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
,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唐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最近,《長安十二時辰》和《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轉賬》
,讓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成為了很多人談論的歷史話題。安西和北庭,可以說是唐朝那個年代國家進取精神的標志。很多人關心,安西和北庭
,每個都護府都只有兩三萬人士兵安西和北庭的正規(guī)駐軍,分別為2.4萬和2萬
根據《舊唐書》記載
需要指出的是
,這些部隊都是唐朝的正規(guī)軍,系內地征募調集的,而且都有嚴謹編制。比如北庭的兩萬人分為了三個軍,分別是瀚海軍(駐庭州,兵1.2萬人,馬4200匹)、天山軍(駐西州以北庭為例,北庭都護或節(jié)度使直接兼任瀚海軍經略使
所以說
大唐的號召力:安西和北庭能動員兵力
除兩大都護府直轄的正規(guī)軍和非正規(guī)軍外,唐朝在西域能夠動員兵力還有很多
從貞觀到在天寶年間,唐朝在西域設置了十幾個都督府和近百個羈靡州
這些都督府和羈靡州
一般來說
所以
,安西和北庭能夠動員的兵力,是遠遠超過名義上的4.4萬人。以天寶年間作為標準:安西四鎮(zhèn)——龜茲
、于闐、疏勒、焉耆,每鎮(zhèn)都是一個屬國西突厥十部,每部均有幾千到上萬人不等
葛邏祿三部,也可動員兩到三萬人
河中諸國
以上合計,安西
、北庭在唐朝天寶年間的可動員兵力,是遠遠超過十萬人這個水平的。安西和北庭境內羈靡勢力
,兵力普遍較少,容易控制不過,安西
、北庭真正最可靠的軍隊還是4.4萬人的正規(guī)軍,另外還可以加上安西四鎮(zhèn)的約兩萬人的屬國軍。其他羈靡小國和部族,在唐朝勢力衰微時,也會變成墻頭草,或者另立山頭。但總體而言,這些羈靡勢力普遍國力較弱,很難動員超過唐朝正規(guī)軍的兵力,所以便于控制。唯一例外
,可能就是突騎施。突騎施原本是西突厥十部之一
,本身勢力不大。但是在西突厥可汗一系衰落后,突騎施作為唐朝附屬勢力,隨唐軍東征西討贏得不少戰(zhàn)功和聲望。特別是,突騎施涌現了一位叫蘇祿的可汗,本身只是突騎施的部將,卻在一次戰(zhàn)敗后收集余部,成功壯大了自身實力。蘇祿率領下的突騎施,在唐朝正規(guī)軍難以施展實力的遙遠地區(qū)
,擔當唐朝的代理人,特別是在支援河中地區(qū)反抗大食帝國侵略的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突騎施連續(xù)在三場戰(zhàn)役中,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阿拉伯軍隊。突騎施在這些戰(zhàn)爭中,實際上代表唐朝
,動員了西突厥十部以及河中諸國的兵力,所以發(fā)揮了遠超過本部人口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潛力。但是
,突騎施可汗蘇祿與唐朝反目后,情況就完全相反了。唐朝宣布討伐蘇祿以后,西突厥其余九部馬上成為討伐突騎施的先鋒,甚至突騎施自身都出現了“帶路黨”。在這種眾叛親離的情況下,蘇祿和突騎施很快身死國滅。大唐主要的敵對勢力
,可投入兵力也有限另一方面
,大唐在西域的敵對勢力(大食、吐蕃其實根本原因
對唐朝威脅最大的吐蕃,也是如此
。吐蕃進入西域,必須翻越昆侖山,或者繞道大小勃律(阿富汗、巴基斯坦),后勤補給非常艱難。在開元之前,吐蕃曾兩次占領安西四鎮(zhèn)全境,但實際上依靠的是西突厥叛亂勢力,吐蕃自己投入的兵力非常少。開元之后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tanjiu/50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居然只存在了短短14年" rel="prev">
五代十國中最強的后唐
下一篇:
!" rel="prev">
沐氏家族,坐擁一省之地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