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xué)家、書法家
,三國中曹魏政權(quán)的奠基人
。
11、趙云:趙云(
?-229年)
,字子龍
,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身長八尺,姿顏雄偉
,蜀漢名將之一
。
12
、典韋:典韋(?-公元197年)
,陳留己吾縣(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
,相貌魁梧
,臂力過人
。本屬張邈
,后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
,表現(xiàn)英勇,被拜為校尉
,宿衛(wèi)曹操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
,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
,擊殺多人
,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zhàn)死
。
13、黃忠:忠早年為劉表帳下中郎將,后隨劉表之子劉琮降曹,鎮(zhèn)守長沙.老將軍以70高齡位列“五虎上將”,實至名歸
。
14
、劉禪,生于公元二○七年
,死于公元二七一年
。字公嗣,小名阿斗
,劉備的大兒子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為太子。劉備死后繼位于成都
,稱帝時十七歲
。在位期間,由丞相諸葛亮輔佐執(zhí)政
。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黃皓
,致使姜維從北伐中原的前線撤回漢中沓中屯田開荒
。炎興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鄧艾領(lǐng)軍從陰平險道奇襲成都,劉禪出位投降
,被封為安樂公
。
15
、王允
,生于公元一三七年,死于公元一九二年
。東漢末年大臣
。字子師
,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少年時有大志
,勤于學(xué)習(xí)練武
。后任豫州刺史
,時值大將軍何進準備誅殺張讓等宦官,而參與謀事
。歷任從事中郎、河南尹
、太仆
、尚書令
、司徒
。曾用連環(huán)計與呂布誅殺董卓,后被董卓部將李
、郭汜所殺
。
16
、田豐
,河北名士,袁紹的謀士
。多謀善斷
,曾為袁紹出過不少奇謀
,但袁紹不用
。官渡之戰(zhàn)前,他勸袁紹不要攻曹操
,袁紹反將其關(guān)入監(jiān)獄
。袁紹戰(zhàn)敗后殺害了他。
17
、司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
,死于公元二五一年
,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
,河內(nèi)溫(今河南省溫縣)人
。熟悉兵法
,多智謀
,善于玩弄權(quán)術(shù)。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斗兵法
。曹芳任皇帝時
,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遺詔輔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獵時
,發(fā)動政變
,殺了曹爽,代為丞相
,封晉王
,執(zhí)掌國政。死后被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宜帝
。
18、何進
,生年不詳
,死于公元一八九年。東漢大臣
。字遂高,南陽宛(今河南省南陽)人
。因妹妹被選入宮中
,后來做了太后,才由一個殺豬的屠夫變成了大將軍
。漢靈帝死后
,將妹妹何太后生的兒子劉辯扶為皇帝
,把持朝政
。光熹元年(公元一八九年)與袁紹、曹操密謀誅殺宦官
,后被宦官張讓等十常侍殺死
。
19、法正
,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 年
,劉備的謀士
。字孝直,右扶風(今陜西省眉縣)人
。建安初年,他與同鄉(xiāng)人孟達入川投效劉璋。后獻計勸劉備攻取蜀中
,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
,再獻計勸劉備攻取漢中
,幫助黃忠用計斬了曹操名將夏侯淵
,劉備立他為漢中王
、尚書令、護軍將軍
。
馬良
,生于公元一八七年
,死于二二二年
,蜀國名士,劉備的謀士
。字季常
,襄陽宜城(今湖北宜20、城)人
