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zhèn),有一座項羽墓
那么
,《史記》所載的"烏江自刎"和"身死東城"到底哪一個是項羽的結(jié)局?他的墳冢也真因當初他被肢解而散落各地?"烏江自刎"與"身死東城"并不沖突
我們都熟悉霸王烏江自刎一事。但司馬遷在《史記》中
,卻一前一后地留下了項羽"烏江自刎"和"身死東城"兩個說法。數(shù)千年來,司馬遷的這兩處記載引起過一些注意,但因為項羽自刎于烏江一事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身死東城"這一說法始終未能進入大眾視野。但2007年
,知名史學家馮其庸先生發(fā)表的《項羽不死于烏江考》,引起了持續(xù)近三年的全國性的學術大討論。"烏江自刎"的發(fā)生地點自然是在烏江鎮(zhèn)
,也就是如今的安徽省和縣烏江鎮(zhèn)。而"身死東城"的"東城",在馮其庸先生等人的理解中是如今的安徽省定遠縣,且位于和縣西北。雖然如今這看起來是兩個縣,還相距百來公里
。但根據(jù)《通典》、《太平寰宇記》和《漢書補注·地理志上》等多本古籍,漢代的烏江(即"烏江亭")且對于"身死東城",一些學者還給出了另一種解釋
如此
是故對于"烏江自刎"和"身死東城",我們可以既把他們理解為同一個意思
,也可以理解為前者是在強調(diào)項羽的肉體毀滅,后者是在強調(diào)項羽的精神悲劇。有至少四處"霸王墳"與項羽確實有關
那么在東城結(jié)束了事業(yè)也結(jié)束了生命的項羽
,他的遺骸又有怎樣的結(jié)局呢?司馬遷的記載是"王翳取其頭
,馀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得到項羽尸首的五人
如此
而在山東曲阜五泉莊的"霸王冢"
那么位于安徽和縣的霸王墓和安徽宿州蘄縣的項羽冢又是什么情況呢?根據(jù)司馬遷"馀騎相蹂踐爭項王
。而蘄縣的項羽冢
至于湖北
所以項羽一生的終結(jié)
于散布多地的項羽之墓
而安徽和縣及蘄縣的墓葬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4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