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11月
胡雪巖是晚清史上有名的紅頂商人
李鴻章與左宗棠向來不和
,二人視同水火,正如當時任四川總督劉秉章所言:“李左二人,兩強相遇,各不相下,久之遂生意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882年胡雪巖大舉收購生絲
風聲傳出以后
不久后,左宗棠病逝于福州
。而貧病交加、負債累累的胡雪巖,身敗名裂,成了眾矢之的。這番打擊,讓胡雪巖郁憤交加,病倒在床。想到他經(jīng)營商業(yè)帝國的這一段經(jīng)歷,他不由得心驚膽寒。為了讓子孫后代永遠不要忘記慘痛的教訓,于是立下那樣的遺囑。胡雪巖是近代中國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出身貧寒
,卻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迅速發(fā)跡,成為當時富可敵國的巨商富賈;他一個人的信譽替清朝政府向外國銀行貸款,幫助左宗棠籌備軍餉,收復新疆,慈禧太后曾經(jīng)賜給他黃袍馬褂,官居一品,被人們稱為紅頂商人;但是,富可敵國的胡雪巖在李鴻章、盛宣懷的打壓之下,短短的三年時間傾家蕩產(chǎn),最后郁郁而終。
胡雪巖與左宗棠之關(guān)系好比李鴻章與盛宣懷之關(guān)系
。左宗棠在曾國藩死后就是湘軍系統(tǒng)的領(lǐng)袖了,而李鴻章作為淮軍的領(lǐng)袖,勢必與左宗棠產(chǎn)生摩擦,因此李、左之爭實際上就是湘淮之爭
李鴻章主要是通過其親信盛宣懷斗倒胡雪巖的,盛宣懷主要采取了竊聽
,挖墻腳等手段最終打垮了胡雪巖。其中,竊聽主要指的是盛宣懷通過電報竊取胡雪巖的商業(yè)秘密,利用胡雪巖的弱點發(fā)起攻擊,比如生絲大戰(zhàn)就是盛宣懷利用金錢等各種手段阻止各地的買辦和洋行向胡雪巖購買生絲,最終導致胡雪巖資金斷裂。挖墻腳主要指的是盛宣懷阻止上海道臺向胡雪巖支付借款的措施,也直接導致了胡雪巖最終的垮臺。(胡雪巖幫助左宗棠到國際上籌款,以各省協(xié)餉做擔保,但是上海方面最后遲遲沒有支付,導致了胡雪巖資金的斷裂)
胡雪巖最終于1885年抑郁而終
,胡雪巖自身也有許多弱點,他讀書甚少,不知道縱橫捭闔,無法在復雜的政經(jīng)環(huán)境中保存自己,總是把希望寄托在權(quán)貴身上,先是王有齡,后是左宗棠,都不知不覺把自己卷入到了政治斗爭之中,因而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胡雪巖并非李鴻章所殺
清光緒九年(188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經(jīng)過將近一個月的查訪,清廷大概獲知胡雪巖欠款及資產(chǎn)情形
清光緒十年正月初七日(1884年2月3日)
清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即在福州病逝
。同年十一月,胡雪巖在貧恨交加中郁郁而終。
擴展資料:
胡雪巖故居長年失修受到破壞
1885年
,煊赫榮顯一時的胡雪巖在窮困潦倒與憂懼中結(jié)束了傳奇的一生,1903年胡家無奈以區(qū)區(qū)10萬兩白銀將豪宅抵債給刑部尚書協(xié)辦大學士文煜,后又轉(zhuǎn)讓蔣家,此后日漸破敗。及至故居修復前
,故居先后成為工廠、企業(yè)單位、學校和民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胡雪巖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在洋務運動中起了主導性的作用
胡雪巖
原因之其一
當左宗棠在朝堂失勢
心狠手辣的李鴻章并沒有就此罷休
李鴻章打擊胡雪巖的原因其二也是忌憚胡雪巖掌控過大的商業(yè)資源
李鴻章打擊胡雪巖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與左宗棠的矛盾激化的牽扯和對胡雪巖商業(yè)資源過大的忌憚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69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