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張昭
可就是這樣一位手握重權,在江東威望甚高
,死后獲謚為“文”的重臣,卻險些子嗣斷絕。事情得從他的兒子張承說起。張承是張昭的長子
,字仲嗣(這里要稍微吐槽一下,仲是老二卻是長子,有點懵)。他少年即以才學聞名江東,長大后被孫權征辟為西曹掾,后來又連續(xù)任職武官,頗有戰(zhàn)功。但這都不算什么,張承最大的能耐是很善于識別人才。他在蔡款、謝景二人都還年少的時候就開始提拔他們,最終蔡款官至衛(wèi)尉,謝景做到了豫章太守。更為神奇的是
,在諸葛恪年少被四處追捧的時候,張承潑了盆冷水,說他最終將成為敗亡諸葛家的元兇。要知道,張承年少時就與諸葛瑾交好,絕沒有污蔑之意,而是確實看到了諸葛恪的不足。諸葛瑾也一度嫌棄兒子諸葛恪,認為他并非保家之子可惜,張承猜到了諸葛恪的結局
,卻沒想到命運會向他開一個大大的玩笑。他的結發(fā)妻子病逝后,父親張昭想要為他再續(xù)諸葛瑾的閨女為妻,但張承或許是擔憂未來家族會遭難,或許真是心有所屬,所以一直不同意。但孫權聽說后也加入了勸說大軍,無奈之下,張承只好娶妻諸葛氏,生下了兒子張震。張震的童年過的得有多爽我們無法想象。他的爺爺是東吳重臣張昭
,老爺是重臣諸葛瑾,舅舅是耀眼的新星諸葛恪。更不要說未來他會成為孫權愛子孫和的大舅子。這樣的社會地位,張震豈不得美死。可惜,他遇到了一個被父親預言會敗家的舅舅。就在諸葛恪在朝中大肆展示淫威的時候,他沒想到一場針對他的斬首行動在悄悄進行
。公元253年,就在孫權去世僅一年后的冬天,諸葛恪在宮中被吳王孫亮聯(lián)合權臣孫峻殺害,享年51歲。隨之而來的便是孫峻帶有報復性的株連。先是諸葛恪的次子被殺,之后是幼子北逃數(shù)十里后被追兵捕殺。進一步則是外甥張震被夷滅三族。張昭一共只有2個兒子
,長子張承一脈因此而徹底斷絕。次子張休早在245年因為卷入了南魯黨爭,被全琮一家陷害而從張昭后代的悲慘結局,也早可以預見江東孫氏的下場
1
2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稱“周郎”,廬江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孫權陣營重要的統(tǒng)帥,也是杰出優(yōu)秀的軍事家、戰(zhàn)術家、戰(zhàn)略家、政治家。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所指揮的赤壁之戰(zhàn)
,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戰(zhàn)后兩年3
后進占荊南三郡,計擒郝普
4
5
孫堅,字文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66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