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高季興的特色猶如呂布一般,為了追逐利益反復(fù)無常
在高季興的兒子當(dāng)中
,高從誨排行老大,聰慧機敏、溫良恭儉,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悟性好,跟他說話不用說的太透徹 ,高從誨歷史上評價如何.png" />
高從誨在仕途上的磨練,是從后梁朝廷開始的
朱溫在位期間
高從誨從朝廷中的奉官
朱溫被弒之后
,高季興趁朝廷無暇顧及之時,急速拓展勢力。高從誨對父親的舉動大為不滿,曾哭著勸諫父親不要做不義之舉。怎奈高季興心意已決,任怎么勸就是聽不進去,最終還是建立南平國。此后,高從誨便返回了南平國
,幫助父親共同治理轄境。公元928年,高季興病逝之前跟后唐朝廷決裂
,為了尋求庇護向吳國俯首稱臣。高從誨于同年繼位之后,便對父親的這一舉措進行了糾正
。高從誨認(rèn)為,吳國離南平國較遠,而后唐則近在眼前,舍近而求遠,將本國暴露在強國的兵鋒之下,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吳國必然救援不利,這樣的發(fā)展策略極為不妥。在與眾臣屬商量之后,高從誨通過南楚向后唐請罪,并親自覲見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借此表示臣服的誠意。李嗣源對高從誨也沒有過多的苛責(zé)
,仍舊冊封其為南平王,治理原有的轄境。有趣的是
,高從誨修復(fù)了與后唐的關(guān)系之后,又專門派遣使者跑了一趟吳國高從誨在治理國家方面很有一套
,他重用良臣干吏,減輕賦稅,剔除酷刑,普及教育,采取了保境安民發(fā)展經(jīng)濟的策略,使南平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直至公元948年,高從誨病逝時,南平國仍在實行著這一套政策,很得民心。但是,高從誨在對外策略上跟他父親走了一樣的路子
。高從誨為了謀求國家的利益
,先后在后唐、吳國、契丹、后蜀、閩國、南漢等幾個國家中左右搖擺,稱臣、納貢、尋求賞賜,猶如吃家常便飯一樣隨意,以至于在哪個國家都沒有落下好名聲。把強國惹急了派兵來打時,高從誨更是有一套自己的對敵方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的時候,穿上簡樸的素服裝可伶,搞得其它國家的皇帝此外
鑒于高從誨對內(nèi)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73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