒子?最終的結(jié)局都如何 ?
有25個兒子
。
1
、曹丕(當了6年皇帝后病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文學家
,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次子
,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
,博覽經(jīng)傳
,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
,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
同年
,受禪登基
,以魏代漢,結(jié)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tǒng)治,建立了魏國
。曹丕在位期間
,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
,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
,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
。
而且平定了青州
、徐州一帶的割據(jù)勢力
,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tǒng)一。對外平定邊患
,擊退鮮卑,和匈奴、氐
、羌等外夷修好
,恢復(fù)在西域的建置
。
黃初七年(226年)
,曹丕病逝于洛陽
,時年四十歲
。謚號文帝
,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
,葬于首陽陵
。
2、曹彰(病逝)
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字子文
。沛國譙縣(安徽亳州)人
。三國時期曹魏宗室、將領(lǐng)
,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
、陳王曹植之兄。
曹彰武藝過人
,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
,因此得到曹操的贊賞
。其胡須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
。
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過人
、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
,率軍征討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
。
曹丕即位后
,曹彰與諸侯就國。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
。次年被封為任城王
。
黃初四年(223年)
,曹彰到洛陽朝見,因病逝于府邸
。死后謚號為“威”
,故亦稱為任城威王。
3
、曹植(病逝)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
,字子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生于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一說鄄城)
,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
太和三年(229年),38歲的曹植徙封東阿
,其間潛心著作,研究儒典
。太和六年(232年)
,曹植改封陳王
,11月曹植在憂郁中病逝
,時年41歲,遵照遺愿
,將其葬于東阿魚山
。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
4
、曹熊(早夭)
曹熊為卞氏所生,體弱多病
。早薨
,文帝踐祚
,黃初二年追封謚蕭懷公。太和三年
,又追封爵為王。青龍二年
,子哀王炳嗣,食邑二千五百戶
。六年薨,無子
,國除
。
5
、曹昂(戰(zhàn)死)
曹昂(
?-197年),字子脩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的長子
,劉氏所生
,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撫養(yǎng)大。
聰明且性情剛膽謙和
,為曹操所喜愛,二十歲時即舉孝廉
。建安二年(197年)隨曹操出征張繡,因張繡突然襲擊
,曹昂為救曹操負責斷後
,與大將典韋一同戰(zhàn)死於宛城。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
,追封謚號豐悼公
,黃初五年(224年)又進一步追封為豐悼王
。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謚號豐愍王
。
6、曹鑠(早夭)
曹鑠
,沛國譙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子
,豐愍王曹昂
、清河長公主胞弟
。母劉夫人,曹操的平妻(正妻為丁夫人),是曹操起兵前最敬愛的妻子之一,生下了曹操的嫡長子曹昂
。
但紅顏薄命,很早就去世了
。曹鑠從小由日后的卞皇后撫養(yǎng)長大
,深受曹操的疼愛
。但天妒英才
,建安初
,曹鑠早早便病逝了
。
7
、曹沖(早夭)
曹沖(196年-208年5月甲戌)
,字倉舒
,東漢末年人物,東漢豫州刺史部譙(今亳州)人
,曹操和環(huán)夫人之子。
從小聰明仁愛
,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
。留有“曹沖稱象”的典故
