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
西漢是我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朝代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擊敗西楚霸王項羽之后
,四海之內(nèi)已無人能夠與劉邦爭鋒,在各路諸侯的擁立下,劉邦正式稱帝 ,有兩位皇帝因此無法入葬于祖陵.png" />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選定長安西面的咸陽原作為皇家陵園
西漢的皇帝們在大肆修建長安宮殿的同時
西漢繼承了秦朝陵寢制度并有所發(fā)展
據(jù)《漢舊儀》及《皇覽》等書記載,西漢帝陵一般占地7頃
因此
,西漢帝陵的基本模式可以這樣簡單描述:墓冢呈復(fù)斗形,上小下大,沉穩(wěn)莊重,一派肅穆景象;地下墓室四方中央各有一門,稱羨門;4門通往地面有4條道路,稱羨道;4條羨道又向墓冢四周延伸出4條道路,直通四周圍墻正中的司馬門,門外有巍峨的雙闋。在這片黃土深厚的咸陽原之上
,共有9位西漢的皇帝陵園建于此,其分布順序自東向西依次為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哀帝劉欣的義陵、漢元帝劉奭的渭陵、漢平帝劉衎的康陵、漢成帝劉驁的延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而西漢的另外兩位皇帝漢文帝劉恒的霸陵、漢宣帝劉詢的杜陵卻是建在了長安的郊外
,這里面有什么緣故呢?使得這兩位皇帝沒有和自己的祖父們葬在一起?原來
,西漢帝陵的分布形式,是嚴(yán)格按照漢代的昭穆制度而修建的。所謂“昭穆制度”
,就是古代宗廟的排列次序這樣
,西漢的11個皇帝的昭穆序列為:高祖、景帝、昭帝、宣帝、成帝為昭位;惠帝、文帝、武帝、元帝、哀帝、平帝為穆位。依照昭穆制度
,葬區(qū)中間為祖位,然后左昭右穆依次排開。由于漢惠帝、漢文帝都是漢高祖劉邦之子,均屬穆位,而漢惠帝先葬于高祖長陵之右,那么漢文帝只好再另辟陵區(qū)了。漢宣帝為漢昭帝堂孫
,按輩分,昭帝以下應(yīng)為其子、侄一輩為帝者入葬。而漢宣帝卻是“孫輩”最后補充一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68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