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我焉支山,婦女無顏色
兩千多年前
,強悍的匈奴曾經(jīng)壓得中原王朝抬不起頭來,不過后來匈奴人發(fā)出這樣的千古悲唱“失我焉支山匈奴
秦末,天下大亂
匈奴汗國東至遼東半島
,河西走廊及以西的西域諸國皆在匈奴控制之下。若論地盤大小,匈奴比剛完成統(tǒng)一后的西漢疆域不相上下。而且匈奴還在四處擴張,對漢王朝虎視眈眈,兩大勢力勢必會發(fā)生激烈的碰撞。由于漢王朝剛建立,內(nèi)部還不穩(wěn)定,而且經(jīng)過秦末亂世,整個社會需要休養(yǎng)生息,漢朝遂對匈奴采取屈辱的和親之策,以拖過生存期瓶頸,再圖將來。話說匈奴由于地盤太大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星星峽
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
,位于張掖市山丹縣縣城東南約50公里處,東西長約3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平均海拔近3000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焉支山風(fēng)景秀美,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雖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絕句留世。因山中盛產(chǎn)一種紫紅色的紅藍花,其汁液可用來做胭脂河西走廊對中原王朝的重要性
,用明代名臣楊一清的一句話即可:“兵糧有備,則河西安。河西安,則關(guān)陜安,而中原安矣”。而焉支山對河西走廊的重要性更是非比尋常。在地圖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焉支山處在河西走廊最窄的蜂腰之處。南面的祁連山和北面的龍首山相對,而焉支山正處于二者形成的走廊中間,就像攔路虎一樣。要想穿過河西走廊,只能繞道焉支山北或者山南。拿下焉支山這個地勢險要的制高點,可以控厄河西走廊,焉支山是河西走廊東段真正的咽喉之地,因此焉支山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不但如此,因為北面的龍首山擋住了南下的風(fēng)沙和寒流
,在焉支山南邊又有西大河和黑河支流等河流流經(jīng),使得這里有了極其優(yōu)質(zhì)的大草原,即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馬場---山丹軍馬場所在。山丹軍馬場的歷史是從西漢拿下焉支山,霍去病設(shè)立后開始的。不過在此之前,那里是匈奴人的快樂放牧地,賴以生存的家園漢朝之前
漢武帝時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04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下一篇:
清朝能剿滅了太平天國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