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山這個名字卻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書籍中不一定是真的 歷史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劊子手是我國封建社會一個特殊的職業(yè)
莫言先生在著作《檀香刑》中,所塑造的主角趙老甲就是一名劊子手
。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都會發(fā)現(xiàn)這名劊子手相比于他的同鄉(xiāng)來說,可以說是極其富有的了,并且在封建社會講究“秋后問斬”,這也就意味著這就離不開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封建信仰了
滿清是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天生膽大
劊子手之所以是一個人人嫌棄的職業(yè)
不過相比于社會壓力來說
,活命更加重要,晚清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既有天災(zāi)又有人禍,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活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家長們?yōu)榱四軌蜃尯⒆觽冇锌陲埑曰钕氯ゲ坏貌凰退麄內(nèi)ギ?dāng)太監(jiān)或者去當(dāng)劊子手。除此以外,晚清政府也會尋找一些父母雙亡的孤兒進行培訓(xùn),在他們長大以后讓他們?nèi)ギ?dāng)劊子手。鄧海山便是這樣
,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了,也沒有什么親戚來撫養(yǎng)他,他一直都是靠著要飯和街坊的接濟才活了下來的。在這種成長背景下,他自然也不認(rèn)字,成年后能做的工作沒有幾個。或許是因為沒有父母的教養(yǎng)
,也可能是天性使然,他從小就膽子極大。相傳在他的老家有一個“鬧鬼”很久的宅子。一般的小朋友聽到這個消息,就會對這個“鬼宅”避而遠之漸漸的這個消息傳到了其他的村落
天賦異稟
他一開始是不愿意去的
時間過了一個月,對于這種血腥的場景
,他也不像一開始那樣害怕,漸漸的他變得麻木了。這時師傅帶著他開始了下一項訓(xùn)練,那就是砍冬瓜。當(dāng)然不是隨便砍,師傅會在冬瓜上畫一條線,然后讓他用刀劈開,要求窗口的范圍要和畫出的那條線一模一樣。鄧海山天生蠻力,拿起大刀毫不費力
,砍的時候也干凈利落,師傅說他天生就是干這行的,就在同期學(xué)員還在砍冬瓜時,他已經(jīng)開始砍槐樹了。他砍出的槐樹也是十分的光滑平整,終于師傅開始親自教授他處決犯人。或許是對他的欣賞
,師傅對他十分親切,在眾多弟子中也最看重他,在正式教鄧海山砍人之前,師傅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在以后砍頭時殺夠99個人就要立即停手,否則會有損陰德,但是天生膽大的鄧海山對此不以為然,只是表面上答應(yīng)了師傅晚年凄慘
就這樣鄧海山開始了自己的劊子手生涯
不久他就砍夠了99個人,和他一起的同伴
,都聽了師傅的囑咐決定收手,但鄧海山卻不信這個邪,依然從事著這一職業(yè)。辛亥革命后
,清政府被推翻,像他這樣的封建殘余,該歸往何處成為了一個問題,新的民國政府并不承認(rèn)他的身份,不過因為監(jiān)牢里還是有很多犯人不得不繼續(xù)任用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斬首這一方式也漸漸被替代,鄧海山也不得不下崗,此時他已經(jīng)砍夠了300人。因為職業(yè)的特殊性
,在他年輕的時候,并沒有人家愿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因此下崗后的鄧海山,無兒無女。并且鄧海山大手大腳慣了
,也沒有攢下什么錢,這么一失業(yè),他竟然落得了個揭不開鍋的結(jié)局,后來他想要出家當(dāng)和尚,但是因為殺的人太多罪孽深重,寺廟里的方丈男兒肯斷頭
殺人不過頭點地
劊子手劇照
砍頭誕生很早
劊子手劇照
“身體發(fā)膚
鄧海山
清朝的最后一個劊子手叫鄧海山
行刑劇照
砍頭所使用的刀很重,所以練習(xí)臂力很有必要
死犯劇照
鄧海山出師以后,他將師傅教給自己的知識運用自如
僧人
然而砍了大半輩子的頭
,鄧海山并沒有別的技能,也因為砍頭他這輩子沒能娶到媳婦。一時間,鄧海山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他甚至沒能找到徒弟繼承他的衣缽。走投無路之下參考資料:《孝經(jīng)·開宗明義》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482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