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再成(?—1362年)
至正十二年(1352年),耿再成投奔朱元璋
洪武三年(1370年)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
至正十三年(1353年)
戰(zhàn)功赫赫
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
至正十五年(1355年)
,任鎮(zhèn)撫,隨朱元璋渡江至正十六年(1356年)
至正十八年(1358年)
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一月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六月,石抹宜孫進犯慶元縣
慘死處州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
,元朝降將蔣英叛降張士誠,殺死金華守將胡大海,處州苗人降將、副元帥李祐之等人聽說后,也率部叛亂,時耿再成正在和客人吃飯、聊天,聽到叛亂的消息后立即上馬,召集了不到不足二十人,便前去迎戰(zhàn)叛軍,怒罵道:“賊奴!國家有什么負于你們,你們竟然謀反?”,叛軍持槊刺向耿再成,耿再成揮劍連斷幾支槊,最后為叛軍刺中脖子而落馬,卻仍罵不絕口,終為叛軍所殺,胡深等人為其收尸,用茅草簡單地埋葬,后改葬在金陵的聚寶山人物成就
耿再成是朱元璋的早期武將,投奔朱元璋后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月
人物評價
《明史》:再成持軍嚴,士卒出入民間
,蔬果無所捐。②廖永安胡大海以下諸人,厥功豈細哉,計不旋踵,效命疆場,雖勛業(yè)未竟,然褒崇廟祀,竹帛爛然。以視功成命爵、終罹黨籍者,其猶幸也夫。《國朝獻征錄》:從上渡江,多著勞績。
1
、劉基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
,處州青田縣南田鄉(xiāng)(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jīng)史
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
。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tǒng)歷》。奏請立法定制,以止濫殺。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請設立軍衛(wèi)法,又請肅正紀綱
。嘗諫止建都于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劉基居鄉(xiāng)隱形韜跡八年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
在文學史上
2
常茂(
因為常茂與馮勝為子婿關系,在軍營常茂多不受約束
3、馮勝
馮勝(
洪武五年(1372年),征討王保保
因累積軍功而受封宋國公
,“詔列勛臣望重者八人,勝居第三”,女婿朱橚亦曾因秘密會見馮勝而被朱元璋嚴懲崇禎十七年(1644年),追封寧陵王
4
湯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
湯和為人謹慎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
,鎮(zhèn)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jù)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
,封信國公。1385(明洪武十七年),巡視海防。1388(明洪武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設衛(wèi)所城59處﹐使倭寇不得輕入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農歷八月因病去世
,是少數(shù)明初開國功臣能得以善終者。追封東甌王,謚襄武。5
、徐達?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
,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徐達出身農家
,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十七年(1367年)
,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jù)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tǒng)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初功臣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78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蔡國公,張德勝生平簡介" rel="prev">
明朝開國功臣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