。劉備領(lǐng)荊州時任從事,劉備稱帝后為侍中
。在劉備東征討伐東吳時
,隨軍參謀,劉備兵敗
,他也遇害。
21
、徐庶
,字元直,潁州(今河南許昌)人
。天下奇才
,早年與諸葛亮,龐統(tǒng)同為好友
。曾投劉表,后投劉備任軍師
,幫助劉備接連打敗了曹操
。后曹操的另一謀士程昱用計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
,而痛恨曹操
,終生沒有為曹操設(shè)一條計策
。徐庶臨別劉備時,推薦了諸葛亮
。
22
、郭嘉,生于公元一七○年
,死于公元二○七年
,曹操的重要謀士。字奉孝
,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
。最初投于袁紹,見袁紹不重用而離去
,經(jīng)荀 (Yu)推薦為曹操所用。多謀善斷
,為曹操打敗袁紹
、袁譚、袁尚
,出了許多奇計
,封洧陽亭侯。隨軍征討烏桓時
,因病死于大漠,年方三十八歲
。
23
、張昭,生于公元一五六年
,死于公元二三六年
,三國時吳國大臣
。字子布
,鼓城(今江蘇徐州)人。孫策創(chuàng)業(yè)時
,封為長史
,撫軍中郎將,極受信任
。后任孫權(quán)的軍師綏遠將軍,封由拳侯。孫權(quán)稱帝后任輔吳將
,封婁侯
。
24、許攸
,袁紹的謀士
。官渡之戰(zhàn)中曾幾次向袁紹獻計
,袁紹不聽,反認為許攸與曹操私通
。許攸無奈投降了曹操
,獻計讓曹操襲擊袁紹糧庫烏巢,使袁紹兵大敗
。后因言語張狂被曹操大將許褚所殺。
25
、荀攸
,生于公元一五七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
。為曹操的謀士。字公達
,潁川潁陽(今河南省許昌)人
,出身士族家庭。先任汝南太守
,后為曹操參贊軍事
。曾向曹操獻計打敗呂布
、袁紹等
。后任尚書令。隨曹操攻孫權(quán)時
,病死途中
。
26
、荀或生于公元一六三年
,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
,荀攸的侄子
。先為袁紹謀士,后投效曹操,參與軍國決策
,貢獻頗大。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
,被曹操忌恨
,自殺身亡。
27
、程昱
,字仲德
,兗州東阿(今山東兗州)人
。為人多計謀,懂兵法
。官渡之戰(zhàn)曹操大破袁紹后
,程昱又獻十面埋伏之計,大敗袁軍
。曾用計將徐庶從蜀國騙來曹魏。赤壁之戰(zhàn)時曾提醒曹操防東吳火攻
,曹操不聽
,終致大敗。
28
、費袆
,生年不詳,死于公元二五三年
,三國時蜀國大臣
。字文偉,江夏胝(今河南省羅山)人
。劉禪即位時
,任黃門侍郎
、侍中
。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時任參軍、中護軍
、司馬
。諸葛亮死后任軍師
,不久代蔣琬任尚書令
、大將軍
、尚書。后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
29
、賈詡,三國時魏國大臣
。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肅武威)人
。善用計謀
,先在李、郭汜帳中任謀士
,后又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在宛城用他的計策打敗了曹操
,張繡兵敗后他則歸降曹操
。曹操在官渡戰(zhàn)袁紹
、潼關(guān)破西涼馬超
、韓遂,都用他的奇計
。曹丕稱帝后,官封太尉
、魏壽亭侯
。死時七十七歲。
30
、董卓
,生年不詳,死于公元一九二年
。東漢末年將領(lǐng)
,后任太師。字仲潁
,隴西臨濼(今甘肅省岷縣)人
,性情剛猛,有謀略
。在剿滅黃巾軍時曾被黃巾軍打敗
。昭寧元年(公元一八九年)響應(yīng)何進號召,以保護皇帝為名率兵進入東京洛陽
,廢漢少帝
,立漢獻帝
。袁紹等率八路諸侯討伐時
,放火燒了洛陽城遷都長安
,自稱太師。后被王允與貂蟬所設(shè)的連環(huán)計所殺
。
31
、諸葛瑾,生于公元一七四年
,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吳國大臣
。字子瑜
,諸葛亮的哥哥,孫權(quán)的主要謀士之一
。曾多次前往蜀國為使
,向劉備索討荊州。孫權(quán)稱帝后拜為大將軍
,領(lǐng)豫州牧
。
32、諸葛恪,生于公元二○三年
,死于公元二五三年
。字元遜,諸葛瑾的兒子
,從小就因聰明而知名
。孫權(quán)很器重
,曾任丹陽太守
,封都鄉(xiāng)侯。孫權(quán)死后由他輔立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