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瀕臨滅亡,齊湣王在干什么
戰(zhàn)國時期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后國力大增當齊湣王繼位時
,齊國在齊威王、齊宣王兩位賢王的治理下無比強大,當時的局勢,可以說是西有秦國,東有齊國但是就是如此強大的齊國
這個喜歡吃肉的君王
一、齊湣王放走田文
,重用蘇秦,災難的開始在齊湣王繼位初期,借著齊宣王留下的強大國力和相邦孟嘗君田文的智慧
,齊國可謂是連戰(zhàn)連捷。齊湣王初期,齊國主要有三場大勝
。一是在南方大敗楚國
。當時齊國將領匡章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在垂沙打破楚軍,楚國元氣大傷,被迫向齊國稱臣,齊國的南部威脅暫時解除。二是聯合魏國和韓國攻破函谷關
,讓強大的秦國被迫割地求和。三是擊敗了趁虛而入的燕國,當時燕國趁著齊國攻擊函谷關偷襲齊國后方
,但是班師的齊軍銳不可當,連續(xù)擊敗燕國軍隊,差點將燕國滅國。可見
,在齊湣王初期,齊國延續(xù)著齊宣王的作風,和魏國、韓國、趙國交好,主要打擊燕國、楚國、秦國,秦國是六國共同的威脅,一定要打擊,而燕國、楚國和齊國有著世仇,是不可調和的存在,齊湣王初期在田文的輔佐下,沿襲這一正確方針接連取得勝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齊湣王對于孟嘗君田文越來越疑懼,田文實力龐大,門客眾多,在各國之中享有威望,此前他更是大搞合縱,連續(xù)為齊國擊敗楚國和秦國,權勢如日中天。他威望越高,齊湣王就越懷疑他。最終導火索到來了,那就是田甲劫王
,齊湣王死里逃生后,懷疑是田文的陰謀,因此迫害田文,田文被迫帶著門客出逃。田文的出走給齊國帶來了兩個風險。一是田文本人勢力龐大
,才華橫溢,如果齊國不重用他,那么其他國家就會重用他對抗齊國,事后果然田文做了魏國的宰相,并鼓動魏國和其他四國聯合攻齊,徹底摧毀了齊湣王。齊湣王的錯誤不在于罷免田文,而是放走了他,齊湣王畏懼田文的權勢,害怕他威脅到自己是人之常情,但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絕,要么不罷免田文,如果下定決心罷免就要斬草除根,不能將其放跑,齊湣王沒能攔住田文無異于放虎歸山二是田文的離去給蘇秦上位畫出了空間,蘇秦表面為六國相邦
田文的出走,標志著齊湣王悲劇的開始
二
田文走后,齊國擁有重量級人才只有蘇秦了
田文走后
蘇秦忽悠齊湣王攻打宋國
宋國確實富裕,但是地理位置關鍵
,魏國、趙國一直視宋國為自己的核心利益,如果齊湣王執(zhí)意攻擊宋國齊國此前之所以能節(jié)節(jié)勝利,和巧妙的外交不無關系
但是愚蠢的齊湣王沒有發(fā)覺
最終
而在這時,齊湣王也得知蘇秦是燕國間諜的消息
三
臨淄被攻破后
這時
淖齒質問齊湣王。說齊國數百里地
” 淖齒曰: “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
齊湣王就這樣死了
在淖齒到來后
齊湣王死后
,齊國一蹶不振,秦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從此之后,秦國勢不可擋,并最終統一了中國,秦的成功,還要多虧齊湣王這個昏君。齊湣王的昏庸傲慢,蘇秦的詭計以及田文的出逃
、樂毅的忠勇都記載在了《史記》當中,司馬遷的《史記》開紀傳體史書的先河,以一個個人物傳記書寫歷史,生動詳實,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不僅可以學到歷史,還可以明白很多人生道理。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48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