。曹操幾次對群臣夸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
。曹沖還未成年就病逝
,年僅十三歲
。
8
、曹據(jù)(善終)
曹據(jù)
,曹操之子,環(huán)夫人所生
。建安十六年(211年)封范陽侯
。二十二年(217年),徙封宛侯
。黃初二年(221年),進爵為公
。
三年(222年),徙封為章陵王
,同年又徙封義陽王。曹丕以南方潮濕
,環(huán)夫人又是彭城人,徙封彭城王
。又徙封濟陰王
。
五年(224年),又把封地改封定陶縣
。太和六年(232年)
,又改封回彭城王
。景初元年(237年),私遣人詣中尚方作禁物
,削縣二千戶
。三年(238年),復(fù)所削戶邑
。正元
、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六百戶
。
9
、曹宇(善終)
曹宇(?-278年)
,字彭祖
,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魏國宗室
,魏武帝曹操與環(huán)夫人之子
,鄧哀王曹沖同母兄弟。
太和六年
,封為燕王
。魏明帝病危
,欲以大將軍輔政
,不果
。其子常道鄉(xiāng)公曹奐
,是魏國末代皇帝
,史稱魏元帝。晉朝建立后
,降封燕公
。
咸寧四年(278年)
,曹宇去世。
10
、曹林(善終)
曹林(?-256),曹操第十子
,又名“曹豹”
,在《吊魏武帝文》中被稱作“季豹”
,不知是其字否
。母杜夫人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
,徙封譙
。
魏文帝黃初二年
,進爵為公
;三年,為譙王
;五年
,改封譙縣;七年
,徙封鄴城;魏明帝太和六年
,改封沛;景初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
,并前四千七百戶。林薨,子緯嗣
。
11、曹袞(病逝)
曹袞(
?―235年)
,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三國時期曹魏宗室
,魏武帝曹操之子
,魏文帝曹丕異母弟,母杜夫人
。
初封平鄉(xiāng)侯
,后歷封東鄉(xiāng)侯、贊侯
、贊公、北海王
、贊王、濮陽王
、中山王
。青龍元年(233年)
,曹袞因犯京都禁令
,被削減二縣封地
。
青龍二年(234年)
,恢復(fù)所削二縣。青龍三年(235年)
,曹袞因病去世
,謚號恭王
,其子曹孚襲爵。
12
、曹玹(早夭)
曹玹,魏武帝曹操之子
,母秦夫人
,早斃
。公元211年封為西鄉(xiāng)侯
,濟陽懷公。秦夫人
,曹操之妾
,生有曹玹
、曹峻二子
。
13、曹峻(善終)
曹峻(
?- 259年)
,字子安
,曹操之子
,秦夫人所生
。公元232年封為陳留王
,死后謚曰恭
。
14
、曹矩(早夭)
曹矩
,魏武帝曹操之子
,早薨
。追封范陽閔王;其母尹夫人
,是曹操之妾,生有何晏
、曹矩。
15、曹干(善終)
生母陳妾
,養(yǎng)母王昭儀
。漢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妾陳氏生曹干
,當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
,生母陳妾死
,曹干養(yǎng)于王昭儀,徙封賴亭侯
,其年又改封弘農(nóng)侯
。
魏文帝黃初二年,進爵
,徙封燕公
。三年
,為河間王。五年
,改封樂城縣。.七年
,徙封巨鹿
。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趙王
。
干母(王昭儀)有寵于太祖
,及文帝為嗣,干母有力
。文帝臨崩
,有遺詔
。是以明帝常加恩意
。青龍二年,私通賓客
,為有司所奏
,賜干璽書誡誨之
。
景初
、正元、景元中
,累增邑
,并前五千戶
。景元二年八月初三日(戊寅)薨。
16
、曹上(早夭)
曹操子
,母親是孫姬
。同母兄弟有曹勤
,早薨。太和五年(231年)
,曹睿追封叔叔曹子上為臨邑公
,謚號殤,無后
。
17、曹彪(被賜死)
曹彪(195年—251年)
,字朱虎,三國時期曹魏皇族
,曹操之子。216年
,曹彪被封為壽春侯
。221年,曹彪進爵
,升遷為汝陽公。
222年
,升為弋陽王
,同年又升為吳王
。224年,改封壽春縣
。226年
,魏明帝即位
,升遷,徙封地在白馬
。232年
,改封楚王
。
嘉平三年(251年)
,因與王凌密謀廢帝事敗,被賜死
,享年五十七歲
。
18
、曹勤(早夭)
無字(因未成年就早夭所以沒有取字)
,沛國譙人
。魏武帝曹操第十八子,臨邑殤公曹子上
、楚王曹彪胞弟
。
母為曹操寵妾孫姬
,籍貫來歷不詳
。曹勤還未成年便病逝
。太和五年(231年),魏明帝曹叡追封曹勤為剛殤公
。曹勤未娶妻
,無子嗣。
19
、曹乘(早夭)
曹操子,早薨
,谷城殤公
。 李姬生
。
20
、曹整(善終)
公元203年
,袁譚與曹操講和之時
,有意將自己女兒嫁給曹子整,但是第二年袁譚就反叛曹操
,聯(lián)姻也不了了之
。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封郿侯
;二十三年薨,無子
。其兄曹丕即位后
,于魏黃初二年追進爵位
,謚曰戴公
。
又以彭城王曹據(jù)之子曹范(實為曹子整之侄)奉為后
,三年封為平氏侯
,四年徙封成武侯,魏明帝太和三年,進爵為公
,青龍三年,范薨
。謚曰悼公,無后
。四年以范弟東安鄉(xiāng)公曹闡為郿公,奉為子整后
。
21
、曹京(早夭)
曹操之子
,靈殤公子。李姬生
。
22
、曹均(善終)
曹均(?---219)
,曹操之子
。母周姬。奉叔父薊恭公彬后
。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封樊侯
。.二十四年(219年),薨
。兒子曹抗嗣爵
。黃初二年(221年)
,魏文帝追進公爵
,謚曰安公
。
23、曹棘(早夭)
曹操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